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獨孤求敗是哪個時代的人,他的一把劍道出答案,難怪金庸說他最強

金庸是武俠小說界的泰斗,也是講故事的大師,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作品詮釋了何為“武俠”,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金庸的作品也稱不上“完美”,畢竟他老人家也先後兩次改動自己的作品,以至於不同時代的讀者分別讀到了連載版、三聯版和新修版的金庸故事,整體脈絡上大同小異,在一些細節上的變化卻算得上是顛覆性的,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中王語嫣就回到了慕容復身邊,且不說改動合不合適,至少可以看出金老在力求完美,不過主角們的故事看似是交代清楚了,反倒是書中的一些配角的故事令人更加想要一窺究竟,就比如“劍魔”獨孤求敗這個角色。

獨孤求敗是哪個時代的人,他的一把劍道出答案,難怪金庸說他最強

(獨孤求敗劇照)


很遺憾,金庸在塑造獨孤求敗這個角色的時候就將他定位成了一個死人,以至於獨孤求敗沒有在金庸任何一部作品中正式登場過,不過《神鵰俠侶》和《笑傲江湖》中出現他的傳人楊過、令狐沖、風清揚卻是證明了他武藝不俗,再加上《鹿鼎記》中澄觀和尚評價當年有位獨孤求敗達到無劍勝有劍的境界都證明了獨孤求敗武藝之高,這些劇情的存在就越發對獨孤求敗這個角色感到好奇。

獨孤求敗是哪個時代的人,他的一把劍道出答案,難怪金庸說他最強

(風清揚劇照)

不過最能夠證明獨孤求敗實力的一點在於金庸老先生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到過自己對於自己筆下角色強弱的看法,提到最強的幾個角色中,就提到了獨孤求敗的名字,雖說小說這種東西被創作出來之後就全憑讀者自己體會了,作者的解釋其實是很蒼白的,不過讀懂原著中的一個細節的話就會知道金庸老先生對獨孤求敗的評價並非信口胡說。

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就是“獨孤求敗活躍於哪個時代”,大部分讀者都是贊同“武功退化論”的,即是時代越往後發展,武林整體水平就越凋零,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看似張三丰、張無忌很強,其實放眼武林,已無人能與他們匹敵,完全是一種鶴立雞群的狀態,無法改變整體衰落的事實,所以獨孤求敗活躍的時代越往前,他還能夠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未嘗一敗的話,就證明他越強。

金庸筆下公認的武學巔峰時代即是《天龍八部》時代,此時代的武功已經達到可以“化氣為型”的境界,比如段譽用的六脈神劍,鳩摩智用的火焰刀,虛竹用的生死符勉強也算,以至於用出“劍芒”的卓不凡淪為被吊打的角色,事實卓不凡並不弱,只是生錯時代。而獨孤求敗所處的時代也許還在《天龍八部》發生的北宋哲宗時期之前。

獨孤求敗是哪個時代的人,他的一把劍道出答案,難怪金庸說他最強

(澄觀、韋小寶劇照)


在《神鵰俠侶》中楊過曾經提到過一句:“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神鵰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隨我而去的了。”楊過只是憑“武林前輩未提到過此人”來判斷獨孤求敗是六七十年前的人,但這個推測也許是錯的,答案藏在獨孤求敗的一把劍中。

獨孤求敗有過好幾把劍,其中有一把紫薇軟劍讓人印象深刻,原著提到獨孤求敗以此劍傷過一位義士,且不知那義士是誰,獨孤求敗是將這劍棄之不用,而楊過在他那兒也是得到了一把玄鐵重劍,因此練就一身玄鐵劍法,除了這兩把劍之外,另一把劍則是讓人過目就忘,然而秘密就藏在那把劍中。

原著道:“楊過提起右首第一柄劍,見劍下的石上刻有兩行小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正是這把沒提到名稱的劍暗示了獨孤求敗活躍的年代,其中“河朔群雄”正是關鍵。

獨孤求敗是哪個時代的人,他的一把劍道出答案,難怪金庸說他最強

(楊過劇照)

河朔諸鎮高手輩出的時代歷史上還真有一個,那就是唐朝中後期到澶淵之盟時期,只有在這個時代獨孤求敗才會在河朔地區與人爭鬥,而很明顯,這個時代在《天龍》時代之前,根據之前的武林退化論來說,毫無疑問此時代的武林整體水平是要勝過《天龍》時代的,這也解釋了為何雙鵰時期的群雄未聽過這位高人,畢竟年代過於久遠,如此再來金庸評價獨孤求敗是自己筆下最強的高手之一就合情合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