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為了讓這位南安僑領連任第三屆會長,將可能修改聯合會章程


11日,南安一中江北校區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總會長葉蕎民率領36位華裔青年,在此舉行2019年“尋根之旅”冬令營開營儀式。36名學員將接受為期10天的學習之旅。

為了讓這位南安僑領連任第三屆會長,將可能修改聯合會章程

“通過本次‘尋根之旅’,讓他們回到家鄉,踏上‘鄉夢之旅’,進一步瞭解祖籍國和祖籍地南安,將祖輩對家鄉的思念帶回來,將家鄉對海外遊子的牽掛帶過去,和南安的青少年朋友們共同締結燦爛的友誼之花。”葉蕎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把華裔青年帶回南安,根才能得以延續。去年他們便組織開展了夏令營活動,反響很好,今年得到了學生家長和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同仁的支持,才有了此次難得的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這位已過花甲之年的南安僑領,剛剛參加第九屆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就馬不停蹄地飛回南安。精神抖擻的他,絲毫看不出任何疲倦。

究竟是有何情懷,讓這位接受純英文教育的老先生親自帶團到南安尋根,帶華裔青年團參與夏、冬令營?為此本報記者獨家採訪了葉蕎民,走進他鮮為人知的一面。

為了讓這位南安僑領連任第三屆會長,將可能修改聯合會章程

葉蕎民

赤子之心人皆可見

葉蕎民祖籍南安眉山鄉高田村,同許多人一樣,他的祖輩也是生活所迫,早早下南洋謀生。排行老五的葉蕎民,家中有11位兄弟姐妹,生活不易。他回憶道:“母親是家裡的精神支柱,生活節儉簡樸,一生都為家庭毫無怨言操持著。每當兄弟姐妹中有不順心的事,母親都會耐心地詢問並給予開導。”對在海外出生長大的葉蕎民來說,對家鄉的眷念,來自父母親的影響,早年父輩們就已將錢寄回鄉,怕親戚吃不飽、穿不暖,並教育他們有能力了要回鄉協助幫忙鄉親。

10多年來,這位僑三代不忘回鄉尋根,跟老家堂親都有往來。不管是身在家鄉還是遠在他鄉,他對公益事業都十分關注。上個月,位於眉山鄉的南安雲山宮惠澤尊王誕辰830週年,作為葉氏宗親傑出代表,葉蕎民受邀上臺致辭,並現場捐贈了20萬元。此前,南安詩山鎮的南陽中學,也得到他的捐贈。

在馬來西亞公益事業上,葉蕎民出了不少力。他的特助洪源泉告訴記者,葉蕎民在所擔任署理董事長的華文小學,捐了一個視聽室。“正常來說,當地小學很少有視聽室。而常年在溫度30℃以上上課,葉總會長擔心學校小孩鍛鍊日曬雨淋,還幫忙蓋了一個室內籃球場。不管是暴曬還是雨天,孩子們都可以正常鍛鍊,不被限制。同時,他更是要求不要把捐助人體現出來。”

在洪源泉看來,葉蕎民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凡事他都用心去服務,義務去做。他是少之又少接受純英文教育去關注華社、宗親等華人社團,因為這是華人的圈子。

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青年團總團長張維忠介紹,2017年上任以來,葉總會長就主動積極與南安市委統戰部、市僑聯聯繫,想把新生代帶出來。更是積極倡議31個屬會南安青年團關注家鄉,著手承辦各類尋根團、商務考察團等活動。不但如此,他也鼓勵屬會舉辦回鄉尋根團,至今有好幾個屬會也組團回鄉。因為葉總會長積極推動與家鄉的互動,青年團才有了成都之行,參與盛大的世青會。

2018年4月,葉蕎民已組織帶領3個屬會會長及部分人員回南安尋親,在相關部門大力協助下,效果顯著。“現在南洋的三代、四代很多已經斷層了,他們知道自己是南安人,很多地名從原先的‘都’改為‘鎮’,無法找到具體方位,只能通過僑聯等部門牽線搭橋。”葉蕎民補充道。

葉蕎民並不止步於華教事業及宗鄉親會務,他還帶頭倡議南安東盟絲綢彙集,強調“一帶一路”要雙贏才能得民心。他與本地媒體合作,跨國採集南安社會的人文專輯彙集,將於2020年完成編冊,通過採訪、攝影、攝錄、編寫,製作出版,至今已採訪數家南安知名企業。

