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沂市城區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毛澤東題詞華東烈士紀念塔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烈士陵園南門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車橋戰役,自1944年3月5日發起,至3月7日結束;新四軍取得全面勝利,擊斃日軍441人,俘虜24人;偽軍被擊斃315人,俘虜168人;我新四軍則僅有54人犧牲,180多人負傷。

從傷亡比來看,這一仗可以說是打得十分漂亮了,此戰我軍的指揮員是誰呢?總指揮是我軍著名戰將粟裕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丁秋生同志在抗戰時期,為了要上抗日前線,不惜受處分也要上前線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德國共產黨人漢斯.希伯1925年來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他到敵後根據地採訪,新四軍衛生部長沈其震給他改名為漢斯·希伯(1941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八路軍連隊在沂南費縣交界處的大青山五道溝下的獾溝子附近與敵人遭遇。時為記者的他不幸身受重傷,最後獻出寶貴的生命,時年僅44歲。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佈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漢斯·希伯名列其中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筆直的道路兩旁高大的白楊就像衛兵一樣守護著英雄紀念塔。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抗日紀念館,現在已搬到華東革命紀念館二樓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上圖革命烈士紀念堂周恩來題詞。存放著有數萬烈士的名字,也更是那些無名烈士英魂的家。

國家公祭之華東烈士陵園抗日英雄

上圖為常恩多將軍墓

1942年8月2日夜,生命垂危的常恩將軍,挺起精神,在魯蘇戰區總部政務處長郭維城 (中共黨員) 和愛國軍官協助下,衝破國民黨反動勢力的阻撓,率部隊舉行起義,扣押了師部的頑固分子,宣佈《八三起義宣言》,8月8日率部隊開赴莒南王家坊前,把一一一師2700千多人勝利的帶到了抗日根據地,投入到黨的懷抱。可惜的是,第二天他就耗盡了最後一絲精力。躺在藤椅上靜靜的與祖國人民永別。享年4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