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月嬌


這些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一直都很火。


它給了我們一種分析問題孩子成因的可能。


精明強幹、咄咄逼人的蘇明玉,背後有重男輕女的蘇大強一家;


抑鬱學霸喬英子背後站著強勢的母親宋倩;


令人心疼的混混兒小北,背後是從小拋棄她的媽媽......


原生家庭,似乎成了解釋孩子不幸的萬能公式,怎麼套,都合體。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會追問: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


生活在不幸的家庭,就必然會終生不幸嗎?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註定就是一種不可改寫的宿命嗎?


有個女孩,也曾這樣苦苦追問。


但是,她找到了答案。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16歲之前,她沒有上過一天學,被父親禁錮在垃圾場撿垃圾。


17歲,通過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一路攻讀到劍橋博士。


32歲時,將自己的經歷寫成自傳,僅一週就登上《紐約時報》,並被各大知名媒體評為最佳年度圖書。


她的經歷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並且,成功圈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激動地說:“與她的自學能力比,我的簡直不值一提。”


從沒上過一天學,需要靠撿垃圾為生,到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究竟是什麼改變了她,在她和她的父母間,又上演了哪些耐人尋味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下。


1出生在0分的原生家庭


1986年,塔拉·韋斯特弗(Tara Westover)出生在愛達荷華州的一個貧困山區。


她上面還有5個哥哥、1個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一個,但卻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不僅她不是,其他孩子也不是。


自塔拉記事起,家裡就到處堆滿了垃圾。


不是不愛乾淨,而是“撿垃圾、處理垃圾”就是父親的工作,也是他們一家人的工作。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塔拉·韋斯特弗童年時期

父親經營著一家廢料廠,母親是個草藥師。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摩門教,可以被看做是激進的“基督教”,認為基督教必須回到最原始、最保守的狀態;對教徒有著近乎嚴苛的要

他們都是虔誠的摩門教徒,尤其是父親,有著近乎偏執的信仰。


在摩門教徒“男尊女卑”觀念中,父親就是這個家絕對的權威。


他覺得公立學校是引人墮落的魔鬼,不允許塔拉去上學;


他認為醫生是魔鬼差來的惡使,即使塔拉生病了也不能去醫院治病,等神治癒;


他不許塔拉喝可樂,不允許塔拉穿著暴露,否則會罵他小妓女......


不僅如此,塔拉的父親還是個敵政府主義者。


他認為政府隨時監視著他,隨時有可能將他擊斃。


有一段時間,他帶領著家人瘋狂地儲備槍支彈藥,並頻繁地進行逃跑裝備演習,讓年幼的塔拉一度處於驚恐之中。


除了精神高度緊張之外,塔拉的肉體也日日經受著折磨。


在塔拉的記憶裡,每天只要醒來,就要滿身汙垢地穿梭在父親的廢料廠,幫忙將廢銅爛鐵扔進回收箱,製作桃罐頭,跟著母親製作酊劑......


但那時,在父親《聖經》真理的澆(xi)灌(nao)下,塔拉並沒有覺得這樣的日子有什麼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的哥哥泰勒做出了一個決定。


2抉擇:忠於自己還是忠於家庭?


哥哥泰勒在家裡,一直是個特別的存在。


每天從廢料廠忙完回來,其他的哥哥早都累癱在了床上,只有他走到自己的房間裡看書。


最終,通過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並且違背父親的旨意,去上學了。


塔拉感到震撼的同時,也感到不解,學校不是魔鬼的化身嗎?為什麼哥哥這麼痴迷?


是疑問,也是一顆種子,在悄然發芽。


到了青春期後,塔拉對危險而苦重的廢料廠工作,越來越感到本能的抗拒。


更可怕的是,她現在不僅要承受繁重的工作,還要忍受父親和哥哥突如其來的情緒暴怒。


父親一次次地將她推向能將人腦袋砍下來的軋鋼剪刀;


二哥肖恩趁父母不在家時,不是對塔拉進行拳打腳踢,就是將她的頭按進馬桶裡......


怎麼辦?就這樣忍耐著一步步實現父親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嗎?


十八九歲時,結婚。


從父親那裡分得一個農場的角落,丈夫在那裡蓋間房子。自己成為像母親那樣的一名助產士,繼續為末日做準備......


16歲那年,放假回家的哥哥泰勒,給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次抉擇。


“你可以繼續這樣生活,也可以像我一樣,考進楊百翰大學。只不過前提是你要刻苦自學。”


塔拉揀選了後者,在完成父親分配任務的同時,抽空拼命地啃著泰勒給她的課本。


終不負所望,從未上過一天學的她,創造了奇蹟,也收到了楊百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但讓塔拉始料未及的是,走進大學的那刻,才是自己與家庭較量的真正開始。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一切都與過去那麼不同。


學習上的無知,讓她捉襟見肘:


她不知道教科書是用來讀的;


不知道文物為何物;


默寫不出藝術家作品的名字;


更不知道歐洲是個國家;


甚至,她連“大屠殺”的英文單詞都不認識,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後,全班同學面面相覷......


從父母那裡接受的教導和自己的所見所聞,更是南轅北轍:


父親說,穿著暴露,就是蕩婦;


學校裡,明明好多女孩穿著短褲短裙。


父親說,生病交給上帝就能醫治;


但依然有好多人得了不治之症死去。


父親說,潔淨是虛偽,汙垢是誠實;


她卻因為上廁所不用肥皂洗手,不打掃宿舍衛生,被室友嫌棄孤立......


