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全國樓市降溫!連續2個月超30城二手房價下跌

(原標題:全國樓市繼續降溫!連續2個月超30城二手房價環比下跌,這個城市卻連續3個月環比漲幅居前…)

全國樓市繼續降溫。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佈的70城房價數據顯示,11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繼續減少,是最近2年的市場最低點。除一線城市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外,二三線城市新房價格漲幅全面回落。

從最能反映市場真實情況的二手房市場來看,價格下調城市數量持續增加,已經連續6個月有超20城二手房價下跌,並且時隔56個月再次出現連續2個月超過30城房價下調的現象。

業內人士認為,11月全國樓市降溫依然在延續,不過,一線城市房價漲幅略有擴大需要關注,特別深圳二手房價環比漲幅已經連續3個月位居前五,11月漲幅排名更是躍居第二。近期部分城市頻頻出現利好,包括人才政策以及一些新改革的區域,導致房東的預期略有調整,這也要求後續需對於二手房市場積極進行管控。

連續2個月超30城二手房價下跌

數據顯示,11月,70大中城市中,除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外,二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全面回落。

初步測算,4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10月擴大0.5個百分點;31個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回落0.3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10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根據簡單算術平均計算,11月全國70個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增幅為0.3%,同比增幅為7.3%。”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11月房價指數同環比增幅均較10月有所收窄,進一步凸顯了當前房價“漲幅收窄、降價促銷為主旋律”的態勢。

從房價上漲城市數量來看,70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上漲城市有44個,比10月減少6個,上漲城市數量已連續6個月減少;二手房價上漲城市數量為32個,比10月增加1個。

“新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是最近2年的市場最低點;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也是最近4年多的低點。”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值得注意的是,從最能反映市場真實情況的二手房市場來看,已經連續6個月超20個城市房價下調。

“2015年3月份出現過48個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調,之後的4月有34個城市下調,隨後的5月有28個城市下調,2019年10月有35個城市下調,這次下跌城市為33個,是時隔56個月再次出現連續2個月超過30城房價下調的現象”張大偉說。

對於70城中二手房價格下跌城市近半、處於歷史地位的原因,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認為,二手房市場在長期調控高壓過程中市場整體信心不足,加之二手房受新房降價打折促銷等效應影響,部分二手房業主也紛紛降價銷售,降價幅度也達到一個歷史高位,因此二手房價已經達到一個歷史低位,預計在無政策刺激下,未來二手房價將保持穩定運行。

政策寬鬆城市房價依然上行

儘管全國樓市整體處於降溫趨勢,但是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漲幅有所擴大。

數據顯示,11月,4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10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1.7%、0.3%和0.2%,廣州下降0.5%。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廣州分別下降0.4%和0.2%,上海持平,深圳上漲1.4%。

在證券時報記者整理了房價環比漲幅前5的城市名單中,北京新房價格漲幅排名第二,深圳二手房價格漲幅排名第三。見下圖:

全国楼市降温!连续2个月超30城二手房价下跌

對於一線城市房價漲幅的擴大,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一線城市除深圳外,今年下半年整體降溫較為明顯,尤其是二手房市場的降溫相比於2018年同期表現得更為明顯,11月的房價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市場有觸底反彈現象,同時不排除部分城市商品住宅的供應結構變化也拉動了成交均價上揚,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市場整體購房需求量會減少,房價在歲末年初也很難有大起伏。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時報記者梳理歷史數據發現,北京上一次新房價格環比漲幅位居前五是在2016年2月,當時漲幅排名全國第四,此次是時隔45個月北京新房價格再次領漲,漲幅排名全國第二。

不過,張大偉指出,由於網籤數據有滯後性,統計局公佈的新房價格失真。北京房地產市場在11月房價全面下調,但網籤數據中有部分之前的高端項目簽約,導致網籤數據價格上行,並不代表整體市場上行,北京市場也沒有漲價項目。

相對於北京,深圳二手房價格的上漲更能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更值得關注。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深圳二手房價環比漲幅已經連續3個月位居前五,9月和10月均排名第五,11月排名躍居第二。

對此,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近期深圳二手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11月11日深圳調整了豪宅稅的標準,調整後交易成本明顯下降,再加上深圳近期本身的一些規劃利好較多,如深汕特別合作區購房政策比較寬鬆;深圳近期取消商務公寓“只租不售”限制等,使得買房人信心有所增加,對二手房市場影響較大。“10月深圳二手房價漲幅已經排到前五位,這次能排到全國第二位,也是很正常的一個表現。”他說。

“近期一線城市頻頻出現利好,包括人才政策以及一些新改革的區域,所以房東的預期略有調整。這也要求後續對於二手房市場積極進行管控。”嚴躍進說。

此外,對於銀川和唐山11月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全國第一,嚴躍進認為,唐山和銀川等城市屬於購房政策相對寬鬆的城市,總體上依然屬於價格窪地,這個時候市場交易容易反彈,尤其是類似銀川等城市,房價補漲效應很明顯。另外,類似漲幅依然超過了1%,說明雖然大趨勢看各城市以降溫為導向,但實際上依然有很多城市有房價上漲的現象,後續依然需要落實“房住不炒”的政策思路。而對於二手房價環比漲幅全國第一的唐山,他認為,確實需要積極進行管控,包括對實體門店房源、互聯網平臺房源、中介經紀行為等,尤其要防範中介機構炒作房源、參與炒房等現象的出現。

張波還指出,人才及落戶政策推動不少城市在四季度樓市的關注度有明顯提升,但整體來看對房價的推動力相對有限。例如9月,汕頭市發佈新引進人才購房補助通知,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最高補助標準達到100萬元。這一政策效應在11月得到擴散,安居客線上汕頭找房活躍度環比上漲28.6%,成為用戶找房熱度最高的城市。同時吉林市、大連市等城市的諮詢熱度提高都與人才政策有關,通過放寬落戶政策,發放人才住房補貼,進行就業創業補助等,這些城市吸引了人才入駐,繼而帶動購房諮詢量的增加。

不過,張波認為,總體來看,在市場降溫大背景下,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的表述來看,“穩定”的重要性被充分體現,未來房價的穩定依然是重中之重,對於過熱城市的調控依然會保持一定高壓,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或有支持性政策出臺,保持購房者心態穩定。從58安居客線上平臺的調研數據來看,11月購房者信心指數為99.8,環比上升6.1%;經紀人信心指數為102.6,環比下降1.3%,但降幅有所收窄,可見用戶和經紀人信心都有所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