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曹操問誰能擒文丑,為何張遼和徐晃都搶著去?

陸棄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文丑已經在亂軍中被殺死,按照固有的套路,只有割下他的首級才算軍功一件。文丑是個大傢伙,他的腦袋也就特別值錢。

關羽斬殺顏良,就封了個漢壽亭侯。文丑與顏良是齊名的河北名將,他的的腦袋也值一個亭侯,不去搶才是傻瓜呢!

文丑(?-200年),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

在史料中,關於文丑的記載很少,看一下時人的評價吧。

建安五年(199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大將,率精兵十萬,戰馬萬餘欲進攻許都。許多人非常擔憂,認為袁紹不好對付,許都危急。

孔融就說:“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其意是說,老曹啊,可得小心哪!

荀彧把嘴一撇,說:“顏良、文丑,匹夫之勇耳,可一戰而擒也。”

曹操心中沒底,但為了給將士們打氣,只得贊同荀彧的看法,說:“然也,然也。“

當時在場的戰將,心裡是“十五個竹筒打水”,七上八下,摸不著壺底,不清楚孔融與荀彧到底誰說得對。

200年,袁紹派遣顏良率領精兵數萬圍攻白馬。曹操採用荀攸聲東擊西之計,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親率輕騎急行軍,突然出現在顏良陣前。顏良驚慌失措,倉促應戰。

關羽是個厚道人,由於曹操對他不錯,他想離開,曹操老大的不高興。於是,項羽心想不立個大功,還真不好意思一走了之。既然老孔說顏良厲害,那就照他下手吧。關公也不含糊,直接就衝著顏良去了。

張遼心想,江湖既然傳說顏良、文丑牛逼,恐怕也不是浪得虛名,小心為上。既然關羽想立功,那就讓他先上,自己給他做掩護。

結果一眨眼的功夫,關羽回來了,哐的一聲,把顏良的首級仍在了曹操跟前。

張遼一看,心想:‘我靠,真像荀彧說的一樣,顏良原來是個菜鳥哦。“於是,心中發狠,如果見到文丑,決不能失去立功的機會。

當時,徐晃是跟隨曹操大部隊在後面,沒有親眼見證關羽萬人陣中殺顏良的過程,但聽說一刀就結果了顏良,也意識到老孔當年在北海,被袁紹長子袁譚嚇破了膽,看到騎馬提刀的都害怕,看來顏良、文丑都不過如此。於是,也有了殺文丑的想法。

白馬之圍解除後,曹操遷徙百姓沿河西撤回許都,自己親自押送糧草輜重斷後。等到達南阪(在白馬南)時,袁紹派遣劉備、文丑率領五六千騎兵追趕上了曹操。

當時,曹操只有不足六百騎兵。眾將懼怕,就建議曹操撤軍回大營。

荀攸一聽就火啦,說:“撤、撤、撤,撤啥子撤哦。這、這、這,這正是殲敵的好機會。。。。。。”

曹操心知肚明,心領神會,與荀攸對視一笑,知道荀攸是個磕巴,說話費勁,一著急就更說不出來了。曹操恐怕失去戰機,不等荀攸把話說完,就下達了命令。讓所有人解鞍下馬,隊伍解散,自由活動。

劉備、文丑率領的騎兵感到,一看見輜重就開始瘋搶,文丑呵止不住。

曹操突然命令上馬,向袁軍發起進攻,大勝袁軍,劉備腳底抹油溜了,文丑在亂軍中被殺。

曹操一看,咋不見文丑的首級呢?於是,大喊一聲:“文丑的首級何在?”