葉蕎民說,此舉既是為了記載南安社群文史與鄉賢貢獻、展現南安人精神,也是為了褒揚傑出鄉賢、凝聚海內外鄉親。一番赤子之心人皆可見。

社團會址出錢出力

“30多年來,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各個署會各自為政,沒有共同會所。葉總會長上任後,主動挑起新重任,積極呼籲起來,物色及籌置新會所,想讓會員同鄉有個共同的家。”洪源泉告訴記者,因為貸款不了,而所購置的資產必須用現金支付,一開始都是葉蕎民先付定金,250萬馬幣前後分了6期。他各處奔走,凝聚馬來西亞13州28個分散的屬會,整合資源,聯繫鄉誼,保證會所的購置事宜得以順利進行。每個月開協調會召集聯合會成員認籌,為資金操心。認籌資金不夠時,葉總會長總是墊資。

有一次,葉蕎民的太太看到他在為資金操心,主動詢問起來,得知還差8萬馬幣,二話不說自己掏了3萬馬幣,隨後5萬馬幣缺口也很快得到解決。在洪源泉看來,葉蕎民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在服務社團方面免了很多後顧之憂。

為了讓這位南安僑領連任第三屆會長,將可能修改聯合會章程

葉蕎民夫婦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讓下一任會長擔心會所產權問題,在購置會所時,葉蕎民非永久權不選。在馬來西亞,房子產權年限只有兩種:99年和永久產權。

2019年10月,聯合會面臨換屆,而會址還貸是從這一年4月算起,葉蕎民特地交代律師,把時間寫到3月,資金缺口他想辦法解決,堅決不把這個事情留給下一任會長。回國後,南安僑聯等部門也有開口說幫忙找一些企業捐助,他都婉拒了,在他看來,不能在卸任後因一些人情世故問題,給下一任會長留下難題。

“中間也出現很多小插曲,但都圓滿解決了。葉總會長一個人出資50萬馬幣,並要求不留名記載。”在洪源泉看來,這個胸懷值得讚揚。“選址上也頗有遠見,會所屬吉隆坡市中心,目前邊上在建地鐵,所購置460多平方米的會所也帶來了實際性升值。”在葉蕎民看來,會所建成將有利於社團之間的交流聯誼,能夠策劃更多活動,讓更多青年人有機會參與。

無論是在事業上或是在生活中,他始終秉承誠信、正直、善良等品格,向來為眾人所稱道。2016年當選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會長;2017年,又接任雪蘭莪暨吉隆坡南安會館會長一職;2019年10月,連任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會長。縱觀他一路加入華人社團的履歷,他是難得的“雙料”會長。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章程規定只能連任兩屆。深得民心的他,已經被預選為第三任會長。按照章程規定,75%的會長們贊成才可以通過,屆時不排除修改聯合會章程。

此外,在葉蕎民的積極跑動號召下,聯合會換屆以來,新增加了3個屬會,如今13個州一共有31個屬會。另一方面,他更是主動與南安加強聯繫,提供雙向互動,也為社團爭取到不少福利與援助。

獨具慧眼教子有方

採訪當晚,葉蕎民身穿白色襯衣,黑色西裝,十分樸素,這一經典搭配似乎也是他的習慣。拼搏事業數十載,他奉行不與人相爭,自身勇敢改變,嘗試新模式,積極引進新理念應市場萬變。

葉蕎民從小在父親磚廠里長大,耳濡目染磚塊製作手藝。然而,他並沒有安於磚廠活計,自幼便對機械工程極具興趣,上小學時自通摩托車引擎研究與組裝,一心想出國拼搏闖蕩。當時由於磚廠人手不足,父親希望他能留下幫忙。面臨抉擇,最終,他在母親與兄弟姐妹的支持下偷偷買了機票,前往英國伯明翰進修機械工程專業。

“錢是可以花完的,但知識是花不完的。”葉蕎民始終將母親的諄諄教誨銘記於心,受益良多,自身的成功也來自母親的影響。畢業歸來後,葉蕎民學以致用,幫助父親改進機械,大大地提高磚廠的產量和質量。設備出現故障時,他也挽起袖子親自修理,時常忙得廢寢忘食。

隨著時代變遷,產能升級,父親經營磚廠遇上紅泥原料短缺的困境,不得不結束馬來西亞吉打州的磚廠生意,進軍極為挑戰的超級市場領域。“人生就是如此,要跟著大環境走。當時磚廠被時代淘汰了,進軍超級市場成為新開端。”葉蕎民說。

