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讓脫貧攻堅在收官之年開花結果

最近,《青海日報》貧困地區調研行報道組去了果洛藏族自治州,深入採訪後瞭解到,在達日縣桑日麻鄉紅旗村,貧困戶贊謝今年低保收入5600元、草補4000多元、生態管護員工資21600元,打工收入2萬元;32歲的牧民三巴放下手裡的牧羊鞭,來到達日縣城的查毛嶺國際酒店工作,一家三口在縣城開始了新生活;在瑪沁縣雪山鄉陰柯河村,牧民們將犛牛奶做成了冰淇淋,帶動300多戶牧民致富增收。

不僅是果洛,青海其他市州都在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打下了“硬仗”。馬上要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而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越是捷報傳來的時刻,越要保持加壓奮進的狀態,已經脫貧的要做好鞏固,尚未脫貧的要加油衝刺,團結一心,一鼓作氣,越戰越勇,確保脫貧攻堅走向最終勝利。

要整合力量,精準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應走村入戶更勤快,落實政策更具體,做貧困群眾的堅強後盾,思想上繼續去鼓勵,行動上繼續謀出路,切實幫助引導貧困群眾在一點一滴的生活變化中增強信心、鼓起勇氣、增強動力,點燃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熱情。用好用活扶持政策、生產要素和扶貧資金,讓所有貧困群眾都能享受到國家雨露。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積極與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溝通,尤其是醫療、教育等能切實幫助到貧困群眾的社會資源,與他們建立長期穩定的對口幫扶機制,杜絕因病返貧、因困失學等問題。

要嚴格要求,確保精準扶貧有效推進。目前還有尚未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眾,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要按照應扶盡扶、應退盡退原則,以更嚴的程序審核,同周圍群眾多溝通,通過民主評議等方式,核實好貧困人口數量,摸清實底。繼續深入實際,找差距、找問題,從暴露的問題中看到隱藏的問題,及早想辦法解決,解除後顧之憂。對於正在發展的產業,要多研究市場規律,嚴格要求自身多思考、多學習,懂得轉變思路,優化產業結構,真正實現穩增收、能致富。

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只要我們真正把思想統一到藍圖上,把全部心思用在要幹事上,把所有本領放在會幹事上,把實際行動落實在幹成事上,堅定信心,不退縮、不止步,就能完成全面“清零”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