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易經的現代精華是什麼?

天觀易3階控制論創新


易經的現代精華是什麼?

《易經》其中最著名的有三部,《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部《易經》最大的區別就是64卦的排序不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連山易》和《歸藏易》漸漸殘缺不全了,能夠流傳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

《易經》最早只有伏羲八卦,是沒有文字的,被稱為無字天書。後來周文王給八卦註上文字,使其成為《易經》。而周文王是從政治方面來闡述《易經》的道理,周文王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伏羲的天道引入了人道,目的是說人類最要緊的就是政治。

當《易經》到了孔子手裡,孔子認為把天道變成人道是不夠的,而是要進一步把整部《易經》徹底轉變成為人生的行事規則。

《易經》各卦幻象無窮,可取類萬物,比附人事。《易經》的智慧就在於根據自然現象的規律來分析社會現象的發生和發展。

《易經》的思維是陰陽辯證的思維,要求我們看到陰就要想到陽,看到陽就要想到陰,進而想到陰陽互動的結果,這樣才能全面的瞭解事物。

《易經》的核心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就是修己,修身是我們終身所要實踐的根本。

孔子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是說周易的陰陽之道是天地之理,掌握了這個道理,就掌握了天下的根本規律。

《易經》已經是讓我們天天可以查詢的終身可以使用的行事規則。所以《易經》的精華無所謂古代與現代之別。


行雲文化


《易經》的現代“精華”是研究與應用!而不是侷限於只是按爻辭教條的搬用!照搬是刻舟求劍!不懂《易》或不讀《易》你的人生是莽目的沒有方向的!事業是未有超前的規劃的!《周易》不是有人說的“糟粕”!但它確是一本經典的精華!只是少有人用功破譯它的奧秘!它確實是一本(由孔子匯釋)記錄了...夏、周時代人們出獵捕魚甚至是婚嫁官事前的占卜的實況的書!是記載其中吉凶的經驗的文字的經典!由於現代人不讀古書所以看不懂文法!因為不去實驗卦的應驗就不會運用!英國有一個作家的《周易研究》是一本白話的書,可以作為大眾的讀物。《易》是一門密學,既使有人懂得也是不願傳授的!研究凡二十年有餘,深得其中原委!悟得一個“妙”字!得一個“預”字,惠於一個先“知”字。乾坤之事盡容中也!《周易》確是一本研究占卜的書!朱子(熹)佔以允。(王)船山言學而佔,佔學一理。佔以示學。貴學尚佔。王弼幾言易盡貴其佔。昔日研讀《梅花易數》智慧大開!《周易》:周,規也,運也。循之,復之也。易,日之易也,移也,動也,變也。卦以呈象,示也。爻之變,釋也於辭。


墨之客江南煙雲1


《易經》的現代精華是什麼?不知道提此問題者是懷疑《易經》的現代價值,還是有所覺悟了《易經》的現代精華?我覺得很有必要參與一下這個問題,並展示一下現在大多數人還不知道的《易經》現代精華。

易學是無所不包的大道之源,所以,現代任何高級科學都逃不過易學的包容。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易學展示的現代科學已經無能為力破解的,真實表述的物質起源和宇宙起源的精華。

讓現代人無法想象的是,在遠古時代發現的易學核心圖譜——河圖洛書的數理結構中既然包含著真實物質起源的學問。這個真實的物質起源說就是:0=5~5-10,0=1-6~9-4,0=3-8~7-2。

上述數字組合都來源於河圖洛書,各個數字代表的就是帶有不同作用力性質的基本粒子。其中5~5-10表述質子與中子之間的強力;1-6~9-4表述核子弱力;3-8~7-2表述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電磁力。

每組數字都是0的等號,表示的就是這些作用力都是由靜止的0作用力分化的。分化的每組數字的奇數與奇數、偶數與偶數相加,都是10-10=0,所以表述的就是物質粒子和物質所產生的作用力都是從0性態空間分化誕生的。

當然許多奧妙三言兩語一時難於說清。詳細請參看筆者的極性對應學頭條文章。


周慶和1178559755


《易經》的現代精華?

