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民勤:打造現代農業樣板 吃生態農業“綠飯”

隆冬時節、寒意漸濃,記者卻在民勤縣重興鎮東風村村種植戶石玉璽的日光溫室大棚裡,看到了春天般的情景:鬱鬱蔥蔥的綠色藤秧間,鮮豔欲滴的西紅柿藏著羞、露著紅呈現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正在忙於打秧收果的石玉璽見到記者笑呵呵的迎上前來:“這是我剛採摘的西紅柿,像這樣的西紅柿我一天能採300多斤,一天能賣1000多元。”

溫室蔬菜走俏市場的同時,民勤縣特色韭黃豐收開鐮。

在蔡旗鎮官溝村,記者看到田地裡人來人往,村民們拿著鐵鍬、鐵叉、專用鐮刀等工具收割用傳統方法栽培的韭黃。鮮嫩的韭黃一把一把擺放在地頭,成片的金黃色與廣闊天空的湛藍色交相呼應,構成了一幅唯美畫作。

民勤:打造現代農業樣板 吃生態農業“綠飯”

“十三五”時期,中央對綠色農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民勤縣把農業農村工作放在突出發展位置,農業產業發展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明確農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定位,通過做精產業佈局、做強農業園區、做大特色產業、做好結構調整,多業並舉,“鼓鈸齊鳴”,積極創建綠色農業發展先行區,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民勤縣三面環沙,自然隔離條件好、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環境汙染少,光、熱、水、土資源組合優越,具有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民勤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愛國介紹說,依託自然資源優勢,民勤縣成立了中國工程院吳明珠院士工作站、甘肅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民勤綜合試驗站、民勤縣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研究中心及蜜瓜、蔬菜、林果、土肥、節水等農業科研所,集中打造蘇武供港蔬菜、蔡旗官溝韭黃、薛百更名蘆筍等8個縣級特色農業示範園,累計發展特色林果10萬畝,日光溫室瓜菜4.8萬畝、沙生藥材12萬畝。

民勤:打造現代農業樣板 吃生態農業“綠飯”

同時,民勤深耕品牌農業,實施商標富農戰略,促進農產品品牌化發展,培育打響“民清源”區域公共品牌和以“民勤羊肉”“民勤蜜瓜”為主的民勤品牌,鼓勵發展產銷對接、農社對接、農超對接、電商網銷等新型流通業態,厚植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根基,推動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據瞭解,經過多年的不斷創新發展,民勤已經是全國最大的人參果生產基地、最大的茴香產區和甘肅最大的蜜瓜生產基地,被認定為“全國蔬菜產業大縣”、“中國肉羊之鄉” “中華蘇武沙羊美食之鄉”和甘肅省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全縣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67個,地理標誌產品7個,認證總面積達55.41萬畝。


記者:馬愛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