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產業互聯網競爭加劇 巨頭在“精準”和“規模”間抉擇新路徑

當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不斷深化,用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打通產業鏈不同環節,已是科技企業入局的“敲門磚”。但加速產業轉型升級背後,以何種方式優化產業效率,實現產業協同正成為互聯網科技企業尋找的新路徑。

“與合作伙伴‘共創’是產業互聯網發展最重要的路徑,也是最佳的路徑。”在12月20日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對外公佈了騰訊雲一年多以來的階段性發展狀況。截至目前,騰訊與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已累計在政務、醫療、工業、零售、交通、金融等19個行業,引入超過100個聯合解決方案,共同服務客戶超過20萬家。

對於產業互聯網,如今已不是“To B or Not to B”的問題,而是切入點和速度的問題。

产业互联网竞争加剧 巨头在“精准”和“规模”间抉择新路径

湯道生

從2015年開始,阿里雲便開始推進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並藉助生態平臺打通分佈於整個阿里體系的SaaS工具,以及運行在這些工具裡的數據。美團點評在繼續加強面向商家的服務屬性外,新推出了“美團買菜”強化對菜農商家的影響力。上個月,王興還表示明年將加大對共享單車的投入,因為美團已經解決優化了單車供應鏈體系。百度則在CES2019期間,發佈了百度Apollo的企業版、智能邊緣計算產品BIE等更靠近供給側的一端發力。

然而,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產業互聯網仍是“入門”容易“入髓”難。如何尋找到合適自己的應用落地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在不久前舉行的2019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阿里巴巴產業互聯網中心主任陳威如分析到,平臺將成為利用數字化做更無遠弗屆管理的工具。未來的平臺所做的是會把整個行業更有效率、更重人性的管理起來,行業會先被它微粒化解構,然後數字化相連。

湯道生則認為,產業互聯網發展除了不斷聚焦自身核心優勢的發揮,還得益於與各位合作伙伴“生態共創”的推動。他總結到,現階段,生態共創共有三種實踐模式,分別是解決方案生態共創,技術產品的生態共融和SaaS生態的聯合“共創”。

产业互联网竞争加剧 巨头在“精准”和“规模”间抉择新路径

當產業互聯網轉向消費互聯網,不僅僅是市場容量或目標對象的變化,根本上是思維和玩法的變化。所以對於產業互聯網,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而在巨頭與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向各行業試水的趨勢下,是發揮優勢在特定領域精準試點,還是廣泛撒網,集中培養,是進入產業互聯網進入精細運營週期的科技巨頭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