其他將領還沒有反應過來,張遼、徐晃率先出馬,大聲喊道:“末將願往。”也不等曹操答應,二人快馬加鞭又辛苦了一趟,把文丑的首級找了回來。

畢竟張遼、徐晃都是有自尊心的人,也不好意思說是誰割下了文丑的首級,至今也不清楚,文丑究竟是誰殺死的,史家就定義為文丑是被亂軍所殺。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詩人陸游寫了一首詩:

“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等是人間號驍將,太山寧比一毫芒。”

也不清楚,陸老先生到底想說啥,不過,他把顏良、文丑跟關羽、張飛一起相提並論,似乎是說,他們都很厲害,都是不錯的同志。悲傷的是沒有遇到個好領導,可惜了哈。這恐怕是陸游借題發揮,說南宋那點事吧。

但到了羅貫中老先生這裡,斬顏良、文丑可就複雜多了。不說斬顏良,就說斬文丑吧。

文丑在演義裡,幾乎生擒了公孫瓚,與趙雲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

曹操見了文丑說:“文丑乃河北名將,誰可擒之?”二將飛馬而去,曹操一看,原來是張遼、徐晃。

文丑也不含糊,一箭就射中了張遼的頭盔,幸好徐晃提醒,要不就掛掉了。再一箭射中了坐騎面頰,張遼摔落馬下。徐晃一看不好,掄起大斧就砍,砍了三十多下,也沒砍下文丑一根汗毛。眼看袁軍圍了上來,徐晃就撤了。

關鍵時刻還得看關二爺的,關羽上來,咔咔兩下,文丑就頂不住了,撥馬繞河而走,關二爺放開千里龍駒,一眨眼就追上,一刀就斬殺了文丑。

這個橋段,就比曹操用亂軍斬殺文丑,好看多了哈。所以,關羽斬文丑就廣泛流傳於世。

不管張遼、徐晃是否能殺得了文丑,也不管他們殺得是活的還是死的,總之,敢於叫板這個勇氣,就值得後世稱讚。


豹眼看歷史


張遼和徐晃搶著去擒文丑是想去撿便宜,撈個功勞,順便把丟掉的面子找回來。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延津之戰時,曹操故意命糧草輜重先行,又故意把馬放在山坡下休息。文丑大軍忙於搶馬,隊形大亂。曹操命軍將一起衝下土山猛攻袁軍,袁軍大敗。文丑一個人挺身獨戰,但是止遏不住敗軍,只能跟著敗走。曹操問“誰可擒之?”張遼和徐晃兩個人一起上陣,追殺文丑。

如果單比武藝,張遼、徐晃兩人和文丑都想去甚遠。就在白馬之戰時,徐晃大戰顏良二十合就敗走。張遼雖然沒有和顏良交過手,不過他應該比徐晃還弱一些,而且徐晃敗了以後張遼不敢出戰,顯然也是不如顏良。

文丑和顏良兩人齊名,而且文丑此戰是來為顏良報仇,他的武藝肯定不亞於顏良,張遼、徐晃和他單挑肯定也不是對手。不過兩人還是搶著出去是有原因的:

一來此時文丑正在兵敗之際,有機可趁。武將打仗時也要看狀態,比如魏延兩次對戰泠苞,第一次兩人對戰廝殺,三十合不分勝負,而第二次泠苞中計心慌意亂之下,被魏延數合活捉。張遼和徐晃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經驗豐富,覺得文丑此時的狀態應該不如平時,自己上去還是有機會的。

二來此時文丑大軍已敗,文丑開始挺身獨戰,此時正好落單,他身邊都是曹軍,自己上去是以眾擊寡,可以說佔足了便宜。

第三,在白馬之戰時顏良殺的曹營眾將不敢出陣,最後只能去找關羽助戰,大家都臉上無光,這次既然有機會打落水狗,自然不能錯過。

而且關羽斬殺顏良後被封為漢壽亭侯,張遼、徐晃和他關係好,不至於妒忌,不過肯定也是很羨慕的。這次文丑處境不佳,正式一個撈回面子封侯的好機會,所以張遼、徐晃按捺不住就搶著上去。

然而張遼和徐晃都沒想到文丑雖然敗退,但是卻仗著自己武藝高強毫不慌張,先放箭偷襲張遼,將張遼射倒以後再來廝殺。徐晃只能獨戰文丑,結果自然是敗下陣來,要不是遇到關羽正好趕來,估計也要麻煩。

