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55萬億美元!世行:全球債務狂潮創近50年來之最

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在最新報告《全球債務狂潮》(Global Waves of Debt)中透露,2018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攀升至創紀錄的55萬億美元,標誌著連續8年激增,其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和基礎之廣泛為近50年來之最。

55万亿美元!世行:全球债务狂潮创近50年来之最

世行在報告中敦促政策制定者,立即採取行動加強其經濟政策。“最近一次債務浪潮的規模、速度和廣度應當引起我們大家的關切。”世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指出,“它突顯出為什麼債務管理和透明度需要成為政策制定者的頭等大事,從而他們能夠促進增長與投資,確保借債有助於為人民帶來更好的發展結果。”

公共債務和私人債務同時積累

第一財經記者看到,世行此次在報告中對1970年以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生的四次重大債務積累進行了全面研究。

55万亿美元!世行:全球债务狂潮创近50年来之最

報告發現,自2010年債務積累開始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攀升了54個百分點,已升至168%,全球債務則增長至歷史最高水平,規模規模達全球GDP的230%。

平均來看,這一比率每年上升約7個百分點,相當於上世紀70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期間增速的近3倍。此外,這一增長的基礎異常廣泛,既包括政府債務,也包括私人債務,而且在世界各大地區幾乎都能看到。

同時,儘管在21世紀的頭十年中,債務出現了大幅下滑,但低收入國家債務佔GDP的比例已經從2010年(該年GDP為1370億美元)的48%躥升至2018年(該年GDP為2680億美元)的67%。

報告並指出,全球範圍普遍的史上最低利率暫時緩解了危機風險。但過去50年的記錄凸顯出危險所在:自1970年以來,在發展中國家出現的521次國家債務激增中,有一半左右與顯著削弱人均收入和投資的金融危機如影相伴。

“歷史證明,在發展中國家,大規模債務激增往往與金融危機同時發生,給人口造成巨大的代價。”世行公平增長、金融與制度副行長西拉•帕扎巴西奧格魯在報告中指出,“政策制定者應當立即採取行動增強債務可持續性,降低對經濟衝擊的暴露程度。”

世行還在報告中表示,此次債務狂潮在幾個方面不同於前三次,此次涉及公共債務和私人債務同時積累,涉及新類型的債權人,而且並非僅限於一兩個地區。這些特點構成了政策制定者過去從未遇到過的挑戰。例如,今天非居民投資者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政府債務中佔比達到50%,遠超2010年的比例。

政策制定者必須在必要時為解決債務提供便利

報告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制定者須建立相應機制,在必要時為解決債務提供便利。

報告指出,首先,更有可能出現危機的情況有:較高水平的政府或私人債務,以及較高風險的債務要素(譬如債務期限、貨幣面額和債權人類別)。因此,可靠的債務管理和債務透明度將有助於降低借債成本,增強債務的可持續性,並控制財政風險。包括國際金融機構在內的債權人則可以通過鼓勵共同標準、支持能力建設、以及通過及時的分析和監督工作來強調風險和脆弱性等努力,以在這一領域發揮帶頭作用。

其次,穩健的貨幣、匯率和財政政策框架可以維護髮展中經濟體在脆弱的全球經濟環境中的韌性。

報告指出,無論怎麼強調以穩定為導向的、恢復能力強的貨幣政策框架的好處都不為過。

“靈活的匯率可以阻止大量資產負債表錯配的出現,並減少嚴重的匯率錯配的可能性。”報告指出,“財政規則可以幫助避免財政滑坡,確保在強勁增長時期的財政收入可以得到審慎的管理,並能夠管理和控制可能會發生的負債的風險。我們還可以通過調整財政收入和開支政策以擴大財政資源,投入到優先的支出項目中去。”

第三,積極的金融部門管理和監督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識別並應對不斷出現的風險。金融市場的深化有助於活化國內儲蓄,而這可能是比國外借貸更穩定的融資來源。

第四,在一些危急的情況中,借入資金顯然會被轉移到一些無法增加出口收益、生產力或潛在產出的地方去。除了有效的公共財政管理外,那些能夠促進企業良好治理的政策可以幫助確保債務會被用於生產目的。健全的破產製度框架有利於避免債務積壓給更長期的投資造成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