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天量,我國外債餘額突破兩萬億美元,會不會爆發外債風險?

債務是個中性的東西,要看使用的人如何去利用,有人能靠舉債實現財富增值,而有人因舉債陷入“債務沼澤”。

天量,我國外債餘額突破兩萬億美元,會不會爆發外債風險?

關於舉債印象中比較突出的是,在08年金融危機後,各大主流國家央行開動“印鈔機”,全球貨幣流動性氾濫,資本的逐利性讓錢流進發展中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遂舉外債來發展本國經濟,因此一方面提振了本國經濟,另一方面導致外債赤字過高,容易帶來債務風險,尤其是當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熱錢流出結合還外債,將會帶來資本外流壓力和貨幣貶值壓力,進而衝擊到本國的經濟發展。

另外,當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時,有些人傾向於舉債來投資或消費,也就是說,經濟好的時候,有些人傾向於承擔更多的債務風險,隨著經濟向好的時間不斷推移,這些人承受的風險水平會變得越大,直到超過收支不平衡點而崩潰,這也就是所謂的明斯基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關於債務方面的情況,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外債餘額突破兩萬億美元大關,則對我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天量,我國外債餘額突破兩萬億美元,會不會爆發外債風險?

外債餘額突破兩萬億美元大關,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完全可控

近日,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20325億美元,較2019年6月末增長345億美元,增幅1.7%。數據顯示出我國外債餘額超過兩萬億美元,乍看這個天量般的債務數字會嚇一跳,情不由衷的背起了這個債務的壓力,另外或會擔心這方面的債務風險。

其實,相對來說,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超兩萬億美元的債務並不算很多,舉個數據便可印證,2018年末我國外債餘額居世界第13位,美國、英國、日本外債分別是我國的10、4、2倍。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經濟體外債餘額遠超我國。

那我國有沒有外債風險?答案是我國外債風險完全可控,同樣是列舉幾個數據作為印證,2018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為14%,即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

國際公認安全線為20%。預計2019年末外債主要指標不會有大的變化,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

另外,我國擁有龐大的“家底”,截至2019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56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遠高於外債餘額。這兩個數據均表明,我國外債風險完全可控。

天量,我國外債餘額突破兩萬億美元,會不會爆發外債風險?

不過,我國短期外債餘額較多,這或在短時期內造成一定的償還壓力,數據顯示,短期外債餘額為85266億元人民幣(等值12055億美元),佔59%。

涉及到債務,關鍵還是要看有沒有償還的能力,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講,關鍵看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今年來,全球經濟增長出現放緩,我國經濟增速同樣出現放緩,但是與世界主流經濟體國家經濟發展相比較,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是名列前茅的。

並且,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我國經濟將是光明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向前發展,成為化解外債風險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