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社交新零售,創業者借社群營銷轉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作者:羅一平,社群新零售商業導師,互聯網營銷培訓講師,15年互聯網營銷經驗,為創業者提供快速落地、低成本的營銷方法、工具和策略。掌握社交新零售思維,0成本玩出百萬流量,0經驗玩出月入10萬!


中小企業經營近年來如履薄冰,高風險、高成本、高壓力三高狀態讓不少中小企業苦不堪言,困惑不已,在過去的幾年,跟隨著“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高調步伐下,創業大軍浩浩蕩蕩,但多數創業者憑藉的更多的是一腔熱血,激情滿懷,而作為創業如此嚴肅的事情來講,顯然只靠激情是不可能有好的結果的,正如玻璃上的蒼蠅,眼前一片光明,腳下卻走投無路,所以大部份的創業者被時代的巨浪無情的拍到沙灘上。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市場經濟環境得到巨大改進,從過去產能不足的計劃經濟時代快速發展到了產能過剩的市場經濟時代,在競爭日益加巨的時代,如何把產品賣出去成為了每一個企業都挖空心思想要解決的問題,而最常見的作法便是地推、電話營銷、廣告投放去獲取客戶,再加上各種客戶服務及維護技巧,以實現客戶的留存及轉化,任何時代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必然能收穫時代的紅利,而當大夥都如法炮製的時候,跟隨著必然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一波人吃了這狠狠的一耳光?


2013年,這是一個特別的時間,這一年,電商領域的淘寶市場如火如荼,一波波電商創業者正逐步走到了人生的巔峰,享盡了電商時代的紅利,然而卻很少有人預料到從這一年起,傳統經營者正在逐步走向經營的黑暗,門店人客流雖然貌似沒多大變化,但下單的人卻越來越少,辛苦花錢投入的門店卻成了過客的體驗店,這一年,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老闆開始抱怨電商搶了他們的飯碗,但也有一小部份人悄悄把戰線轉到了網上,並開始悶聲發大財。


同時也是這一年,中國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微商,這群人很簡單,很單純,他們只是把產品拍個照配點文字發到朋友圈而已,把有客戶購買的事實曬曬而已,把覺得可能成為合作伙伴的人拉個群講講課而已……而正是這一系列簡單粗暴、低門檻、無需任何專業技術就可以輕鬆做到的神操作奠定了今天中國社交新零售的堅實根基,同時也是這麼一波簡單的神操作卻抓住了人性,把握了人心,有效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進而創造了不可估量的價值,或者說是創造的營銷界的奇蹟,因為:


這一套方法讓中國幾千萬的寶媽從曾經的低糜一族變成了帶娃也能月入十萬的款姐;

讓過去一家擁有幾十上百人的營銷團隊的公司幹不過幾只三五個人的兼職微商;

讓需要投入巨資才能砸出市場效果的品牌不如一群人刷刷朋友圈帶來的業績好;

社交新零售,創業者借社群營銷轉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

社交新零售,創業者借社群營銷轉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一波神操作其實正是今天社交新零售的雛形和根基,同時這一波操作讓傳統經營者們更扎心了,曾經的互聯網+都還沒來得及跟上,轉眼社交新零售又來了,這一波是否需要快速的跟上呢?


那什麼是社交新零售呢?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今天也很少有人能把他的概念講清楚,但通俗的講其實跟傳統的營銷本質是一樣的,一切從客戶需求出發,不斷建立信任和培養,進而讓客戶成交和轉介紹,底層邏輯沒有任何差別,而唯一的差別就是在過去我們跟客戶間接觸的成本很高,需要用電話,需要面對面或需要特定的場景,而今天有了微信,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了隨時隨時都與客戶產生鏈接的新基礎設備,與客戶溝通變得0成本,碎片化,甚至是在無聲無息中就完成了溝通和了解(比如,你經常刷朋友圈,客戶在潛移默化中就被影響了),換句話說,過去你需要主動的去讓客戶瞭解你,成交時客戶還會跟你討價還價(因為對方不瞭解你),而現在你刷刷朋友圈就把客戶影響了,客戶下單時啥都不問,直接轉錢成交,這就是社交新零售的精髓,帶來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商業戰爭,所以今天的傳統經營者不是被同行打敗,而是被根本都不知道是誰的第N方打敗了,所以想到這裡,我內心十分的恐懼,這是一場多麼恐怖的事情,如果今天我們還是想著用傳統的辦法通過電話、拜訪、應酬的方式去討好客戶,讓客戶瞭解你,那是一件多麼危險且愚蠢的事情,這樣的觀念如果不改變,除了等死還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


那作為創業者到底該怎麼辦呢?那就拆解一下社交新零售的營銷邏輯,當你掌握這套邏輯後,你就會大膽的且信心十足的砍掉地推,電話營銷,廣告投放等等重成本的板塊,同時會滿懷希望的組建你的社交新零售團隊。


第一:社交新零售有兩層意思,一是社交化,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產生,二是新零售,基於線上線下的關係。如何來建設自己的社交?很簡單,今天中國最大的社交工具微信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社交工具,佈局好自己的微信矩陣,社交問題輕鬆化解,其次是線上和線下所涉及的新零售,線上線下實際上可以作為社交的強化補充,進而讓社交走進現實,實現真正的社會關係的連接,而為什麼會產生連接,社交新零售的底層之一其實是社群,通過社群的力量實現客戶的篩選,培育和轉化。


