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聚焦第二屆中國(寧波)"人工智能+警務應用"高峰論壇

12月27日,第二屆中國(寧波)“人工智能+警務應用”高峰論壇在甬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匯聚創新應用智慧引領智能視覺計算”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聞雪友出席論壇,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銘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巡視員吳恆出席論壇並講話。寧波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黎偉挺出席論壇並致辭。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炳榮出席論壇並講話。來自部、省、市公安機關的有關領導以及市直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高校及科研機構專家學者,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有關負責人近500人參加活動。

黎偉挺在致辭中首先向與會的各級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並歡迎智能警務領域的科技精英、創新團隊、知名企業來寧波投資興業。他表示,近年來,寧波公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公安部、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深入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全力打好“五集”組合拳,不斷構建完善智能警務新生態。寧波公安大數據中心、全息感知網絡、智能警務亭等規模龐大、成效顯著,智能警務應用能力持續提升,尤其是警務百度、“雲智”平臺等警務綜合應用平臺,為公安實戰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他指出,要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抓住新一輪信息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契機,牢牢把握信息化發展大勢,著力構建集強大計算能力、海量數據資源、高度信息共享、智能應用服務、嚴密安全保障、警務運行支撐於一體的大數據智能應用新生態,最大限度發揮信息科技的倍增效應,為新時代公安工作跨越式發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吳恆指出,寧波公安在推進大數據戰略、打造智慧公安建設中,有大格局、大視野、大手筆、大成效,創新培育了“智能警務亭”、“阿拉警察”APP等諸多寧波品牌,很多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這次“人工智能+警務應用”高峰論壇的舉辦,將深入推進前沿技術落地應用,他相信,有院士、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持,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的深度參與,有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的相互交流,一定會為寧波乃至全國建設“智慧公安”提供更多更好的經驗和機遇。

陳炳榮表示,近年來寧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自主創新、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組織實施“智能製造”“製造業+互聯網”等八大工程,打造特色型中國軟件名城,構建“5G+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工業互聯網生態,全力創建全國產業數字化升級引領區和數字技術創新先行區。先後打造了“無證件(證明)辦事之城”、微審批等政務服務智能創新應用樣板,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蟬聯“智慧城市十大領軍城市”等多項榮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寧波將進一步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的應用,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公安等建設步伐,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賦智、為公安工作現代化插上翅膀,著力打造一個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平安寧波”。

北京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等5家公安機關以及寧波市公安局、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作了交流發言。

本次論壇由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智能視覺計算重點實驗室主辦,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寧波分院、浙江大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

聚焦第二届中国(宁波)

論壇現場。通訊員供圖

容淳銘院士作了題為《基於區塊鏈的電子身份和電子存證》的主旨演講。

國內目前電子身份和電子存證主要依託第三方認證機構建立中心數據庫存儲數據,無法有效解決不同證件之間的信息壁壘和信息互通問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方式,可以對數據確權,實現存儲上不可篡改、流通流程可追溯,並促進數據的共享共用、增強數據在流通中的信任,消除單點故障、抵禦網絡攻擊。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證照存證鏈不僅能實現證照信息自由流動,而且提供了原來互聯網所不具備的防刪除、防篡改等特性,將傳統的由單實體來進行的背書,變成現在由多實體的共識機制來保證的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的一個驗證,從而為未來的價值互聯網打造一個真正自由、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

清華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方璐作了題為《光場視覺》的主旨演講。

光對於圖像和視頻的重要性,從第一代“單一像感器成像”到第二代“多像感器拼接成像”,還是依賴外環境結構一致化標定。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清華大學方璐教授團隊另闢蹊徑,提出結構自適應光場成像新原理,建立了場景自適應光場感知新模型,突破了傳統結構化相機陣列對標定的依賴,研製了十億像素級陣列像感器寬視場高分辨動態光場成像裝備,實現第三代“高分辨率光場成像”。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雲泉作了題為《高性能計算的發展趨勢分析與展望》的主旨演講。根據我國最新高性能計算機排行榜TOP100的數據,對中國的超算髮展趨勢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得出了異構眾核處理器和與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合創新的趨勢觀察,展望了即將到來的超級算力時代。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虞露作了題為《視頻編碼的創新應用》的主旨演講。虞教授分享了視頻編解碼技術發展趨勢、國際國內標準制定動態,並結合公安業務特點對典型應用情況進行編碼效果分析,探討了在技術和標準選擇時的綜合考慮因素。

浙江大學博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陳建海作了題為《區塊鏈——構建信任傳遞價值及公檢法應用》的主旨演講。闡述了從新時代背景引出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意義,介紹了區塊鏈基本原理,結合公檢法領域應用案例,重點講述了區塊鏈在應對公檢法難題中的作用和實施思路過程,以及發展現狀與趨勢。

兩大實驗室落戶寧波助推科技警務新生態

據悉,論壇期間還舉行了視頻圖像信息智能分析和共享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寧波實驗基地授牌儀式和智能視覺計算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餘兵表示,視頻國家工程實驗室是我國智能視頻應用研究領域級別最高的實驗室,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視頻技術領域的平臺建設、技術資源和專家資源等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優勢。寧波市作為“中國智造”的創新先導,多年來科技創新步伐紮實穩健,綜合信息化工作基礎良好,技術和人才優勢突出。寧波基地的成立,將促成視頻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智能視覺計算重點實驗室的強強聯手,把科研成果和技術積累應用到平安寧波、智能視頻、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探索創新上,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培育一批視頻領域的創新型科研和產業人才,在產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培育集聚等方面產生良好的社會示範效應,共同打造長三角社會治理視頻應用示範區。

智能視覺計算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巨交在接受採訪時談了初步設想。實驗室今後主要建設以人工智能、視頻視覺為基礎的大數據平臺,這些數據經過綜合分析以後,為公安科技服務,提供打擊預警的依據。他認為,數據可以做很多服務,用圖像來判定犯罪,在盜竊案、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偵破中,通過人工智能,把相關要素輸入到平臺裡,通過自動檢索,可能一二十分鐘嫌疑對象就出來了,可以大大縮短辦案時間,降低破案難度。此外,公安需要一個綜合性的科技,現在各個廠家的優秀技術都是相對獨立的,彼此之間沒法做到共享,希望能打破壁壘,將這些技術融合到一起,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從而帶動很多人才來寧波,推動寧波的人工智能發展。寧波晚報記者張貽富通訊員季妙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