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危險!散戶朋友,該撤退了


危險!散戶朋友,該撤退了

1、機構撤,散戶上?


進入到四季度,從資金淨流入情況來看,總體呈現出,機構謹慎,槓桿資金瘋狂的特徵。

然並卵,槓桿資金的瘋狂並沒有繼續助推行情的大漲,反而從兩市的成交量來看,市場參與資金變得越來越弱。


盤面震盪,2950點附近已經玩了足足四個月了!


從9月初到12月中旬,從兩市融資餘額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一直是在上升的,散戶朋友們很勇猛,一直在充當行情的“淨多頭”。

更厲害的是,目前槓桿資金的餘額已經再次飆升到了年內高點附近,和大盤4月份創下3288點時的槓桿資金餘額一致。

危險!散戶朋友,該撤退了

▲滬深融資餘額創新高


接下來怎麼玩?

是散戶兄弟們繼續買買買托住大盤?還是機構這群老狐狸年底收槍入庫,來年再戰?


焦灼的行情,持續低迷的成交量,破發的浙商銀行,2億多棄購的郵儲銀行,懸而未決毛衣打架,左看右看都不像是有史詩級行情的跡象啊。

危險!散戶朋友,該撤退了

▲上證指數週線成交量走弱

筆者的觀點是很明確的,2440點是中國資本市場十年“慢牛”行情的起點,未來大概率已經不可能再見到。

當前槓桿資金創新高卻依然無法推動行情向上突破,很危險,也蘊藏著未來回調的機會,慢牛的“震盪期”還在持續,下有底的“隱性託底”機會,對於有耐心等待的老投資者而言是一次人生難得的“撿錢機會”。

至於,能見到多低的位置,很重要的一點是目前高位的槓桿資金被殺的程度了。總之極度不看好槓桿資金與機構目前的分歧。

很殘忍,但這很可能是行情到來前的又一次“教訓”。


大家要聽勸,切忌高槓杆!

2、經濟下,股市上?


世界目前的五大鐵的真相,筆者已經說的嗓子都啞了,不重視的朋友大概率是要吃虧的。


從貨幣政策到經濟基本面再到宏觀政治格局,我們無論主觀上在意還是不在意,都將對80後90後甚至是00後有著重大影響。

貨幣政策大部分國家已經失靈;

世界經濟長趨勢下臺階;

世界之爭已經全面從經濟層面上升到政治層面,未來還會進一步升維到文化層面;

金融格局競爭已經是產業鏈競爭的主戰場;

世界迎來實體資產荒;


這五個方面,都很宏觀,但卻都是“生態環境級”的改變,自然進化在市場經濟同樣適用,生態環境級的劇變,帶來的將是所有參與者的被動適應。

別說自己有主觀能動性,也別槓精自己有多麼特殊,雪崩襲來,個人的11路汽車,絕對跑不過生態環境級災難的鋪天蓋地。

G博士的那篇被刪的演講,說的難聽,但卻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很多年輕人確實有“就此洗洗睡吧的可能性”。

大趨勢如此,反抗真的很無力。


在這種情況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嗎?

NO,現在樓市才是。

未來會不會是?


大概率會。


危險!散戶朋友,該撤退了


晴雨表這件事,本質上就是相關性的問題,美國的晴雨表是股市,那是因為7成以上的資金和股市有關,中國的樓市曾經是晴雨表,同樣也是家庭財富70%跟房子有關。


三季度有一個重要的會議,短短几千字,卻映射出未來居民財富未來的流向,金融委定調大A,並確保長期資金持續入市,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的訴求。


這個信號很重要,筆者認為它的重要性跟98年房改有一拼,當年是加大金融支持,滿足人民群眾正常商品房需求,現在是長期資金入市維穩,滿足財富保值增值的訴求。


其中內涵,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3、行情靠近?


資金的長趨勢方面,內部的帶頭大哥(保險、銀行理財子公司、基金、社保、企業年金)都在陸續進場,外部天量的0利率長期資金也在磨刀霍霍,這必將是一場涉及全球資本力量的大戲。


目前,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這個窗口期,主角還沒有完全進場,機構年底盤算開始落袋為安,散戶槓桿資金依然以身犯險。


有時候,很想提醒一下目前還在加槓桿猛幹的散戶:適當的休息休息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機會是等出來的,未來耐心這個品質將在資本市場顯得愈發稀缺,手快的,最後大概率拼不過屁股沉的。

筆者的觀點依然是不變的,未來資本市場將跟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相關,雖然不一定一下子幹到老美的極端,但長趨勢下我們已經迎來了一個難得上升機遇期。


資本市場一直名聲不是很好,特別是曾經那個草莽時代,所有股票都是牌照制,本質上就是個圈錢的籌碼而已,因為有牌照就萬事大吉了,誰有病才好好乾活呢。


註冊制很多人都在解讀,但它的最簡單的本質是市場淘汰制,一切交給市場,風險自擔,對錯都是市場行為。

在這種機制下,資金拋棄壞人的效率會大大提高,未來上市不是萬事大吉,而是接受煉獄考驗的開始,因為市場隨時就會用錢投票,退市很容易。

2020年的政策總基調,九個字,“穩貨幣,緊信用,松財政”,具體落地大概率是定向寬鬆+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至於說緊信用,依然是加速各行業的洗牌,讓各行業的龍頭加快整合行業內的存量資源。


慢牛的政策準備,寬鬆+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其實已經開始,壓制樓市,下一步還要維穩通脹,進一步託舉實體利潤,再加上內外資本的加持,共同合力之下,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呢?

樂觀>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