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大宅門》楊九紅:人活一輩子,要活在命運之外,才能獲得解脫


1、兩件大事太糊塗

1、七爺根本不愛她

楊九紅半生沒想明白兩件事。

第一,她是自己為自己贖的身,然後主動投靠七爺,但七爺對她一開始是玩玩,後來楊九紅死活要嫁給她,七爺於是在濟南收了她做姨太太,這只是一個爺們的走投無路,並不是真愛。

第二,老太太在的時候,如果七爺是母命難違,不得不抱走楊九紅的孩子,可老太太去世後,李香秀欲擒故縱,白景琦但凡真愛楊九紅,就不會當著楊九紅的面,氣她說是因為自己喜歡香秀,所以香秀才那麼無法無天,最後更是直接越過楊九紅,娶了香秀做正房太太。

七爺雖然有仁義的一面,但楊九紅當初就應該從她的“前車之鑑”——黃春身上看到,一個媳婦懷著孩子前腳剛走後腳就能逛窯娶她做姨太太的有本事更有地位的男人,他這輩子最不會缺的就是女人她最不應該奢望的就是白景琦的專一之愛,白景琦的愛註定上有母親大人的牽扯,同時又會有很多其他女人的分享。

要麼她另擇高枝,要麼她便應該抱著白景琦姨太太的名分和榮華富貴,死守在濟南,甭管白景琦再娶妻還是再收房,她都要看開不爭不怨,懂得知足常樂見好就收。

2、大宅門容不下她

楊九紅窯姐的出身,雖然是被逼無奈,不是自甘墮落,但在當時的大宅門要擺脫世俗的偏見幾乎是絕無可能的。所以,她不該對大宅門有多餘的慾望,明知山有虎,還偏向虎山行,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更不應該離開濟南上北京,本來明明自己偏安一隅可以很主動很恬適,卻生生將自己被動地逼到了死衚衕。

楊九紅半生沒有看清楚這兩點,是她後面悲慘命運的主要根源。

2、幾個錯誤太致命

1、讓哥哥嫂嫂放印子錢,沒有底線

楊九紅當年是被她的親哥哥賣到了窯子裡,如此喪盡天良的哥哥,楊九紅跟了七爺之後卻把哥嫂接到北京自己的身邊,這不是大度,是“認賊作父”。果不其然,事實證明她哥嫂做事是完全沒有良心和底線的,到了北京之後便又做起了放高利貸的勾當。白景琦提醒楊九紅這樣的錢沒有不沾血的,她說就做到年底,來年就收手。楊九紅膽子大算優點,可膽大而沒有做人做事的底線就危險了。她終歸是沒能當了大宅門的家,否則真的可能後患無窮。

2、跟其他女人爭風吃醋,喪失民心

日本人佔領東三省,百草廳內憂外患之際,她主動請纓去闖關東辦藥材,本來是奇功一件,可惜她既有大女人的豪邁一面,卻終歸擺脫不了小女人的小氣一面,她怕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便宜了新上位的小姨奶奶槐花,所以提出去辦藥的唯一條件就是同時帶走槐花。楊九紅怎麼算不過來這個賬,她也 沒想想,自己提著腦袋去辦藥,只要帶走槐花這個條件,未免太不值,還不如主動提出當太太來得實實在在。

而且一路上欺負槐花,手段卑下,失了民心。拿命立的功卻弄巧成拙,慶功宴上惡人先告狀,擠兌槐花,還往黃春的哥哥黃立身上潑髒水,那黃立可是七爺十分信任和佩服的人,白景琦會信誰?此舉不僅失了她的風度,更失去了七爺的信任。

更沒想到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光想著不能便宜槐花,卻成就了香秀,後來香秀上位,儘管香秀也不是什麼善茬,但她聯合眾人上躥下跳阻攔,想阻撓人家的好事,最後七爺力排眾議,她又聯合眾人不參加婚禮,種種行為舉動均顯得小肚雞腸,反倒相形見絀。

3、冤冤相報搶走女兒百家莉的孩子

白景琦的母親白文氏,到死都不肯接納楊九紅,臨終遺言就是不讓她楊九紅戴孝,又教育楊九紅的孩子一輩子不肯認她,聽著自己的親生女兒讓自己去死,楊九紅絕望了。

她狠下心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偷偷抱走女兒白佳莉的孩子琪琪,卻不成想疼在兒身,痛在娘心,看著白佳莉不幸福,她也不幸福不起來。她是白佳莉的親媽,終狠不下白文氏那個鐵石般的心腸,她後悔了。

4、沒能將自己的積怨妥善排解和認識

人得學會願賭服輸,縱然有千般委屈,也得學會妥善自我消化,人這一輩子,終要能活在命運之外,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一直跟命運對抗、較真就輸了。

老太太臨終也不讓她戴孝,不承認她,於是她滿腔怒火不知往何處發洩,剪壞了孝服,悶死了貓,性情大變。其實,她何苦,人生在世,誰都得學會受委屈,人的心量就是被委屈一點一點撐大的。受了委屈得咬著牙吞下去,不怨天不尤人,坦然承受才是本事。

只有受的住委屈,還能面帶笑容、心懷慈悲往前看,往前走的人,才能不被人間的愛恨糾纏,最後作繭自縛。

3、能力有一點,可惜看不透

楊九紅本是濟南府暢春園的花魁,曾經風光無倆,後又能自己把自己贖了身,可見不是個對未來毫無計劃、遠見的主。

即使後來她找了七爺傍身,仍懂得將自己的哥嫂接到身邊互相照顧,又放印子錢未雨綢繆。雖然她選的人有問題,做得事情有失底線,但終歸還是有點小算盤。後來白敬業被扣賭場她主動拿出十二萬銀子救人也總算是為了大局。

主動請纓闖關東辦藥材,一路有勇有謀,提前請田木青一寫信關照、全程用日語無障礙交流。成功了回來仍不忘擠兌槐花,真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又不分青紅皂白往人黃春哥哥身上潑髒水,七爺是個明白人,一看她這樣小性子,感激愧疚之情不翼而飛,反感厭惡之情倒是油然而生。

可憐她就看不透,七爺的身邊沒有槐花也會有別的花,何苦以無甚心機的槐花為敵。你看人家宮鬥冠軍甄嬛,什麼時候不是謹慎小心,對待下人奴才,從不輕易得罪人給自己樹敵,但不惹事也不怕事,但凡有人欺負到她甄嬛頭上,她又總是能給對方以致命還擊。

4、終於明白了,卻又放不下

楊九紅最後將琪琪還給了女兒白佳莉,還回孩子當然是對的,即使這間接證明了她自己以前的錯誤,但她歷盡心酸,總算活明白了。女兒白佳莉隨了她奶奶一般狠心,即便去了臺灣也沒有和楊九紅相認。楊九紅悲痛欲絕,但此時,她最應該對白佳莉的態度隨緣,這一生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明白了,看透了,最後一步就應該放下隨緣。她日日跪拜在觀音菩薩面前,卻還是整日悲慼、痛苦、流淚,就說明她還是沒能放下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