尖銳的對撞在她體內產生的化學反應,痛苦居首。


未來提醒著她過去的無知,過去形成的慣性一時難以調整,向前望是一座大山,向後望依然是一座大山。


每個學期結束後,她回到家,還會被潑一盆冷水:改變是不可能的。


父親繼續逼她穿上骯髒沉重的工作服,去撿垃圾,並不時批評她被學校教壞了,提醒她時刻注意自己摩門教徒的身份。


二哥肖恩還是會隔三差五地暴打她,母親呢?仍然三緘其口。


前路茫茫,去向何方?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痛苦之中,塔拉知道,到了第二次抉擇的時候了。


面對無知,她沒有讓新知識逼退自己,反而選擇與新知識握手言和,瘋狂從它們身上汲取能量。


在學習中,她偶然間知道了一個新名詞:躁鬱症。父親和哥哥肖恩的突然暴怒,正是患了這種病。


她心裡開始有了某種釋然。


不過對於自己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她仍然遲疑。對於父親的專制,她仍然不理解。


她去請教自己的教授克里。教授給的建議是,與其糾結,不如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拓展自己。


並且,給塔拉爭取到了一個去劍橋大學交流的機會。


在劍橋的學習中,塔拉開始研究歷史,從廣泛的史料對比閱讀中,她開始明白人的觀點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即使是史學家也會由於認知侷限,產生錯誤的觀點。所以,家裡被視為權威的父親,一直以來灌輸給自己的觀點未必正確。


她把自己的研究結果,熬了2周的通宵寫成了論文,交給克里教授。


教授看後,說這是他從教30年來看過的最優秀的論文。


對於塔拉曾經疑惑的問題,也給出了一劑強心針。


“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金子一直是金子。”


在不斷地學習與受教育中,塔拉不僅更加堅定自己的路,一路攻讀到劍橋博士,心也逐漸闊大、明朗。


她為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堪,找到了合理的解答。


縱使不堪,那裡依然有自己無法割捨的眷戀,那是割不斷的血緣,那是來自親情的羈絆。


3歸來受阻:回不去的故鄉


功成名就之後,塔拉依然放不下心裡的那份缺憾。


想和家人來一次和解。


彼時,她的父母,也在當地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


一家7個孩子,出了3個博士,人們爭相討論著他的教育方法。


塔拉找到一個突破口——就是回到家,向父母坦白哥哥肖恩童年家暴自己的事實。


如果父親能為自己說句公道話,說明他心底對自己依然有愛,不止有專制。


如果母親不再沉默,幫著指出哥哥的錯誤,說不定哥哥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有改正的可能。


並且,只要哥哥對自己說句對不起,自己與他的恩怨過往,可以一筆勾銷,重回愛與和平。


不料,父親聽了塔拉的講述後竟勃然大怒,讓她找出哥哥家暴的證據。


她去央求親眼見過哥哥家暴自己的母親、姐姐,她們勸她不要挑起戰爭。


哥哥肖恩聽到妹妹控訴自己的消息後,從外面趕回來。


他遞給塔拉一把刀,恨恨地說:“如果你足夠聰明,用它自行了斷,比我親自動手強多了。”


塔拉的最後一次和解希望,破滅了。


她帶走了自己在這個家裡所有的東西,再也沒有回去。

16年沒上學終成劍橋博士,背後卻是編劇都寫不出的狗血家庭倫理劇

後來,她把自己的這份經歷寫成了自傳。


在書中,她這樣寫道: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塔拉用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你的原生家庭有多麼不堪,你都有逆天改命的可能。


另外,塔拉的所在的家庭雖然比較極端。


但從她的家庭身上,我們能依稀看到每個家庭的影子。


面對父母以愛之名的控制,怎麼辦?


小時候的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父母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了,而只是有一定侷限的成年人,怎麼處理?


即使全力以赴,也無法修復和原生家庭的裂痕,又何去何從?


或許,我們都能從塔拉的故事裡獲得啟發。


一個是,作為長大的孩子,更加懂得,改變你人生方向的是自己,而不是原生家庭。


另一個是,作為孩子的父母,學習懂得對孩子放手。


哲學家、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過:“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在孩子的成長旅途中,我們先是指導員、教練員,後來就應該慢慢變成領路人、領航員,不能以愛之名,去操控孩子;不能用我們認為對的經驗,去替孩子確定未來。


雖然他帶著我們的基因,但決定孩子人生方向的,只能是他自己。


川媽說說


孩子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父母?


予取予求型,權威命令型還是放任不管型...?都不是,他們最需要的是懂得賦能的父母。


給孩子賦能,首先是尊重孩子的需求和他作為個體的權力,不以愛之名捆綁他、束縛他;同時又賦予孩子積極態度和正能量,幫助他養成習慣、型塑核心能力。比如,幫助孩子愛上閱讀,激發他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提升他的情商逆商...最重要的,給他滿滿的愛,讓他有勇氣和自信去面對未知的挑戰。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將凝聚在他的內心深處,如此讓原生家庭,成為滋養孩子一生的動力源,即使有一天,我們已不在。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