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江夏田園處處美景 鄉村振興有為

江夏田園處處美景 鄉村振興有為


江夏田園處處美景 鄉村振興有為

法泗稻穀豐收景象

江夏田園處處美景 鄉村振興有為

小朱灣美景

江夏田園處處美景 鄉村振興有為

薰香悅花海

江夏田園處處美景 鄉村振興有為

江夏鄉村遊

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建設中的武漢市江夏區鄉村振興示範帶,隨處是景,舉步皆畫。

近年來,江夏區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新機遇,提出全域規劃建設江夏農業公園的戰略構想,以建設江夏都市田園綜合體為突破點、帶動點,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走出“江夏路徑”。

精準規劃,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區,江夏區充分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提出建設江夏農業大公園,並決定先行打造核心區都市田園綜合體,帶動全域鄉村振興。

今年5月,江夏區進一步明確了鄉村振興示範帶的空間佈局及功能劃分,即要以產業升級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為主導,高標準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帶,規模化打造“江南水鄉”都市田園綜合體,以帶促面,帶動全區鄉村振興。

根據規劃,江夏區鄉村振興示範帶空間佈局為“一帶一湖兩環四板塊”,示範帶核心區沿107國道展開,共50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面積150平方公里。“一帶”是沿107國道形成南北貫通的一條都市田園綜合體農業示範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與園林景觀、休閒、度假相結合的鄉村旅遊綜合體,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一湖”指生態魯湖,打造水鄉文化休閒旅遊特色區;“兩環”是環魯湖運動綠道及環107國道農業綠道,如彩練串珠般串聯起區域內近百個新型經營主體,以點帶面形成江夏三農的“集群效益”發展模式;“四板塊”是現代都市農業觀光板塊、魯湖主題休閒旅遊板塊、郊野休閒度假娛樂板塊及山坡茶藝體驗板塊,互動發展形成江夏三農的“深度融合”發展模式。

江夏區政府負責人表示,“一帶一湖兩環四板塊”的空間佈局,對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示範帶內村灣實現全域覆蓋,高標準規劃,通過打造多功能都市田園綜合體,構築江夏三產聯動,為鄉村振興全域推動提供堅實基礎。

精準發展,因地制宜振興鄉村產業

江夏區整合區域內農業產業、企業和山水資源等要素,夯實田園綜合體持續發展的支撐點,為鄉村帶來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據瞭解,示範帶上將培育100家新型經營主體,爭取引進一批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三產”融合示範企業,建設3萬畝蝦稻產業示範基地,打造500戶共享農莊,打造都市田園綜合體,突出“三產”融合,帶動經濟效益,帶動農民致富。

江夏區農業局負責人表示,要讓示範帶的商品變品牌、農產品變“網貨”。

3萬畝高標準蝦稻共生基地、5萬畝優質設施蔬菜、2萬畝名優水產品健康化養殖……如今,江夏區沿107沿線引進培植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以上,農特產品商品化率達50%以上。

江夏區扶持法泗桂子米、安山紅冠桃、鄭店和金口蔬菜等品牌建設,鼓勵以“夏”字號統一冠名,通過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推介,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國聞名的農特產品品牌。

依託湖北“荊楚優品”省級品牌優勢,打造165個農業無公害、綠色、有機品牌,梁子湖大閘蟹、“江夏籽蓮”、光明茶獲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誌認證,“蜂之巢”蜂蜜、“家佳康”冷鮮肉等7個品牌獲“湖北名牌”,江夏區先後獲批國家綠色食品原料糧食生產基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國家平安漁業示範區和全市“互聯網+農業”綜合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如今,萬畝荷香、千層稻浪已成為江夏鄉村振興示範帶魯湖、金水河兩岸一道靚麗的風景。

精準建設,全域治理振興鄉村生態

寬闊的柏油馬路兩邊,白牆黛瓦、綠樹環繞,步入其間,宛如進入江南水鄉的婉約小鎮。在江夏區鄉村示範帶建設中,這樣的鄉村美景隨處可見。

江夏區將生態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投資3億元啟動了100個區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努力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規劃圖上,100個美麗鄉村集群星羅棋佈地分佈在鄉村振興示範帶上,形成一線串珠、眾星捧月的格局。

據介紹,第一批25個市級示範美麗村灣基本建成,64個區級創建美麗村灣已經動工,鄭店襪鋪灣、楊家灣等一批新建美麗鄉村示範村灣煥然一新,成為田園綜合體內的一顆顆明珠。

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已啟動404個村莊汙水治理先行先建,完成258座農村公廁新建及改造,138個行政村實現垃圾分類回收,2300名村灣保潔員負責村灣保潔,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垃圾清運市場化收集處理實現了全覆蓋。

在田園綜合體區域鄉村治理方面,江夏區突出組織建設、基層治安、文化引導三個重點,建設紅色、平安、文明鄉村。

江夏區圍繞金口古鎮、湖泗古窯址群等打造歷史文化品牌,開發好歷史“古”文化。利用中山艦博物館、賀勝橋北伐將士陵園、天子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塑造江夏“紅色旅遊”新名片,傳承好革命“紅”文化。以“草把龍”“採蓮船”等“江夏造”民俗文化,和移風易俗“翻牌大開獎”“江夏好人”評選等,推進文明新風入心入腦,培育好時代“新”文化。

江夏區還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協調、分工、資金統籌等多方面工作機制。

江夏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夏區連續兩年每年統籌涉農資金15億元以上,優先向綜合體區域內傾斜,為綜合體建設提供充足資金保障。

目前,江夏區累計投入資金達3億元以上,將綜合體內村灣汙水治理、“廁所革命”、高標準農田等工程與綜合體建設進行了全面融合。未來還將繼續推進綜合體區域內的農田水利、河湖整治、農業開發、土地整治等,力爭將綜合體打造成極具爆發力的亮點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