第二:如何構建自己的社交新零售,今天給大家拆解六個步驟,這六個步驟是所有社交新零售或社群運營的核心和關鍵,只要你真正掌握了其底層的邏輯,你必將在短短的一兩個月內實現業績的爆炸,比如:


我一個做蛋糕店的朋友,28歲,開店3年,店面不到40平的小店,原來每天的訂單量不會超過20個,用了這六個步驟構建了自己的社交新零售體系後,每天訂單爆漲到100個,每天必須限量接單,否則服務不過來,原來每週需要出去發一天傳單,到現在再也不印傳單。


我一個做文化課輔導的夥伴,招生是最頭痛的難題,做了兩年多勉強持平,平均月收款不到10萬,面對著激活的競爭,幾經想放棄,今年6月在我的指導下構建了文化教育的社交新零售體系,不到一個月招生翻三倍,當月收款60幾萬,曾經找學樣買名單電話轟炸,而經家長排隊報名。


我一個賣消防器材的同鄉,創業1年多,平時最多的時間就是在請政府機關、醫院、學校的領導喝酒吃飯,為的就是能爭取到做消防培訓的機會,因為通過培訓賣消防器材是公司當時生存的唯一方法,但因為客戶經常被以培訓的名義推銷滅火器,效果越來越差,團隊情緒一度低落,今年5月嘗試搭建自己的社交新零售營銷體系,不到一個月線上訂單超過傳統通過培訓的方式銷售,並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社交新零售,創業者借社群營銷轉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

社交新零售,創業者借社群營銷轉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是一套低門檻,無需專業知識就能掌握的營銷絕學,你只要會玩微信,簡單、相信,不折不扣的執行就立馬見效,因為這套體系的底層邏輯是基於人性本質而設計的,運用這套邏輯再結合當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工具,必然讓你的營銷如虎添翼。下面我就拆解一下這關鍵的六步:


第1步:產品結構設計-爆品體系。不要試圖客戶一見到你就會購買你想賣的產品,客戶不會為便宜買單,只會為感覺便宜買單,人性都是貪婪的,所以你需要將你的產品拆分成多個等級,第一等級:吸引客戶的眼球,鎖住客戶的注意力,這個產品你不需要去賺錢,根據你的行業和客戶對象可以是價值超高的產品或客戶極度想要的產品,第二等級:貪便宜進來的客戶一定不是你的準客戶,你需要給這批人第二個產品,讓他通過這個產品瞭解公司,瞭解你真正的自己,可以是行業乾貨分享也可以是給客戶洗腦教育的產品,第三等級,這才是你自己真正需要去賣的產品。產品結構體系設計的越合理,你圈粉的速度就會越快,訂單自然會越多。


第2步:產品文案設計-爆文思維。客戶都是情感的動物,如何抓住客戶的內心才是一個營銷高手需要具備的能力,如何用文案一刀見血的直擊客戶內心顯得至關重要,寫文案是不是需要文字功底好?或文學專業?非也,寫文案很簡單,客戶最想要什麼?客戶最不能接受什麼?你就把客戶的語言翻譯翻譯就是絕佳文案,如果想了解如何快速寫出直挖客戶心臟的文案,後期可以關注我的課程。


第3步:投放渠道策劃-爆粉思維。好產品+好文案,需要再配一個好的投放渠道,讓真正的客戶想找你的時候你立馬能出現,這時候客戶不找你他還能找誰,所以你要根據你的行業策劃你的投放渠道,百度系、騰訊系、博客、社區、行業群、本地群、朋友圈等都是你的投放渠道,投放時別忘了,最後一步一定是要加上你的個人微信,那時你就等著每天有人瘋狂的加你吧,而且來的全是衝著你的產品來的,這還不爽翻天?


第4步:客戶培育策劃-爆養思維。如果一個客戶通過你的渠道找到你,不能說明他一定就是你的真實客戶,他對你來講只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如果你設計好一個機制好好好培養他,他必然有一天會長成你棟樑客戶,如果你不培育就想直接讓他為你奉獻,那他對你來講只是紅塵中的一面之緣,所以我們需要設計一套策略讓用戶對產品從0瞭解,到不斷的瞭解到最後離不開。


第5步:成交策略設計-爆破思維。成交是微妙的事情,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讓客戶心甘情願的交錢,現在是一個講究儀式感的時代,與其讓客戶極不情願的掏錢,還不如讓客戶高調的興奮的直接把錢包都給你,你想怎麼掏怎麼掏,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成交方式,純線上,線下+線下,純線下,結合每個行業去找到最適合的成交方式。


第6步:分享機制設計-爆裂思維。社交新零售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讓客戶成為你的銷售員,並且你不需要發工資,同時每一個客戶所輻射出來的能量要大於一個業務員10倍以上,客戶的周圍肯定潛伏著另一波更大的客戶,讓客戶轉介紹客戶才是一個品牌裂變最快的途徑,是給利?給名?還是給未來?抓住客戶內心的渴望,讓客戶貢獻自己所有的能量為你傳播,你早晚都會成功。


以上六步是本人經過十來年互聯網營銷、社交電商思維及多年的實踐和總結打磨而來,近幾年來已經有上百個創業者通過這一套體系成功嚐到社交新零售的紅利,希望本文對大家能夠有所啟發,預祝大家儘快從困惑中走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