《易經》即《周易》,《史記》稱《易》,據說周文王所作,孔子為之作《易傳》,儒家四書五經之一。

不過,有兩個不同版本的《周易》,一是通行本,《易經》與《易傳》合為一體。二是馬王堆帛書本《周易》,《易經》與《易傳》分離。

通行本《易經》六十四卦卦卦序:第一卦乾,第二卦坤,,第三十三卦遁,,第六十四卦未濟。

帛書本《易經》大不一樣。一,卦符不同,卦爻為“一”與類“八”字形。二,卦名多有不同。三,卦辭爻辭多異文。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鍵(乾),第二卦婦(否),,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通行《易傳》包括:《彖》、《象》、《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

帛書《易傳》包括:《二三子問》、《繫辭》、《衷》、《要》、《繆和》、《昭力》。

兩套卦序不同的《易經》,都託周文王之名。兩套文字不同的《易傳》,都託孔子之名。哪個版本才是現代精華?


趙日金141


很顯然,這是把易經神秘化和不可知化造成的閱讀惰性。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經典的生命力在於與時俱進,以僵化的思維來看待經典,勢必陷入死衚衕。

《易經》之為“易”,本身就包含簡易的意思,因為構成易經要件的就那幾組簡單的數字,一切的變化都源於那幾組數字。而這個簡易的內涵裡,它會通過陰陽的變化告訴人們,易經的核心在於“變易”,同時告訴人們造成這種變易的,是其背後亙古“不易”的“道”。因此,“簡易”、“變易”和“不易”就構成了易經的靈魂。

易經的三原則,不光在易經裡適用,即便到了現在,以至將來,三原則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為萬事萬物一切事物都有其運行生滅的自身規律,掌握了這個規律,一切看似深奧複雜的事物就會變得簡易,這就像魔術,看似神秘莫測,實際上一點就破;而萬事萬物一切事物總是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即便這種物質看不到了,也不能說明它已經不在變化了,因為它已經轉化成另一種存在方式運行了。茫茫宇宙,大到星球山嶽,小到塵埃、原子、中子,都有相對的生命週期,當這種物質不存在的時候,它一定會轉化成另外一種物質形式,繼續著它的運行變化。


問道黃老


謝謝。

易經的“現代”精華是什麼。問題突出了“現代”兩個字。

我們都知道,易經為百經之首,是華夏文化的源頭。而華夏文明是連綿延續,不曾斷絕的,毫不誇張的說,易的最大意義即――中華文化的根底。

但倘若,易只是中國文化的根底,那麼易經的現代意義便也只存在於文化和歷史層面,那麼事實上真的僅僅如此嗎?

顯然不是。

想要透徹分析易學的現代意義,首先我們要了解易學是怎樣的一種學問。

受近代西方文明的影響,我們開始逐漸習慣於學科的分類,於是數學,文學,美學,物理學,哲學各司其職,各謀其政。

這其實跟我們老祖宗創立易學的思維方式並不是很一致。

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莊子的感慨,說出了古人的心聲。

天下間的事物紛繁,現象眾多,如果每件事情都各立科目,那麼人類有限的生命時間裡又怎麼能認識這個世界的真相呢?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但是並不是要棄學的意思。

古人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某種有序的規律和運行方式,於是觀察天體運行,來勘測時間規律,古人稱之為天;勘測風水地理,來尋找空間規律,古人稱之為地;再考察人性,解讀社會規律,古人稱之為人。三才天,地,人的思想在本就衍生很久的陰陽思維下,自然催生出四象,五行,八卦的世界觀。這種有觀察和實踐不斷修正而形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大大的影響我們的歷史,政治,文化,哲學,科學技術,人倫制度……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並且幾度成為世界最強大而有序的文明不得不說易文化居功甚偉!

於是我們可以發現易經即是歷史,也是科學,即是文學,也是數學,即是哲學,也是藝術,即是形而上的道,又是形而下的術。

那麼易經的現代精華是什麼呢?拋開歷史和文化對現代的影響。

我們發現易經的現代精華是他在閃耀了千百年之後又一次跟當今的科學和數學相呼應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計算機二進制和易卦序列的不謀而合,陰陽思想在當今科學的實踐中依然適用,加之易經對兵法,謀略,人事決策,中醫養生學的提綱挈領,而這些領域和技術在當今依然十分有生命力。易經的現代意義是立體而清晰可見的。

