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李大霄:中國股市永別3000點地平線

近幾日,港股連續大幅上揚,恆指強勢收復年線。

恆指八月出現的24899點低位與年初的24896點相差無幾,目前看來,恆指24899點低位已是難得的投資機遇,或是未來數年的重要投資低點。

當然,港股市場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金融市場,其面對外部壓力及各類市場風險是內生性強經濟體的金融市場相對少見的。

專業、審慎、效率及較好回報是港股市場吸引外資投資者重要特點,港股藍籌權重品種與其他中小盤品種會存在明顯的市場分割。

因此,在港股藍籌品種估值水平短期內非理性調整之後,除非行業實際受損,否則藍籌股大概率會帶領恆指回歸長期均值中樞水平。目前,恆指均值中樞尚未改變上行趨勢。

『24899點或為港股估值低位』


恆指24899點估值水平與其歷史重要低點的估值相差不大。

從近十年來看,恆指在08年、11年、16年和18年分別出現了10676點、16170點、18278點和24540點低位。

這四個低位與恆指24899點的市盈率水平分別為6.84倍、7.45倍、7.24倍、9.19倍和8.98倍,市淨率水平分別為1.14倍、1.26倍、0.80倍、0.96倍和0.91倍。

可見,恆指24899點的市盈率指標還低於2018年的24540點,市淨率指標僅高於2016年的18278點。

港股較低的估值水平是吸引場外資金大量介入的前提條件。近三個月,內資也在大量買入港股,僅滬深港通的南向資金就達到657億元,而近半年的南向資金參與規模則為1725億元,為全年南向資金參與規模的76.77%。

李大霄:中國股市永別3000點地平線

▲恆指年內表現

『三季度香港經濟或現最差表現』


2019年三季度,香港經濟罕見出現2.9%的負增長。

在近二十年內,香港經濟出現負增長時段分別為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然而,此次香港經濟中除旅遊、物流、零售等行業影響較大之外,地產、金融等權重行業影響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香港經濟周邊經濟體發展相對穩健,從而其面臨的外部經濟負面影響也比較小。因此,香港經濟或已出現近年最差表現。

由於,內部主要行業衰退幅度有限,而外部經濟影響較小,香港經濟出現恢復增長概率偏大。

李大霄:中國股市永別3000點地平線

▲香港經濟增長表現

『大量中資股票在港股上市』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港股市場上有大量非本地企業上市,其中中資企業市值佔比超過港股市場總市值的一半,營收佔比達到78.37%,利潤佔比達到72.99%。

因此,中資股對港股市場的影響最大,中資股業績表現直接影響港股發展趨勢。目前,中資股的估值水平偏低,其投資吸引力較大。以恆生國企指數為例,在恆指24899點附近,恆生國企成分的市盈率為7.9倍,市淨率為0.85倍,股息率超過4%。


『阿里騰訊雙龍頭帶領港股大勢』


近日,阿里巴巴成功迴歸港股市場,其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港股市場原來的龍頭是騰訊控股,其市值也超過3.4萬億港元。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兩大龍頭,阿里和騰訊無疑將是未來港股市場的風向標。

國內仍有京東、微博、百度、拼多多等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在美股上市,他們迴歸國內預期也依然存在。

不過,從法律體系和財務標準來看,這些優秀企業先期登陸港股市場或為妥善的過渡安排。因此,港股市場繼續裝入優質資產的預期依然樂觀,並有望在阿里騰訊這類科技類市場龍頭的引領下繼續向好趨勢。

『中國經濟仍可保持較快增速』


既然,中資股佔據港股大半比例,那麼,中國經濟的發展對港股市場表現將越發明顯,恆指與滬深指數的聯動性已愈發顯著。

李大霄:中國股市永別3000點地平線

滬指年內最低為2440點,八月也僅回吐至2733點;那麼,恆指大幅回落至24899點或為超調下跌表現,因此,恆指本身的修復性回升是可以預期的.

面對結構、體制和週期三大因素影響,內地經濟已經實施了逆週期維穩措施,為改革開放及市場化改革贏取時間。

此外,內地經濟發展的內生性需求猶在,城鎮化發展空間較大,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數量佔比也持續增長,中國經濟發展韌性猶在,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預期依然樂觀。

從另一方面來看,藉助其特殊的國際金融市場地位和法律制度環境,港股市場服務於內地企業的範圍和空間也在不斷拓展。因此,港股市場必然會受益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大國牛”行情已啟動,港股先A股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