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生產一線上經常抱怨發牢騷的員工,我會堅決給他辦理好手續予以辭退,你的看法是什麼?

職場三哥


一線員工經常抱怨發鬧騷,堅決辭退?!想問問網友怎麼看?

子佳的看法很簡單:

  • 要是你是老闆,工資給的足夠高,能快速補充到人保證生產線不亂,最重要的是這和狀態還能持續不斷地保持下去,那我得說一句,NB!你可以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只要不違法缺德,咋幹也不能算錯。

  • 要是你就是一基層管理者,是幫忙打工的,那我覺得還是好好學習管理知識,分情況處理問題。管理從來不是簡單粗暴式的一刀切,這種搞法,遲早會把自己給“玩死”。

作為老闆,如果在勞資市場有著絕對的市場優勢,工資給的足夠吸引人,實話講:簡單式地開除掉“負能量”一線員工,在可以理解的範疇之內

老闆不是天生就一定是“簡單粗暴”式的,近幾十年隨著西方管理科學的引入與傳播,不乏老闆們去學習科學管理、人性化管理。

很明顯,至少最開始老闆也是希望能人性化關懷,與員工情同一家,員工好好幹活,賺到錢了,老闆拿大頭,員工拿小頭,大家皆大歡喜,良性循環。


但是實際上,老闆往往會產生失望,最後情緒失控,也就忘了什麼人性化關懷,怎麼簡單怎麼來,怎麼能快速解決問題怎麼來。

很最快速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換個人。畢竟,讓人改變,和換個人,後者明顯更快見效,也很簡單直接。(而且生產一線工作的可替代性也決定了損失較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老闆失望、進而採取簡單粗暴解決問題的情況?

一方面,老闆對員工容易保有較高的期望,覺得員工和自己一樣,會把企業真正當家一樣,什麼事都不計麻煩、不計成本,能有多拼就有多拼。

另一方面,員工在初次面試、入職初期都會刻意隱藏和包裝自己的形象,容易給老闆帶來好印象。

這本身就帶來了期望與實際的錯位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發生矛盾,老闆就會產生心理落差,從而產生不爽心理。

再加上大部分情況下,老闆對員工的評價也沒有可以量化的評價體系,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主觀判斷和感性認知,只會產生更大的評價誤差。

老闆開始失望、挑剔,自然給錢就會不爽快,員工也會產生不滿,因此不斷產生惡性循環,直到員工開始經常抱怨發鬧騷,老闆“忍無可忍“,選擇直接“換人”。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老闆有這種行為發生,當然肯定談不上支持,但是覺得可以理解,情有可原:

一方面是老闆個人期望太高,另一方面是對企業是絕對的“心血之作”的感覺,容不得半點瑕疵。

小結:在這種情況下,老闆只要給的工資到位,乾的好就用,乾的不好就換,尤其是換掉的還是乾的不好,還經常抱怨影響其他人的員工,子佳覺得在不違法、不缺德的情況,也算是市場經濟的自由選擇,無可厚非。

如果是個基層管理者,這種做法不僅於企業不利,也於自己不利,最終的結果就是“損企業利益,也沒利著自己”。

為什麼說同樣一件事,作為老闆幹了情有可原,基層管理者幹了就不對了呢?

其核心在於:

  • 老闆有決策權,可以根據情況變化,隨時修改政策,永遠保證對企業最有利;

  • 而基層管理者,作為企業上傳下達,管理文化的執行者,沒有決策權和影響力,一旦帶來負面效應,沒有權利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而且會因為保護自身利益,而出現隱瞞信息的舉動。

角色不同,權利不同,利益不同,思考點和行動不同,最終帶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1、先說說為什麼對企業不利?

管理,顧名思義需要管人理事。

員工經常抱怨,作為管理者,第一反應應該是這個員工遇到了什麼問題,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哪些是其個人主觀意願問題,哪些是企業管理問題?

基於背後的原因,企業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變化,來避免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不斷擴大蔓延。

作為基層管理者,作為企業觸達各一線層級的最前端觸角,一定要對異常情況極其敏感,並收集信息,做出判斷,以此給企業調整、決策的信息支持。

基層管理者因為不像老闆一樣有決策權,既保證不了高額的物質激勵,也保證不了後續人員的及時補充,完全是基於自己管理爽快而採取簡單粗暴式的管理方式:

  • 這樣做一方面,掩蓋了真實的企業問題,讓企業錯過優化改進的機會,

  • 另一方面,也容易破壞企業形象,在薪資、福利、環境等一線崗位人員在乎的事情如果沒有變通和決策,會極大打擊和破壞其他人員對企業的印象。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刀切式的粗暴管理,即使其中70%是確實員工有問題,剩餘30%的不當處理,也會給企業帶來傷害。

尤其是基層管理者缺乏增加應對措施的權利,更會放大這種傷害的可能性。(老闆可以隨時決策改善工作環境、增加工資水平、提高福利、表彰先進等各類方式,來衝抵這種方式帶來的傷害,把損失降到最小)

2、為什麼說對於基層管理自身也不利?