所以張遼、徐晃是白開心一場,還是關羽笑到最後。


不沉的經遠


張遼和徐晃不是搶著去,而是一起去,他們是想二打一,因為一對一,無論是張遼還是徐晃,都不是文丑的對手。

文丑是袁紹手下大將,河北四庭柱之一,之所以是文丑出戰曹軍,是因為在上一回中,河北頭號大將顏良被殺,顏良與曹軍對峙裡,親手斬了曹操手下原呂布的二員降將宋憲和魏續,後來又二十回合擊敗徐晃,徐晃雖武藝高強,但不是顏良的對手。



當時張遼也在曹操軍中,卻不敢出戰顏良,徐晃敢出戰,卻被顏良打敗,最後還是關羽出面才殺了顏良,要不是關羽出面,曹軍手下那些大將,還真不敢出戰顏良。

一個顏良就已經把曹營大將都嚇得不敢出戰了,現在文丑來了,曹營諸將對於顏良、文丑之名肯定有所耳聞,這個文丑之勇並不亞於顏良。



在袁紹與公孫瓚的磐河之戰時,文丑十個回合就擊敗了公孫瓚,然後一個人獨鬥公孫瓚麾下四員戰將,刺死一將,其餘三將被文丑擊敗逃走,要不是趙雲剛出道擋住了文丑五六十個回合,公孫瓚早就被文丑殺了。

文丑與劉備率領十萬大軍前往延津迎戰曹操,當時曹操在延津兵微將寡,又有大批的輜重物資要運輸,如果與袁軍硬拼,曹操沒有勝算,因此曹操使了個計謀,當時曹操大軍與輜重車隊一起沿黃河西行,原本是軍隊在前,輜重在後,曹操反過來了,讓輜重物資在前,軍隊在後,曹操的目的就是以輜重物質引誘袁軍,再出擊。



果然,文丑與劉備率領軍隊前來,遇到了曹軍的大批輜重物資車隊,這些後期運輸部隊又不是正規作戰部隊,人又少,一看到袁軍大隊人馬出現,曹軍全都逃了,而後面跟著的作戰部隊,在曹操的命令下,全部下馬休息,袁軍一看這麼多的物資,有糧食、馬匹、衣物等等,曹軍又下馬了,趁著這個大好機會,袁軍都去搶財物了,文丑攔都攔不住。

想想那個場景,大批的袁軍士兵下馬搶東西,全都亂成一團,完全不成隊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下令全軍上馬,立即攻擊袁軍,袁軍措手不及,被曹軍打敗,而這個時候的文丑自持勇猛,上前迎戰,由於手下士兵亂作一團,無法作戰,文丑只得回馬退兵。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向身旁的武將問道:文丑是河北名將,誰能將他擒來?

這個時候,張遼和徐晃雙雙出戰,也不等曹操答話,雙雙騎馬追趕文丑,並大叫:文丑休走!

這個時候要注意了,張遼和徐晃不是搶著出戰,而是雙雙出戰,兩個人像商量好了一樣,一齊去攻擊文丑。



要知道當時的文丑已是敗軍之將,袁軍由於忙著搶物資,已經亂一團,被曹軍少量部隊擊敗了,文丑無法應戰,而是準備撤退了,可以說,要不是袁軍戰敗,文丑撤退,張遼和徐晃還真是不敢出戰!

徐晃能和許褚五十個回合戰平,張遼能與張郃五十個回合打成平手,看起來,似乎徐晃比張遼強一點,還有徐晃敢與顏良對戰,雖然二十個回合落敗,但畢竟敢戰,張遼還不敢上呢,這樣看的話,徐晃在早期應該比張遼武力高。



徐晃與張遼兩個出戰敗軍之將的文丑,仍然沒有佔到便宜,文丑見二將殺來,便拉弓射箭,先是一箭射中張遼的頭盔,再是一箭射中張遼的面頰,於是張遼落馬,無法再戰。

接下來文丑調轉馬頭來戰徐晃,沒幾個回合,徐晃落敗,回馬逃走,反而是文丑追著徐晃打,這個正好關羽帶著十幾個騎兵過來,截住了文丑,只打了三個回合,文丑就害怕了,於是回馬準備逃走,結果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



從文丑先射張遼來看,張遼如果不是衝在徐晃前面,就是文丑隨機拿箭射向張遼,但不管怎麼樣,文丑射退了張遼,接著又擊敗了徐晃,按理來說,文丑是敗軍,張遼和徐晃兩將居然還拿不住文丑,可見文丑武藝之高。

由此也可見,張遼和徐晃根本不是搶著立功,而是聯手出戰,畢竟曹老闆都下令了,袁軍都是敗軍了,如果還不敢出戰,你讓曹老闆面子擱哪啊?讓曹老闆怎麼看自已?



