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甄嬛傳》最大的贏家:不得寵,但懂得明哲保身,最終成為太后

小編老婆十分喜歡甄嬛傳,看了至少8遍,今天就聊聊。

《甄嬛傳》以精緻、典型的視角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異的後宮女性的形象,甄嬛從少女時代天真無邪,到為保全自身的被動反抗,再到希望破滅的沮喪,重燃愛情的信心,到最終的復仇心理;沈眉莊的溫婉大氣,敢愛敢恨;華妃的恃寵而嬌;皇后的工於心計,各類女性角色鮮活逼真,有血有肉,在清朝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作為女性形象的群體形象,但每一個人又是獨一無二的,性格刻畫及其細膩。


毫無疑問,甄嬛是所有女性形象中最突出的一個,尚在閨中的甄嬛聰明伶俐、知書達理,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著無限的憧憬和嚮往,嚮往美好的愛情,嚮往相濡以沫的生活。


《甄嬛傳》最大的贏家:不得寵,但懂得明哲保身,最終成為太后

可是世事總是不盡如人意,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心進宮、無心爭寵。

但是甄嬛外表的清麗,內在的素養必然會引起皇帝的關注。再加上一系列巧妙環節的設置,面容上與純元皇后的神似,沒有逃過選秀的情節。

進宮後,甄嬛刻意躲避的一切,即使在倚梅園的相識,也沒有成為甄嬛上位的資本。在後宮這個的環境中,要想平安的、與世無爭的生活談何容易。

當一切被形勢所迫,鞦韆架下與皇帝的相見,就使一切變得那麼自然,似乎甄嬛是幸運的,四郎的寵愛那麼的真實。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被

陷害後,甄嬛開始迷茫了,愛變得那麼遙遠,也許自己就是一個替代品,於是她毅然地離開了皇宮。

生活再一次垂青於甄嬛,真愛降臨在甄嬛的身邊,甄嬛無比幸福,可一切似乎就是天意弄人,為了查明真相,為了復仇,甄嬛再次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帶著一個無心的軀體一步步走向權利的巔峰。


在敘述甄嬛命運多桀的過程中,甄嬛這個人物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她與眾多人物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就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

就好像甄嬛是一箇中心,不斷向外輻射著親情、友情、愛情、仇恨,這些不斷變化的人物矛盾,成為塑造不同性格人物的重要手段。


《甄嬛傳》最大的贏家:不得寵,但懂得明哲保身,最終成為太后

沈眉莊是甄嬛在後宮當中唯一的好姐妹,無論在榮極還是在低谷真正可以做到相濡以沫。

沈眉莊相貌端莊穩重,舉止大方得體,做事及其周全。這樣一個賢良、聰慧的女子是最早引起皇帝關注的人。

皇帝許她跟隨華妃學習掌管宮中事務,可見皇帝對她的器重。

在面對各種宮中矛盾,向來處理得體,不依附權貴,不恃寵而驕。

皇帝的關注,就是各種矛盾的源頭。在被誣陷假孕之後,皇帝的不作為,讓眉莊感受到了世態炎涼,皇帝的薄情寡義。這使一向正直、高傲的眉莊對後宮生活失去了信心。

但在後宮要想生存,缺少了皇恩的庇護,那真是難上加難,所以眉莊把精力放在了討好太后上。

由於看慣了後宮的爾虞我詐、世態炎涼、薄情寡義,對於溫實初對待甄嬛的那份守護,特別的嚮往,不顧一切的去追求自己嚮往的愛情,雖然不能長久,但畢竟曾經擁有,可謂是敢愛敢恨的真女子也。

在面對愛情,甄嬛勇往直前過,為之努力過,願意與果郡王終老一生,果郡王的死訊給她致命的打擊,所有的痛苦與責任似乎都要由甄嬛一人來承擔,家人的冤屈,愛人的冤死,所有的真相只能靠她一人去揭開,區區弱女子如何完成這份責任,那只有走上攻於算計的老路,只有這樣才能洗雪家人的冤屈,還愛人冤死一個真相。

當果郡王再次回到甄嬛身邊,開弓已沒有回頭箭,似乎甄嬛和眉莊相比,她顧及的太多,難以割捨的太多,但這正是真實的人生寫照。



《甄嬛傳》最大的贏家:不得寵,但懂得明哲保身,最終成為太后

華妃在《甄嬛傳》這部戲中可謂是既可憐又可恨的形象,可恨的是由於華妃仰仗自己是朝廷重臣年羹堯的妹妹,仰仗皇帝對於她的寵愛,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甚至不把皇后放在眼裡,表面上自己在後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把世人放在眼裡,似乎對於華妃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子嗣。

可殊不知這一遺憾的造成卻是她一直摯愛、給她榮寵至極的皇上,這也正是她的可憐之處,一直愛著一個把她當做平衡朝廷重臣棋子的人。

所以當了解一切真相之後,華妃失望至極,她不能想象自己原來是一個悲慘至極的人物。

一直追尋的愛情不過是一個被人利用的假象,一個騙局而已。



《甄嬛傳》最大的贏家:不得寵,但懂得明哲保身,最終成為太后

皇后這一形象在《甄嬛傳》中可謂是城府最深,最心狠手辣之人。究其原因:雍正帝曾經的皇后純元是當今皇后宜修的親姐姐,宜修本比純元先行進宮,卻被後進宮的姐姐搶了風頭,立後進宮的純元為皇后,而宜修為妃,宜修心理極度不平衡,恨姐姐的喧賓奪主,恨皇帝的無情無義,於是開始蓄謀害死自己的親姐姐,從而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對於這得來不易的位置,會不擇手段去捍衛。表面上雍容華貴、從容淡定、與世無爭,實際上是很多陰謀的幕後指使人,利慾薰心,殘害嬪妃和子嗣,是一個罪惡至極之人。

她與甄嬛之間的矛盾衝突也成為本劇最大的看點。



《甄嬛傳》最大的贏家:不得寵,但懂得明哲保身,最終成為太后

該劇中的敬妃和欣妃,二人溫文爾雅、知書達理,算不上得寵,但二人懂得明哲保身,不泯滅人性,在後宮中很多是非是躲不過來的,與甄嬛結盟後,得以保全,榮升為太后。

甄嬛是這部劇中的重中之重,所有故事情節的展開都是以她為中心,甄嬛的一生也無法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評價甄嬛的性格特點。甄嬛可以得到皇帝的眷顧、溫時初的守護、果郡王的愛戀,足以體現甄嬛作為女性的人性的魅力。

在後宮生存當中,為了生存選擇了順其自然,相信一切依然是美好的,在一次次的失望當中選擇了離開,為了愛人、為了家人,做一個無心的驅殼重新回到了後宮。

她已經從一個懵懂少女被現實的封建制度磨礪成心中只有恨的怨婦,這種性格的變化是甄嬛主觀想要變成這樣的嗎?

回答是否定的。

是被封建制度吞噬的後宮甄使甄嬛一步步走向了怨恨的深淵,所以甄嬛的性格不能簡單的用一個“好”或者“不好”來評價,使甄嬛性格變化的根本原因時腐朽的封建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