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遵義這裡拆除10座小水電站,還水於江河

11月26日,經過一天多的施工後,隨著水輪機組被拆解吊起,習水縣寨壩鎮橫棧水電站被徹底拆除。據瞭解,這是近10天來,習水縣拆掉的第6座小型水電站。

遵義這裡拆除10座小水電站,還水於江河

  橫棧水電站位於寨壩鎮鳳凰村山谷,於1966年開始建設,裝有320KW、250KW水輪機組各一臺,截流山谷中無名小河引水發電,水電站下游是長江水系綦江河支流靈仙河。

  住在距電站水壩百米處的何登路說,因為這座電站,橫棧(鳳凰村前身一部分)是全鎮最早用上電的,橫棧水電站的發電,讓原先的橫棧、勝利及毗鄰村莊的部分農戶,開始進入了電燈時代。

  “當時的燈泡經常是‘紅絲絲’,但比煤油燈亮多了。”村民胡貴明說,村裡有人家辦大事時,會去電站借一個100瓦的燈泡,掛在院壩裡,覺得像大白天一樣亮堂。

  上世紀80年代,一位馮姓村民買回了村裡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胡貴明家是第二個購買的。

  “一到傍晚,我們還在地裡幹活,家門口就坐滿了等著看電視的人。”胡貴明說。而這時,貴州乃至全國絕大多數農村,還靠煤油燈甚至更落後的松膏、麻桿等照亮。

  “類似水電站,習水縣有90座,其中66座仍在運行。”習水縣水務局幹部倪小平說,小水電站為習水縣山區早期的電氣化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不可否認的是,小水電站截流河水後,河流原有狀態被改變。“從水壩到電站發電機組間的河道,每年總會斷流半月左右。”何登路說,原先河裡魚蝦很多,現在很少了,“一道水壩,就是一道生命的阻隔牆”。

  還水於河,還水於江,保護長江,地處長江上游的習水縣率先響應。經過調研後,習水縣從發改、水務、自然資源、供電等部門和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專班著手整治小水電站。

遵義這裡拆除10座小水電站,還水於江河

  11月17日,赤水河流域同民河上,達不到生態保護要求的先鋒水電站第一個被拆除。橫棧水電站,是習水縣第6座被拆除的小型水電站。

  習水縣水務局局長李勇乾介紹,本月底前,全縣首批將拆除不符合生態保護要求,且無法整改的小水電站10座。

  習水縣水務局工程師胡衛紅測算得知,10座水電站拆除後,按年平均徑流量算,可釋放流量為每秒12.625立方。“剩餘電站若整改到位,數據還將翻一倍。”她說,這相當於赤水河實測最小流量的近一半。

  據介紹,習水縣委、縣政府明確,今年底以內,縣內剩餘的小型水電站,均要進行生態流量等方面的整改,安裝生態流量可視監控設備。“電站下放生態流量,必須達到所在地年平均徑流量20%。”胡衛紅說。

  倪小平說,對限期達不到整改要求的小型水電站,將協調電力部門,不再接入電網。

(貴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