文丑雖勇,可是一物剋一物,被關羽所殺,文丑此戰本來就是為顏良報仇的,見到殺了顏良的人,文丑卻害怕了,不是武力不行,而是內心害怕,可見文丑武力雖高,但心理素質極差,如果頑強抵擋,關羽也未必殺得了文丑,可惜了文丑一身武藝,卻在關公手下不過三個回合就被殺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文丑之死,其實就是自己作死。

首先要說的是,這一幕乃是《三國演義》中的場景。

官渡之戰,顏良讓曹操很頭疼,但是在關羽眼中,河北軍隊就是一群不入流的草芥,顏良此人就是插標賣首,隨後關羽的確也是不負眾望,在措手不及中殺了顏良。

顏良之後有文丑,此時顏良已死,文丑建功之心,報仇之心一起湧上了天靈蓋。

那麼說到這,重點來了,袁紹想派劉備同文醜同往,估計也是吸取了武夫不能獨自成事的教訓。

文丑表示劉備是敗軍之將,和他同去將禍亂軍心,派劉備引後軍,文丑帶前軍主力。

說到這,不得不感嘆,文丑這個安排直接把自己安排死了。

假如關羽看到劉備的話,應該就不會殺了文丑,當然了也可能沒有了“千里走單騎”。

文丑在被關羽斬殺之前,曾遭遇曹操兩員大將的挑釁。

一員大將就是能把江東小兒嚇笑的張遼張文遠。

另一個就是給傷關羽迎頭痛擊的徐晃。

就在文丑死前,其大軍已經亂了,曹操弄了遍地輜重、馬匹,文丑軍旅不整,都去搶東西,亂作一團,文丑遏制不住,曹操見情勢良好,問誰能擒拿文丑。

張遼、徐晃應聲而出,脫陣來戰文丑。

文丑不愧是名將,要不是徐晃提醒,張遼就要被射中。

文丑第二箭射中張遼坐騎的面門,張遼摔落在地,頓時失去了戰鬥力。

此時徐晃來戰文丑,也是為了救張遼,徐晃看到文丑軍又有集結,感覺打不過,就跑了。

後來由關二爺穩定局面,文丑心裡害怕,跑又跑不過赤兔馬,被殺。

因此看來,張遼和徐晃打文丑應該很困難,強出頭的原因是因為降將想立功。

張遼大家最熟悉了,他是呂布的手下,此時正是用人之際,豈能不表現,還有張遼為何和關羽關係這麼好呢,是因為關羽曾替他在曹操面前求過情,不然可能也要隨呂布而去。

至於徐晃,本來是楊奉的部下,楊奉在曹操之前“奉天子”,徐晃見京師權力之爭日盛,勸楊奉和曹操合作。

楊奉先是同意後又反覆,被曹操殺敗,而徐晃就成了曹操最忠心的部下。

因此徐晃也想立功。

之後,二人在面對文丑時,一是盡一個武將的責任,二也是想爭功。

河北名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號稱河北四庭柱,是袁紹部下最勇猛的四員大將。

四員大將有多勇猛,其實只是江湖傳聞,並沒有多少人見識過。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袁紹就吹噓過:如果顏良、文丑有一人在,就不怕華雄。

眾人肯定都聽見了,加深了對顏良、文丑的印象。

後來白馬坡一戰,顏良立斬呂布舊將宋憲、魏續,讓眾人認識了顏良的名不虛傳。

宋憲和魏續曾與張遼,同為天下第一飛將呂布的部下,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其武藝能差得了哪去?

