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琅琊榜》黨爭的倖存者

《琅琊榜》黨爭的倖存者

《琅琊榜》一開始就是譽王和太子之間的鬥爭,梁帝有了祁王這個前車之鑑,就不會讓太子一人獨大,就同時扶持了譽王。譽王的地位和太子平分秋色,梁帝看到他們之間相互鬥爭,就知道自己的皇位越來越穩。祁王當年不是太子,但是不管是名譽還是實際地位和太子無異。

身份上他是皇帝的長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長子就是明正言順的繼承人。母親是最受寵愛的宸妃,舅舅手握軍權,祁王自己本身也德才兼備。但是就是這樣德才兼備的皇長子,最後受到梁帝的忌憚猜忌,才有了赤焰冤案。

《琅琊榜》黨爭的倖存者

太子雖然和譽王相爭多年,最後被貶為獻王。母親越貴妃也降為賢妃。但是沒什麼能力的太子,卻是黨爭的倖存者。只要他安分守己,靖王也不會對他趕盡殺絕。和譽王相爭的十幾年,太子自己壞事也沒少做,最後還能做個平安富貴的王爺,命運對他也是十分眷顧了。

譽王本身也認命了,但是知道自己的母親是玲瓏公主的時候,這些年很多問題都解開了。梁帝對他既偏愛又疏遠,看起來恩寵,總是帶著防備。他是最像梁帝的兒子,但是母親的身份,他無法成為真正的繼承人。梁帝最開始用他制衡太子,後來用他制衡靖王。所以明白自己這麼多年只是棋子,他怎麼會甘心。

《琅琊榜》黨爭的倖存者

除了太子,還有一個人也是黨爭的倖存者。那就是兵部尚書李林,李林以前站在太子那邊對靖王並不友善。私炮房事件之後,靖王挪用軍資,李林就揪住不放,誇大靖王的過失。實際上剛好中了梅長蘇的圈套。後來靖王變成了太子,對以前參與黨爭的人也沒有過多追究。

靖王也知道,朝中風氣如此,也不能全部怪罪官員。梅長蘇除掉了戶部,刑部,謝玉,最後只剩下一個兵部李林。最後梅長蘇覺得沒必要在動李林這個兵部尚書,靖王的地位已經穩固。李林是黨爭的倖存者,也是覺醒者。就像梅長蘇說的,我不會動他。黨爭是一場噩夢,有的人會一直沉睡,有的人會醒來。

《琅琊榜》黨爭的倖存者

除去黨爭站隊問題,李林本身也是有能力的。正直的蔡券不喜歡李林,但是靖王也說,李林的資歷不是擺設。關於兵部,李林提的幾個方案,都是大家認可的。恐怕李林也想不到,自己是黨爭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不僅如此,自己也依然能夠得到新任太子的重用。就像沈追說的,初入仕途的官員哪一個不想為國為民做件有功的事情。但是朝中風氣如此,大家都在爭名奪利中迷失了本心。
梁帝最初也答應過言闕和林燮,給他們一個想要的天下。但是林燮和言闕理想的天下樑帝給不了,他自己也從當年的熱血青年,變成一個玩弄權術,處處防備的皇帝。黨爭的根源就是梁帝,當他賜死皇長子,後來同時扶持太子和譽王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