很顯然因為第一點的容易給企業帶來傷害,一旦出現問題,基層管理者就會被老闆責罰。甚至於即使和管理者本身無關,也會因為一刀切式的做法被老闆遷怒,無故“背鍋”。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從基層管理者變為中層管理者,獲得晉級加薪的機會,並在未來有更長遠的發展,這種管理思維和管理習慣也基本上阻礙了向上一步的發展。

當從基層管理者向上晉升時,情景發生了變化:從管理一線員工,變為管理基層管理者。

這個時候,粗暴簡單式管理最大的劣勢在於:

一旦隨時開掉基層管理者,就會發現並不像一線員工那麼好補充,容易影響業務開展;而且基層管理者的工作更加複雜,對團隊和公司的影響更大,其抱怨與牢騷更應該得以重視。

基於這種原因,一旦基層管理者表現的缺乏管理常識,也無法通過日常管理現象發現問題,站在系統性角度優化與解決問題,就很難有機會再進一步。

小結:作為基層管理者,其與老闆的角色區別,決定了採取一刀切式的粗暴管理,既對企業不利,也堵住了自己的上升通道,子佳覺得這種做法“百害而無一益”,絕不可取

結語

對於經常抱怨發牢騷的員工,即使同樣是採取直接勸退或開除的做法,身為老闆身份和基層管理者身份,子佳也是不同的看法:

  • 對於老闆,其他條件到位,不違法不缺德,理解但不支持,情理之中;

  • 對於基層管理者,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都是“百害而無一益”,絕不贊成;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這句話,無論是對於企業方還是員工方,都值得深記於心。


我是子佳看職場 ,大型集團HR總經理,聚焦求職面試、加薪晉級、人際關係、勞資糾紛,關注我,我們一起職場前行

子佳看職場


中國的勞動力太多了他才敢這麼說,以後人少了招不到人了看他還這麼牛逼嗎?工人抱怨還不許抱怨了?12小時產線重複不停的勞動,人家工人被你壓榨成啥樣了?現在抱怨都不許抱怨了,實在牛逼。也不想想新中國是哪些人用命打回來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現在好,最被瞧不起的就是工人階級,被壓榨的最狠的也是工人階級,呵呵,我也只能笑笑


海星775


我認為,對於常抱怨發牢騷的員工是否給與辭退處理,應該視其具體情況而定。

毛主席曾經說過,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不管在哪個單位,既有實幹家,又有評論家,既有埋頭拉車的,又有抬頭看路的,既抬頭看路又埋頭拉車、德才兼備的員工還是少數。因此,作為一個管理者,要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胸懷,以包容之心,度人之量,善待那些講怪話、發牢騷、常抱怨的員工,不要辭退了事。


古語說得好,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之所以有講怪話,發牢騷,常抱怨的員工,說明我們的管理工作有漏洞,有缺點,有不足之處。如果只是辭退一些常抱怨發牢騷的員工,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仍然存在,還會有人繼續抱怨和發牢騷的。因此,應該與常抱怨、發牢騷的員工加強溝通協調,認真聽取和虛心接受其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採取措施加以改進,通過疏導的方式,釋放員工的消極情緒,從根本上解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單位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一道工作,特別是團結反對過自己,而且被實踐證明是反對錯了的同志一道去工作,這是中國共產黨維護黨內團結統一的制勝法寶。因此,當面對常抱怨發牢騷的員工時,應該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首先認真檢查自己的工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自身管理工作無過錯,屬於員工的一些認識問題和承受能力問題,可以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其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行動。對極個別屢教屢犯,又毫無道理,而且嚴重影響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員工,可以採取辭退處理。


至善成仁


舉個例子,可能不太恰當:如果你們家裡的事都由你做主,也就是說你是家裡發號施令的那一位,而你的伴侶卻時常就會抱怨發牢騷,你會怎麼辦?我想你可能有如下做法,第一、真誠的和對方進行溝通,找到對方不滿意的根源;第二、雙方產生嫌隙,經常吵架。但無論如何,你不太可能會堅決的要跟他分開,各過各的。

回到上面的問題,黑雪君不認同題主的做法。因為如此做法既不合法也不合情,你貌似維護了自己的權威,但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事實上你堵住了員工們的嘴。古語有云:“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一旦洪水來臨,你將被徹底淹沒。