要知道張遼是與關羽、張飛水平差不多的。

宋憲與魏續犧牲後,大將徐晃出馬迎戰顏良,徐晃是與關羽水平差不多的大將,結果與顏良交戰,二十個回合就敗走了。

顏良的本事徐晃可以見證。

但是,這麼厲害的一位將軍,竟然被關羽秒殺了,而且是在千軍萬馬之中。

這讓張遼與徐晃心裡很不舒服,很沒面子。

其實論武藝,張遼、徐晃與關羽,是伯仲之間,差不太多的。

關羽秒斬顏良,事出有因。

估計張遼與徐晃都憋著口氣,看什麼時侯找回這個面子。

恰好與顏良齊名的文丑來了,所以他們倆認為找面子的機會來了,爭先恐後地想去立功。

而且此時,文丑中了曹操的計謀,正是殺他的時候。

沒有想到的是,文丑不只武藝高強,箭術更好,張遼與徐晃又一次丟人,張遼還差一點丟了性命。

斬文丑的光榮使命,又落到了關羽的身上,而且,又是一次漂亮的秒殺。


瘋趣樂園


一為面子二搶功。

首先作為武將,對軍功的渴望肯定都是有的,看看關羽的收穫:

斬顏良,解白馬之圍,被封為漢壽亭侯。

隨後的獲取戰功的機會就是:

與顏良齊名文丑隨即率兵與曹軍交戰,這是另外一份戰功送上門來。

曹操並沒有特意指派,(不提文丑)因為對於武將來說,功勞就是漢堡包,誰先上誰先吃,搶還來不及,幹嘛要指派呢,扔出一個漢堡-眾將,誰能擒之?(老神在在,信心滿滿作高深狀)

其實題主所問可以拆解為兩個問題:

為何張遼和徐晃搶著去?

為何張遼和徐晃搶著去?(在明知打不過的情況下)

《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為河北名將、誰可擒之?”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頭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將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他們搶著出擊的結果:

文丑先是射倒張遼戰馬,張遼不是步將,性命堪憂。

徐晃救張遼,截住文丑,但人家小弟到了,遂逃,敗給了文丑。

難兄難弟一起吃了苦頭。

首先從臉面上說:

關羽所獲:斬名將、立大功、名揚天下、青史留名、加官進爵(漢壽亭侯)風采無出其右者。羨慕嫉妒恨吶。

張遼-面子。和關羽一起去解白馬之圍的,結果,關羽斬了顏良,自己灰頭土臉,顏面何存,作為自視極高的一員猛將,如能誅殺文丑則不單找回顏面,還是大功一件。沒想到啊沒想到,顏良文丑都不是好伺候的主兒,自己又敗了。

徐晃-面子。自己則被顏良二十合打敗。和張遼一樣,這個面子要找回來,否則落個能力有限的帽子,今後的好差事和獲取戰功的機會誰還敢放心給呢。但是,他的結局和張遼是一樣一樣的。

到這個時候,張遼和徐晃通過交手,已經都知道文丑是他們在武力上所不可抗衡的。

但是,為什麼還要搶著上?

當時並不是兩軍對壘,開打就完。文丑的部隊已經入了圈套,都忙著去分“行李”去了。

隊伍的混亂是必然,且已經露出了敗勢,曹操下令出擊,文丑軍大亂,戰敗已成定局,武將戰敗自然會影響士氣、軍心,但同樣的,如果自己的部隊亂了,主將既要單挑,又要顧著部隊,也是心慌意亂,張遼和徐晃看準時機,準備利用這個機會,擊敗文丑,沒想到文丑太強悍,他們還是輸了。


古今通史


河北名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號稱河北四庭柱,是袁紹部下最勇猛的四員大將。四員大將有多勇猛,其實只是江湖傳聞,並沒有多少人見識過。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袁紹就吹噓過:如果顏良、文丑有一人在,就不怕華雄。眾人肯定都聽見了,加深了對顏良、文丑的印象。後來白馬坡一戰,顏良立斬呂布舊將宋憲、魏續,讓眾人認識了顏良的名不虛傳。宋憲與魏續曾與張遼同為天下第一飛將呂布的部下,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其武藝能差得了哪去?要知道,張遼是與關羽、張飛水平差不多的。宋憲與魏續犧牲後,大將徐晃出馬迎戰顏良,徐晃是與關羽水平差不多的大將,結果與顏良交戰,二十個回合就敗走了。顏良的本事徐晃可以見證。

