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刊財經 陶丹
創業板總市值“一哥”本週再度易主,寧德時代股價破百的同時市值也超過了2300億,取代邁瑞醫療排名第一,而昔日長期佔據第一的溫氏股份退居第三,距離榜首已經是漸行漸遠。和許多創業板公司一樣,寧德時代的估值高出A股平均水平較多,目前動態市盈率已經接近50倍,但依然無法阻擋市場的熱情。除了美股的電動車龍頭公司特斯拉股價持續上漲、再創新高帶動產業鏈相關個股的短期因素之外,北向資金今年以來持續買入也扮演了關鍵角色,今年年初北向資金持股僅有12.45萬股,而到了本週一已經達到了3524.75萬股,佔總股本約1.6%。雖然說寧德時代市值登頂創業板的這兩天,正好是港股通因為香港假期休市的因素而暫停,境內資金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關鍵角色,但如果沒有北向資金的持續力挺,單憑境內遊資的炒作,相信登頂難度會更大,時間也會向後延遲。
事實上,這並不是寧德時代第一次成為創業板市值“一哥”,早在2018年6月的時候,寧德時代就曾經短暫取代溫氏股份,排名第一;後來股價一度陷入高位箱體整理,而溫氏股份因為豬肉價格上漲利好主業而股價上漲,再度重奪榜首。再後來,邁瑞醫療加入了戰局,也曾經一度登頂。而寧德時代則趁著兩個競爭對手股價調整而崛起,再度拔得頭籌,雖然能否持續坐穩還不得而知,但股價強勢崛起的背後卻釋放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啟示,值得投資者仔細玩味。
啟示一:外資買股看估值,也不排斥成長性較好、估值稍微高一些的優質股。
隨著A股開放大門不斷打開,外資在A股的持股比例不斷上升,也被認為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力量之一。以往不少投資者認為,在低位買低估值的藍籌股才是價值投資,但從寧德時代的例子來看,外資對於那些具備高科技含量、處於行業龍頭位置、在國際產業分工佈局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優質公司,對估值的容忍程度更高,願意以較高估值水平參與。這其中不僅是對這些公司發展有信心,更是對整體A股市場乃至中國經濟的長遠看好。因此,A股中的大科技概念還有被繼續挖掘價值的潛力,特別是那些有實質性科技含量,有利於全社會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公司。
啟示二:限售股解禁對次新股的影響僅僅是短期因素,基本面才是決定股價長期走勢的關鍵。
2018年6月,寧德時代上市之初股價連續“一”字板漲停,看起來和其他大部分新股剛上市的走勢差別不大,都是“新股不敗”氛圍下的產物,但許多新股在大幅炒高、估值明顯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情況下,不可避免走上價值迴歸的道路,上市週年以後面臨限售股解禁的拋壓,更加劇了這一進程。不少投資者將限售股解禁拋售視為次新股下跌的元兇,甚至有觀點認為要進一步嚴控減持,但寧德時代卻用自身的走勢打破了這一論調。今年6月,寧德時代上市週年限售股大量解禁,但股價僅僅是象徵性低開之後便快速拉回,股價由此一路震盪向上,直至近期再創新高(見附圖)。顯然,對好公司來說,限售股解禁並不會改變長期走勢,反而是給了場外虎視眈眈的資金又一次逢低買入的良機。
啟示三:創業板的“含科量”越來越高,有望擺脫歷史的束縛,走出超預期的行情。
2015年創業板指數見頂大幅回落之後,原先代表互聯網產業的權重股出現大幅回落,甚至還有樂視網、暴風集團之類從高位下來股價幾乎歸零的公司;而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的溫氏股份在2015年底借殼子公司大華農登陸創業板之後,一躍成為創業板第一權重股,雖然溫氏股份的業績不錯,但畢竟受制於主業,很難將其和科技企業掛鉤。如今,寧德時代登頂“一哥”、邁瑞醫療緊隨其後,這兩家公司的異軍突起,無疑讓創業板再度擁有更多的“含科量”。而這兩家公司都是去年才剛在創業板上市的次新股,未來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深入,創業板有望獲得更多科技企業的青睞,不斷有新鮮血液進入將有效提升創業板的整體質量。正因為有活水的加盟,創業板已經不能用老眼光來看待,近期創業板指數提前上證指數創年內新高,說明創業板已經逐漸擺脫歷史的束縛,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市場投資者熱捧大科技的熱情不減,本週廣發科技創新混合基金髮行創下配售率僅3.3%的歷史新低,未來參與科技股的資金仍有潛力可挖掘。在外資持股比例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境外市場對科技股的偏好也會逐漸傳導到A股,成為影響相關股價走勢的因素之一。而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科技股的基本面研究並不容易,具有一定的門檻,借道公募基金參與、進行資產配置是不錯的選擇。近期正好有大量3年封閉期的科創主題基金密集掛牌,存在一定的折價率作為護城河。筆者重點觀察那些業績較好、折價率較高的品種,如科創富國、科創配置、科創主題等。
閱讀更多 證券市場紅週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