01、從法律上來講,如此辭退員工,易產生很多勞資糾紛

勞動法詳細規定了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企業要合法用人不得任性辭退員工,如題主這般做法就未免太過於武斷了。企業主動辭退員工即便協商一致情況下也是要支付經濟補償的,而你單方面強行辦手續就辭退,想必很多員工是不樂意的,那麼相應的勞資糾紛將會很多。

02、從情理上來講,如此辭退員工過於嚴厲缺乏人情味

前不久海爾的因為員工午休問題而飽受爭議。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企業的規定過於冰冷,缺乏溫情。員工僅僅抱怨一下,就要被開除,這無論怎麼說都太過於嚴苛了。缺乏人情味的企業也許紀律嚴明,但真有大風浪的時候可能就立馬倒下了。

03、如此辭退員工看似解決了矛盾,實際上只是讓矛盾藏了起來,而且更難解決

正常道理來講,遇有不順事情,抱怨一下,發幾句牢騷是人之常情。有人形象比喻稱職的領導的胸懷要類似於垃圾處理廠——回收、分類、加工。

用任正非的觀點則是“你抗拒什麼,什麼就會擴大。”領導耳朵軟一點,對信息要分類,那些有建設性,那些是無用的,那些是破壞性的,分門別類,針對性處理,爭取找到抱怨背後的問題,及時化解矛盾糾紛,企業才能健康發展。

其實,悠悠眾口,怎麼能堵住呢?面對員工的抱怨和牢騷,任何領導都會有一定的牴觸,但是把人家開除了,就真的沒有抱怨了嗎。只怕是彼時人家抱怨在嘴上,而此時抱怨在心裡吧。作為領導應該如何讓正確對待員工的抱怨呢?

一、胸懷寬廣

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作為領導一定要胸懷寬廣。人前背後抱怨幾句,發點牢騷,實屬正常。如果沒有抱怨,沒有牢騷反倒不正常了。

胸懷寬廣就是能接納各種聲音,如前文提到的領導者要有垃圾處理廠的胸懷,垃圾為什麼會產生,垃圾是不是可以變廢為寶。只有允許他們的不滿和牢騷有出口,你才能找到問題所在,及時補上漏洞。

二、制度建設

任何一個企業在正式的圈子之外,也有一個非正式的圈子。而抱怨和牢騷常常就在非正式圈子裡傳播。與其任由抱怨牢騷各種吐槽在非正式圈子裡發酵,不如給其正常通道傳播。很多企業都建立了上級信箱等,希望員工可以有抱怨不滿直接反饋。這種做法是好的,但員工們怕啊,萬一反饋不當是不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而華為的做法是設立了“心聲社區”,允許員工在上面自由討論、吐槽。而這個論壇也成為了華為高層瞭解輿情收集民意的重要平臺。

三、疏通機制

員工的抱怨牢騷是應該加以疏通的。抱怨有合理的,自然也有不合理的。合理的要找到問題所在,具有共性的形成明文規定妥善解決;個案的則具體分析,個別解決,將員工的抱怨情緒良性消解。

對於不合理的也不能掉以輕心,不少企業建立的壓力疏導室就是個不錯的嘗試。領導佈置任務太多了,可不就很不爽,去疏導室對著領導氣模打一架解解氣。總之員工氣順了,抱怨和牢騷自然也就少了。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議能回答你的疑惑。

歡迎關注@黑色的雪聊職場。黑雪君十年世界500強經驗,公司人事經理。每天和你探討不一樣的職場人生,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學習感悟。

黑色的雪聊職場


無能力的管理者,就會採取這樣的辦法,把員工給辭掉。其霸道嘴臉顯示無遺。真正的領導者,應該放下身段,傾聽員工發牢騷的原因,想辦法解決問題,達到雙贏的目的。


一簾幽夢一安永連


既然是經常抱怨不滿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嘛,沒把情況瞭解清楚就辭退這樣的做法,我也不贊同,太武斷啦。

記得我實習的時候也是在一線車間熟悉流程,A線班長是一個90後小夥,B線是一個80後的姐姐,他們兩個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A線班長几乎都在線上幫忙,培訓員工,解決員工遇到的一些問題,盡職盡責。領導安排的產量達不到,他便和員工一起加班趕產量,鼓勵大家一起加油,不要搞個人主義,他那條線幾乎沒有彼此之分,快點就幫慢的,每次他們線都是第一個完成產量,每個的能力不一樣,有些動作就是很慢提不起,他也沒責怪,只是讓旁邊的多幫忙一下,出來掙錢都不容易,每次去他們線上都是笑容滿面,很少有人因為不滿而影響工作,遇到那種故意搗亂的員工他也是耐心溝通,尋找辦法解決問題,不會因為這些而去剋扣員工。