但是,這麼厲害的一位將軍,竟然被關羽秒殺了,而且是在千軍萬馬之中。這讓張遼與徐晃心裡很不舒服,很沒面子。其實論武藝,張遼、徐晃與關羽,是伯仲之間,差不太多的。關羽秒斬顏良,事出有因。估計張遼與徐晃都憋著口氣,看什麼時侯找回這個面子。恰好與顏良齊名的文丑來了,所以他們倆認為找面子的機會來了,爭先恐後地想去立功。而且此時,文丑中了曹操的計謀,正是殺他的時候。沒有想到的是,文丑不只武藝高強,箭術更好,張遼與徐晃又一次丟人,張遼還差一點丟了性命。斬文丑的光榮,又落到了關羽的身上,而且,又是一次漂亮的秒殺。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歷史春秋網


曹操問誰敢出戰文丑,為啥張遼、徐晃要搶著去?



這提問說的是袁紹、曹操的延津之戰,與關羽斬顏良的白馬之戰,基本上緊接著,曹操戰場動員,張、徐二將爭先恐後,出面應戰,主要是 :



第一,對張遼來說,是前一戰的激勵為主。解白馬之圍時,張遼是主將,關羽是配角,但上場表演,卻被關羽獨領風騷,張遼心有不甘,這正是表現自我、立功報效、揚名立萬的好時機,張遼搶先響應,是對曹操的大力支持,也是自信心體現,更能激發全軍士氣,不論實際作戰效果,光這些副產品,就能使曹操另眼相看。



第二,對徐晃來說,主要是對前一戰,表現不佳的彌補。以徐晃的實力,戰贏顏良不可能,但二十合就被幹敗,主要還是心理因素。前面顏良乾淨利落的把宋憲、魏續打發上路,徐晃心底裡有了陰影,戰顏良不是徐晃自動出戰,而是曹操指名道姓,讓徐晃應戰,這種情況下,徐晃是硬著頭皮,死撐著害怕心理,勉強出場,結果上去只打二十合,就趕緊退下來了。如果像許褚那樣,不顧一切放開打,起碼翻一倍,就是四十合還是有可能的。



可能徐晃過後總結一下,覺得作為將軍,資歷比張遼老,人家已經牛一回,戰場太慫被人恥笑,實在太丟人,得趕緊把自己形象改善改善。這時,張遼的躍躍欲試,讓徐晃擔心再遲疑,功勞被別人搶去,就壯著膽子,先強一把再說。可是,心理因素比較頑固,徐晃雖然嘴頭上硬,心裡還是不踏實。開打後,張遼戰馬被射倒,文丑回馬來殺張遼,徐晃雖然紮了亮相勢,作出搶救姿態,但一看文丑後隊擁上來,就又慫了,回馬就跑,多虧此時關羽斜插上來,截住文丑,才救了張遼一命。



第三,曹操策略變換。延津一戰,曹操吸取教訓,不再直接指派,而是動員式,讓那些有立功慾望、想表現的自動出頭。從實際看,這比前面對顏良一戰,曹操先派宋憲,立馬被殺;再派魏續又再被掛;三派徐晃,僅僅二十合就敗下陣,曹操自己臉上,都有點掛不住。而這一次,曹操一開口,立馬就有兩位將軍響應,雖然開打效果不怎麼樣,但很快,就被隨後趕到的關羽,乾淨利落地解決了。



那為啥曹操發話時,關羽沒反應呢?這是因為,張遼、關羽是從白馬那邊趕過來的,可能張遼部在前面,早到一步,關羽隨後,晚一些。但俗話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不偏不倚,正碰到關鍵時刻,文丑也是時運不濟,接連射倒張遼、赫退徐晃,本來還有斬將立功,打贏這一戰希望,不想卻又撞到這紅臉冤家。



第四,多打一效應。戰文丑不是張遼一人,也不是徐晃單幹,而是兩員猛將,一齊出手,心理上佔優勢。不管實際本領如何,先把場子哄起來,不然,讓丞相冷場,沒人應聲,多不好意思啊?



