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帶著這個疑問,我看完了《半個喜劇》。

作為周申、劉露導演繼《驢得水》之後的又一部作品,我還是抱有極大期待的。畢竟,當年《驢得水》帶給我印象太過於驚豔和深刻。讓我意識到中國喜劇人還是能夠拿出可以比肩西方世界的飽含黑色幽默、荒誕、反諷的喜劇作品來,不像如今橫行大小熒幕的那些低俗尷尬。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但是,俗話說得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啊不,是"期待越大,失望往往也會越大"。看完《半個喜劇》之後,我多少有一些失望。

《半個喜劇》的故事情節很簡單(此處有劇透,愛看不看)。男一孫同(吳昱翰飾)是一個單親家庭出身的"北漂",從小到大吃了不少苦,現在即將碩士畢業,想要留在北京難度很大,工作戶口住房都需要解決。男二鄭多多(劉迅飾)是北京富家子弟,父親是一個大型企業副總,和孫同大學七年"要好"得就要搞基了,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憑藉著鄭的關係,孫同也進入了鄭父親的單位實習,轉正遷戶口就是一句話的事。本來也相安無事,但是鄭多多偏偏是一個花花公子,即將結婚卻還和多個女人糾纏不清。有一天鄭多多的所謂"初戀"莫默(任素汐飾)突然出現在他們所住的房子中,於是孫同的愛情和苦難隨之而至。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這部電影從完成度上來說,是一部合格的喜劇電影,起承轉合都還比較到位。但是在電影的質量上說,卻很難讓人滿意。這並不是說導演不下功夫,事實上如果將電影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來分別打分的的話,應該前期9分,中期6分,後期4分。因此,電影的問題就很明顯了,那就是頭重腳輕。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導演也算是非常具有匠心的將整個故事的戲劇矛盾全部在電影的前三十分鐘來展開,鄭多多的渣(沒有其他字可形容),莫默的真實率性,孫同夾在兩者之間委曲求全。看似孫同為了珍惜與鄭多多的友情而處處為他掩飾,實則是有太多的"把柄"掌握在多多手上,不能不從。鄭多多是主犯,孫同就是從犯,所以《半個喜劇》的題目應該改成《兩個渣男》。渣男也沒有關係,關鍵是在電影中段孫同喜歡上莫默的這一轉變實在太快(可見還是渣),反而不如莫默接受孫同來得苦痛掙扎。同時,最後整個電影的結尾,孫同良心發現與鄭多多決裂也太過生硬,就好像一個結打不開,直接上剪刀一樣簡單粗暴。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感覺兩位導演還是不太習慣電影拍攝。舞臺劇和電影是兩個相互關聯但是又不太一樣的藝術形式。舞臺劇簡單說來說一種全景藝術,融合了歌舞動作對白燈光舞美等表現形式,基本上來說給觀眾的是一種整體感受。而電影則不同,畫面就是觀眾的眼睛,因此導演需要用畫面語言來讓觀眾產生不同的細節感受。如何應用電影語言,如何讓場景和畫面剪切能夠更流暢,恐怕兩位導演還有一段路要走。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當然,《半個喜劇》也不是沒有亮點,比如在眼鏡店裡通過鏡子的反射作用將男女主人公"身體"互換這樣的橋段就非常有意思,無論從外在表現還是內在深意上都令人莞爾和回味。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另外,再說一下任素汐。看了任素汐主演的四部電影《驢得水》、《無名之輩》、《我和我的祖國》、《半個喜劇》。總體說來,她的表演還是非常到位的,只是有一個問題就是無論演什麼角色都太像演任素汐自己。這事實上並不算是好事,尤其是喜劇演員,很容易進入這樣的誤區。之前葛優葛大爺由於喜劇賀歲片的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造成了他後面哪怕是演正劇(《夜宴》)也能夠笑場不斷。好的演員還是要儘量規避這樣的情況的發生。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的真名其實是《兩個渣男》

所以,說到最後,另外那半個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導演只是故意留白,好讓觀眾自己去填補。有的人說也是半個喜劇,有的人說是半個悲劇,有的人說是半個正劇。都對。人生沒有對錯,接得上的,都是好劇。期待兩位導演的下一步作品。

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