易經對現代文明更重要的意義是其保留了“合”的思想,在當今精細分門別類的大思潮中保留了“合”文化的精華。




山海先生講易學


《易經》的現代精華,就是:不易、變易、簡易。

堅守、堅持、把握、拿住、掌握、一以貫之的,一定是:不易。

不易,就是永恆不變的倫常大道,任何時代都不可更易的生命立身之本,人性的光輝和人的智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易的是民族文化基因。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就是龍文化,人人爭做龍的傳人;為人處世,思維模板,就是中庸之道;精神疆域就是逍遙遊;就是“天地之心”——什麼樣的三觀和參照系,中國人事含三為一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聖賢的參照系。

一個國家的教育,不易的是經典,對於中國人來說,毫無疑問,就是《易經》、《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孟子》、《六祖壇經》、《傳習錄》等。這些經典的燻修和研習,中國人才能燻修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三觀、參照系。


變易,就是經常變化的。變化的是相,相永遠是夢幻泡影,相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變的。

一個人,從小到大,相貌是隨著年齡的不同而變化,所以古人講,女大十八變。

科學技術是日新月異的,更新換代的特別快。因此,人對於科學技術來說,就應該以內在的不易,來應對科學技術的變,變易,對於當代人常態,用最好最新的電子產品就可;科學技術,永遠追求最新最便捷最方便。


簡易,大道至簡,就是思維並不需要天天覆雜,人和人之間,簡易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辦公室政治,不用太計較;日常之用,用之不費心機;頭裡邊常清淨,自然悠閒自在;做事簡單,直心為道場。

《易經》的道理和精華,就是不易、變易、簡易。不易,才能萬變不離其宗,保持人性;變易,才能實時有新鮮感和“日日新,苟日新”,才有追求;簡易,方便行事,用時又不消耗能量,才能乾淨利落。

這是大道,這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早一點掌握,早一點悟覺這些,則人一定活得自然灑脫、精進精彩、返本開新。


太極心學藍晟


《易經》屬於什麼範疇,這個問題有意思!

首先說一下,《易經》是後人對《道》的總結之一,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很明確了,我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古人給、道、起了很多種名字,《連山》《歸藏》《易經》《道德經》《大學》《中庸》《禮》《樂》《算》《謀》《法》《術》《理》《心》《政》等等等!

其實《易經》是中國總結《道》的最高學術論文之一,《易經》是道學中影響最大的一本。

《易經》到底是什麼屬性的呢?我認為,《易經》在現代圖書分類中最接近政治類書籍,《易經》傳說為周文王所作,周文王用《易經》提出了治國理政的綱領性思想,以此建立了周朝的《禮》法天下,後世孔子復周禮,就是複製文王《易經》的制世之法。

《易經》是文王的政治思路,但又不僅限於政治,《易經》還是論述思考方法的書籍,《易經》還是中國建築堪輿,風水曆法,文字規則,中醫中藥的基礎。

其實我用文字闡述《易經》的過程只能表述片面,只是用語言盡力靠近《道》的過程,中國的語言也是《道》的兒子,我竭盡所能最多是用兒子推導老子!大家還是自己悟吧。


6x亮


《易》有三本,《連山》、《歸藏》、《周易》。我們今天所說的是出現最晚的一本《周易》,前兩本已經失傳了。馬克思說《周易》是宇宙語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周易》是群經之首,其內容涵蓋宇宙的方方面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如果要說她在現代的精華是什麼,那麼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易經整本書都是精華,六十四卦都是精華,每一卦的每一爻都是精華,主要是看你從哪些角度去理解。易經最根本的特性就是“變”,這個世界唯有“變”不變,唯有“變”是永恆的。如果你是一個教師,在易經裡可以找到關於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論述,如果你是一位環保工作人員,在易經裡也可以找到關於環保的論述,所謂“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火天牛大有


它告訴我們,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它告訴我們宇宙的真相,就是無極,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道,什麼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的變量讓我們明白了,生命可以從一維一直到更高維次的一個空間。

太極生兩儀,兩儀,陰陽,陰陽又分為,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又分為八卦,又演變為64卦。易經的哲學思想,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很高層次的啟迪,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能夠懂得人在萬物中的渺小,能夠知道作為一個人千萬不要,妄自尊大,因為所有的生命體都是本自具足。

只是所有的能量都被我們三維空間的所有你認為的實相,所障礙。一旦開啟,你才會知道原來你不必向外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唾手可得,這就是我們對事物的認知,這一切的認知源自於易經。個人觀點僅供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