B線那個姐姐以嚴為準,我去那麼久也沒見她笑過一次,說實話我還挺怕她的,有點笑面虎的感覺,那條線管的特別嚴,上廁所的時間也是固定死的,違反規定的扣錢,總之只要犯錯都是扣錢,或者失去員工獎勵,有些動作慢的,中午也沒有休息時間,加班完成自己的量,也沒有人幫忙,誰要是慢了,那個班長就雙手叉腰罵人,很多人都是都不願意待那條線,但是為了養家餬口,誰也不願意和她正面衝突,後來車間主任換人了,那個女班長也被勸退啦。

所以管理者真的很重要,員工也想工廠生意好。也想多掙錢,偶爾有混日子的,但那也是少數,工廠想要留住員工就要留住他們的心,有一個願意為他們撐腰的管理者,遇到問題能第一時間為他們解決的領導者。員工要有執行力,但是領導也要做到以人為本的理念,才會使大家齊心協力謀發展。





於先生818


有牢騷不能說完全不正確,因為工作中有很多本該直接完成的反而走了彎路,是這位員工不滿因起牢騷滿肚子,在工廠這樣的事情很多,因為決定者聽了磚家的話而造成的改了領導認錯不行就的這樣幹,有局話我在廠內長說磚家是把撿但的工低複雜化這就是磚家。


用戶102073777039


人心都是不足的,再好的待遇都會有人抱怨,更不用說一線生產員工了,我打工很多年就沒遇見過不抱怨的員工,有的待遇不錯了依然抱怨,有的處境真的很差抱怨正常,但如果你要是堅持別人一有抱怨你就辭退,那估計你連一個人都招不到。


越悅輝煌


你不應該先想一下員工為什麼會發牢騷嗎?因為發一些牢騷就辭退人,你這個老闆當的也太嚴格了吧。我公司的一個同事坐在我旁邊,每一天都在抱怨說:公司的工資低,加班加得太晚了,真的身體吃不消,福利也沒有,只有星期三的才有下午茶,週末還要經常被安排工作…

他每一天都在抱怨各種各樣的事情,我聽了心裡非常不舒服,感覺這個人很消極。我跟他說:你還是要注意一點,不要讓領導聽見了這樣的話,不太好。

可是他實在表現的太過明顯了,領導知道了這件事情!我就想:這個人估計要被辭退了吧!

沒想到我們主管人還是很好的,他直接找到了同事進行溝通。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那個同事回來之後,雖然再抱怨也有,但是次數明顯就少了很多。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們並不應該直接去辭退員工。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情緒不好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事情。

作為領導者,我們更應該站在員工的角度去為別人思考。當我們自己在工作的時候,肯定也會抱怨。所以我覺得人難免會有抱怨,會有不舒服,特別是針對工作,本來就是強迫自己的事情。

如果員工只是因為抱怨,我們就把他辭退,這樣真的太嚴苛了,一點也不人性化。

只要在工作上沒有犯錯,沒有影響到整個團隊的進度,我們作為管理者就不應該去辭退他。

二、人員流動對公司很不好

一個公司的人員流動,如果太厲害了,就說明這個公司管理肯定有問題。

而且作為領導你可能只是聽不慣別人說的一些抱怨喪氣的話,但是對公司來說,辭退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人力部門他們招一個新的合適的人,也是需要浪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的。

而來的一個新的人,我們又需要花時間讓他去熟悉環境去培養他,所以這樣的話工作效率一定是會降低的,人員流動對公司很不好。

作為領導者不應該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要為整個公司去想。

三、反思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在生產線上的員工經常抱怨發牢騷?沒有一個人是會無緣無故的抱怨的,所以我們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太過嚴苛,對別人要求太多,或者是公司的一些福利制度不太好?

我們作為領導者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和這位員工好好地溝通交流,把自己的錯誤先提出來,然後瞭解他真實的想法,看他有沒有辦法能夠幫他去改進?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按勞動法執行,最起碼每月準時發工資,別找各種由頭扣工資,善待員工,別動不動堅決予以辭退,得人心者企業興,失人心者企業垮。我的公司也有近二十年,純私企,雖然只二十人左右,但都是跟我起家打拼了二十年的老員工了,都大學畢業過來,看他們結婚生子,風風雨雨共度春秋。我每月準時發工資,端午中秋有節日費,年終春節前有獎金,每週輪流雙休,每年半個月帶薪休假,每日工作七小時(含午餐、休1小時),偶爾遲到從沒扣錢,員工結婚生子生日,公司及其他員工均會自發祝賀,五險(沒買公積金)全由公司財務支付(個人工資中30%從沒扣過),每月十號前按時完稅。開業至今從無人員跳槽,公司雖沒大發但也從沒虧損。無貸款,無外債,小康公司,悠而樂哉,從無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