11.29 中國男籃衝奧的組隊原則是選競技狀態最好的球員,不是去練兵


中國男籃衝奧的組隊原則是選競技狀態最好的球員,不是去練兵

奧運落選賽賽制與小組抽籤一出臺,國內媒體上上下下又是一片死亡之組,又是一番去練兵!這是什麼士氣?是什麼比賽態度?


別再講什麼死亡之組,5億多球迷誰不知道落選賽都是死亡之組!無論分到哪個組,不都是死亡之組!塞爾維亞、立陶宛哪個會比希臘弱,斯洛文尼亞、意大利、俄羅斯、克羅地亞哪個會比加拿大弱。更別講什麼去練兵了,認真準備認真去拼,球迷們都知道自家隊伍是幾斤幾兩,只要你努力去拼,你在進步,輸球球迷也會支持你,挺你!


對楊毅、杜鋒的發言表態,二哥由衷感到比較失望!


楊老師滿滿哀愁地說:“在這樣的規則和分組情況下,中國隊的確要考慮更多年輕球員了。四年後不能再打世界盃的老將,應該就要從國家隊退出來了”


杜教頭貌似長遠實則圓潤的說:“覺得這次更多要考慮四年後,世界盃和奧運會梯隊建設的球員為主,去發掘更多有能力、有潛力的球員,讓這些年輕球員看一看,跟歐美隊伍的真實差距,去感受一下世界大賽”

中國男籃衝奧的組隊原則是選競技狀態最好的球員,不是去練兵

這樣的表態,二哥真心覺得不可取!不可取呀!如果二哥是國家隊教練,即便大概率只打兩場比賽,二哥的對外發言:“參加重要國際比賽,我選擇隊員的最重要標準就是競技狀態!”對這個觀點,二哥簡單列出三大理由:


第一個理由,國家隊隊內公平競爭!

任何一支隊伍,不管是體育競技項目的隊伍,還是公司團隊,核心的原則就是公平競爭!誰狀態好誰就上!簡單健康的規則!對所有在乎國家隊這份榮譽的球員,他會用心去提高和完善自己!因為他有動力去進步!體育競技最大魅力是挑戰自己,用最大的熱情與動力去挑戰,最終達成目標!試想一個註定進不了國家隊的球員,他有什麼動力去不斷挑戰自己?當然,一個球隊的建隊原則,可以招一兩位天賦異稟的年輕隊員,能起到鰱魚效應!最後,怎麼界定老將???喬丹35歲還拿總冠軍,詹姆斯35歲依然生龍活虎,孫悅34歲照樣是國內有競爭力的球員!以年齡為選才標準的球隊,根本就不可能是一支好隊伍!


隊伍的文化和價值觀首先要建立好!隊員在良性競爭環境下,這支隊伍才有戰鬥力!才是永遠不會為更新換代苦惱的隊伍!更不用老說去練兵,球隊成績逐漸會提高!而不按照競技狀態選人的隊伍,註定是沒有良性競爭的隊伍!註定只會越選越沒有戰鬥力!


第二個理由,練兵是偽命題!是藉口!

中國有還算職業的職業聯賽,球員在聯賽中不是練兵是什麼?過家家麼?水平不行,那是聯賽水平不行,可以進行聯賽改革,促進隊員成長。各級國家隊,國少、國青、國奧,都有正常的梯隊建設,中國還算有錢、有預算,各種邀請賽也挺頻繁,哪裡沒有國際比賽經驗了?水平不行,進攻上、防守上、體能上、體質上有差距,就去練,去完善。不需要重要比賽去練兵!重要的比賽就該上最強的隊伍!


年輕隊員最好的練兵場是聯賽,在聯賽去發現自己的缺點,身體不夠強壯、持球進攻太弱、防守漏洞大、需要開發穩定的三分等等,球員在聯賽中學會自律與自我發展,最重要的是逐漸成熟!自己在歷練中成長,內心強大起來!對自己負責任起來!突然間就進了國家隊,其實是拔苗助長,教練是能教不少東西,但自己都沒有準備好,技術與自律不是進國家隊去培養的,談何成長?


順便說一下,現在的聯賽環境與規則,對年輕球員的成長空間顯然不夠,需要改革。


第三個理由,每一場重要國際比賽都是去拼去努力爭取!這才是體育精神!

長期以來,中國男足、男籃都缺乏精氣神!體育團隊比賽,在遵守規則前提下,男人的運動就得有血性!得強硬、強悍、彪悍!比如什麼紋身、絡腮鬍、莫西幹頭…….,如果對球員的競技狀態有幫助,對強硬有幫助,就應該允許和鼓勵!二哥是不是扯遠了?哈哈,用意就是在於突出,中國男子團體項目,得有股狠勁、永不言棄、永爭勝利,這是一種氣質。這種氣質、這份強悍,是得花十幾年、二十幾年去鍛造的!你今天策略性放棄、明天打雞血式鼓勁,不是好的鍛造方式!!!記住!一以貫之!一直用最好球員建隊,所有國際重要比賽永不言棄,打出強硬與拼搏!不遠的未來,這個球隊就會一直是一隻充滿血性、頑強、不斷進步的球隊!


最後,來個彩蛋,按現在聯賽表現,能進國家隊大名單的是:阿聯、周琦、王哲林、沈梓捷、翟曉川、可蘭白克、郭艾倫、孫悅、朱彥西、原帥、李根、趙繼偉、阿不、胡金秋,待傷病考察的是:丁彥雨航、周鵬,待爭取的是:林書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