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西南證券投行“餘病”難除 IPO承銷兩年“顆粒無收”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 馬嫡)在投行江湖“隱跡”2年,西南證券未等恢復元氣近日又遭監管處罰。因投行業務異地團隊未配備專職合規人員等五大問題,西南證券遭到證監會點名。投行業務要想續寫昔日光彩並非易事,比起砸重金謀發展,擺在西南證券面前更重要的或許還是“修煉內功”。

12月27日,證監會公告稱,西南證券存在部分資管業務、投行業務異地團隊未配備專職合規人員;部分專職合規人員並非100%由合規總監考核等五大問題。由此,證監會決定對西南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要求西南證券經營管理層應切實履行合規管理職責,為合規總監、合規部門、合規人員履職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支持和保障。

這也是西南證券今年傳出重啟投行業務消息後,再被監管點名整改。這家曾以投行業務見長,盛極一時的證券公司,在2016年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以後,又因“大有能源”、“鞍重股份”問題項目重挫投行銳氣,在相關處罰接連落地期間,西南證券新增投行業務也被按下暫停鍵。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西南證券股權承銷“顆粒無收”,並且IPO承銷金額已經連續兩年“掛零”。在科創板業務上,目前有51家券商正在為科創板項目提供服務,但西南證券尚未成功“開張”。與此同時,西南證券投資銀行線人員流動也十分明顯,北京商報記者翻閱該公司年報發現,西南證券投資銀行事業部從2016年底的314人已降至2018年底的212人。

今年年中,有消息稱,西南證券投行業務已經重啟,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9月末,西南證券終於完成了三年多來的首單併購重組項目。但想要“恢復元氣”還沒那麼容易。在12月20日出爐的《2019年度證券公司從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能力專業評價結果》中,西南證券2019年度評價結果繼2017年之後再度掉落C級,較2018年的B級下降一個名次,而2014年-2016年該公司則連獲A類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曾經遭遇重挫,西南證券仍舊將投行業務擺在主要的戰略方向。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西南證券董事長廖慶軒今年11月曾撰文表示,投資銀行業務長期以來是西南證券的優勢和核心業務,也是公司實現未來發展戰略、落實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要求的關鍵“棋子”。作為一家長期以投資銀行業務作為主要戰略方向的證券公司,西南證券就如何把握資本市場改革機遇、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全面工作部署。

而就在12月26日晚間,西南證券公佈了2019年定增申請反饋意見回覆。在西南證券70億元的定增計劃中,有18億元募集資金都用於對另類投資子公司西證創新的增資,西南證券表示,西證創新積極對接西南證券投行,瞭解科創板儲備情況。目前西南證券投行已儲備新材料等領域的多個科創板項目。

關於監管重點關注的公司投行業務處罰的整改情況,西南證券也在回覆中指出,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對業務組織架構、制度體系以及管理機制進行了全面整改完善,建立了以項目組和業務部門、質量控制、內核和合規風控為核心的“三道防線”投資銀行業務內部控制架構,最終形成了分工合理、權責明確、相互制衡、有效監督的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體系,有效提升了投資銀行業務質量和風險管理水平,切實防範類似風險的發生。

錯過的兩年光景正是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深化、格局鉅變的關鍵時期,在業內人士看來,西南證券投行業務想要“滿血復活”也需多做籌謀。北方一家中型券商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券商在經濟週期相對較弱的情況下開展業務時,一定要把風控放在首位,而不是把業務拓展或業績放在第一位,在行業強者恆強的競爭趨勢下,中小券商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風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於公司投行業務如何真正提高合規風控水平、投行業務人員安排、未來業務發展規劃等,北京商報記者試圖採訪西南證券,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