這世上的事情,有時也奇怪。第一次,顏良被關羽殺掉,袁紹得到報告,氣得七竅生煙,當時就要殺了劉備,然劉備一番花言巧語,化險為夷。可第二次,文丑又被這“紅臉長鬚”大漢幹掉,袁紹竟然相信劉備要寄信,勸說關羽歸降自己的鬼話,又一次讓劉備死裡逃生,簡直就是奇蹟,讓人沒法相信,然卻是事實。這就是命啊,實在沒辦法。(545)


流譽後


張遼、徐晃搶著要擒文丑,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橋段,畢竟羅貫中老爺子對二人的定位都是衝鋒陷陣型武將,每次曹操遇到武將比鬥,基本都有張遼、徐晃參與,二人武力值在民間傳說中的“三國24名將排行榜”中就排在一塊。

《三國演義》中,禰衡嘲笑曹操手下人物時,稱:“荀彧可使弔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這裡面就有張遼、徐晃,可見二人都是曹操面前重要人物。每次曹操出征都是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這幾員大將跟隨。

張遼、徐晃齊出搶著戰文丑,竊以為有以下兩點原因:

①此前,顏良前來挑戰,刀劈宋憲、魏續二將,徐晃接站二十回合,敗歸本陣;最後關羽出場,秒殺顏良,當時張遼就在觀戰。二人爭著戰文丑,含有血洗前恥的意思。

②關羽在曹操陣營中,僅與張遼、徐晃關係比較好。二人搶先出戰,也有搶關羽功勞之意,擔心關羽殺文丑後,會辭曹操而去。


安定郡小書生


張遼、徐晃都是魏的名將,顏良、文丑是袁紹帳下河北名將,之所以敗給顏良我想應該還有別的因素在裡面。當時,張飛因為搶了呂布的馬,呂布大怒,發兵攻打劉備,張飛和呂布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雙方收兵之後,呂布將劉備團團圍住,劉備在小沛待不下去了,突圍去投奔曹操。

在突圍過程中,張飛在前開路,劉備居中,保護家小,關羽斷後。就是在關羽斷後的時候,張遼來追,關羽和張遼交了手。關羽對張遼的功夫多少有點了解。後來呂布攻打劉備,張遼帶兵攻打西門,被關羽言語感化,張遼又帶兵到了東門,張飛準備出戰,這時,關羽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所以並不能說明徐晃、張遼打不過顏良。顏良之所以被關羽所殺,這裡有一個因素,當時兩軍對陣,顏良、文丑都出了一個毛病,就是先問問“來者何人”作為名將不想殺無名之鬼。誰知道關羽並不答話(我分析當時的關羽也確實沒什麼名氣,跟劉備一起合袁紹打董卓的時候,介紹過關羽只是一個馬弓手)關羽的赤兔馬的速度快,手起刀落,兩名將就這麼一命嗚呼了


未來需探索


這個問題咱們聯繫一下當時的背景就很好理解了

首先,個人身處的狀況,要知道張遼和徐晃都是降將,並且還是那種暫時沒有展現出自己能力的降將,他們畢竟不像關羽“素有威名”,被曹操給好吃好喝的給供著,赤兔馬賞賜著,美女給伺候著。

他們還缺少一個機會,一個極大加重自身地位的機會,而這時,文丑來了,你說他們能不興奮嗎?要知道關羽“斬顏良”之後那是備受重用啊,而文丑又是素來與顏良齊名,你說他們能不想抓住這次的這個機會嗎?如果成功,那地位估計就不下於關二爺了。

(張遼)

其次,這也是一次表忠心的良機啊,本就是降將,如果還不趕緊藉機以表忠心的話,以曹操的性子,難免以後不給自己小鞋穿(或者說冷落自己)。

最後就是對自己武力的自信了,通讀三國的我們也都知道,張遼和徐晃作為曹操後來的“五子良將”,那個個的戰鬥力也都不是蓋的呀,而武將都有自己的傲氣,很難服氣誰,所以一時氣盛,想要擒下文丑也是很正常的心理。

以上只是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能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手機碼點字真的是不容易,真心求點贊和關注,謝謝。

還有更多其他內容,希望大家能關注我,你的支持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