於是,葉蕎民第一家華大超級市場在馬來西亞士拉央拔地而起,在他的悉心經營管理下,華大超級市場幾乎成了士拉央的中心地標。他更是在10年內連續開了7間,創下了驕人成績。2000年,隨著外國霸級市場陸續進入大馬市場,葉蕎民又面臨了一個困難節點,他毅然決然再次做出轉變。2001年,他開始停止超級市場業務,10年間逐漸關閉與轉賣,投身房產業,出租地面與建築物以獲取收入。葉蕎民同時也轉型投資油棕園,佔地達200多英畝——這是當時磚廠需要,家族購置的土地。

今年63歲的葉蕎民表示,目前狀態也不算退休,家族企業現在已經分家,各司其職。“現在時間重心都放在社團。產業這塊就是出租,還能投資就繼續投資。相對來說比較輕鬆,方向自己把控管理,也請了職業經理人。”

“2000年,我就加入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後來當選會長,除了需要時間付出,金錢也是需要的,太太並沒有過多的嘮叨,反而出錢出力。”人生逐步進入正軌後,事業有成的葉蕎民,家庭美滿和睦,婚後育有一子。

“用父輩的方式教育孩子,講述艱苦歲月的艱苦故事,他自然會感受到賺錢不是容易的。當我在為事業奔走時,孩子看到父母親的辛苦跟為人,深受影響。”在葉蕎民看來,孩子的成長跟賢內助的教育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如今,葉蕎民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的兒子,在一家離家450公里的大公司鍛鍊,是個建築工程師,生活作風簡樸簡約。“他拒絕了我贈與他的豪車,以舊車代步上下班。也經常去做義工,分享愛心。”談及此,葉蕎民倍感欣慰。

生活節儉待人大方

該拼的時候積極進取,在該慢的時候休養生息。葉蕎民表示:“人生的意義不僅在於為事業打拼,老年時也應該放慢腳步。”他的日常生活方式以舒適為主,他形容,這一生,無怨無憂了。

“葉總會長,對生活很節儉。上次回南安,提醒他當了3年的會長,西裝要換新下。加上價格也比馬來西亞理想,他說不用,這幾套就夠了。”洪源泉繼續補充道,“葉總會長本身患有糖尿病,飲食很清淡,然而他從未以此為由,拒絕任何飯局或提過多要求。工作上,言出必行,執行力強,很多事情都會追著你做,並要求一定要做好。像去年的夏令營活動,全程12天陪同,親力親為。也因此建議我們多組織加強尋根團、帶更多的夏冬令營等活動。”

社團方面上,涉及費用的,經常都是他自己掏腰包,也不過會、不報銷。“印象深刻的是,一些食宿、機票費用都是自己買單。開大會做財政報告時,才發現這些費用他都沒去報銷。”在洪源泉看來,葉蕎民為聯合會掏心掏肺、大公無私同時也很守時。“約人談事,他時間觀念強,除非交通大癱瘓,不然他只有早到,沒有遲到。”

作為華裔第三代,洪源泉祖籍南安蓬華鎮華美村,從小接受華文教育,與葉蕎民形成鮮明對比,兩人配合起來毫不費力,相輔相成。洪源泉笑言,現在已經完全不用擔心葉蕎民上臺發言,“與剛上任會長髮言時不同,感覺到明顯的變化,這幾年進步神速。他不是在唸稿,發言很有感情,還有高低音。”早在1994年,畢業後洪源泉就加入社團組織,當時服務的是福建社團。中間因為事業問題,停頓了幾年。2003年,聽聞葉總會長的不少事蹟,成為他的特別助理,同時也是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青年團顧問。

“學華語有20多年了,一開始是生意需要,在卡拉ok唱歌,會那麼幾句。現在有這個平臺,必須要肩負起責任,不斷地加強學習。這兩三年才開始慢慢流暢。”葉蕎民告訴記者,他的華語主要是太太在教,“太太是南安人,跟家鄉聯繫密切。”

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南安人有30多萬人,而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31個屬會加起來就有1萬多人。葉蕎民明白,財富取諸社會,要用於社會。接過接力棒,發揮閩商的精神精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社團簡介

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成立於1980年8月12日,但其歷史可上溯至1946年。斯時鄉賢周獻瑞等人曾發起組織“馬來西亞南安總會”,其宗旨是“團結南洋各地邑人”。後因馬中兩地局勢動盪,會務終告停頓。1992年,聯合會在吉隆坡主辦了第一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