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伊戰爭會拖垮美國,如果美只轟炸不出兵,是不是就避免了?

斬浪520


如果美國要象伊拉克和阿富汗一樣出動地面人員,想佔領伊朗,那可能就是美國衰敗的開始,再強的實力也不可能在多個戰場同時開戰,必競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的戰爭還未結束,如果再在伊朗展開地面戰,將引發整個中東的混亂,恐怖分子將會趁機發難,中東將永無寧日。如只用空襲和導彈打擊加上封鎖,那不但避免了被拖垮,只怕是伊朗的災難,伊朗的軍事和經濟將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到時貧困交加的伊朗人民就會無法承受困苦的情況下,起來反對政府,親美人士,反政府武裝就會趁機而動,美國的間諜和宣傳就會讓伊朗政府難上加難,在動盪的局勢下,美國的軍火有可能大賣,這會是什麼結果,大家都會明白。


道法自然ID


如果美國發動伊朗戰爭,確實可能會拖垮美國的財政。畢竟,美國已經欠下23萬億美元的國債。如果美國只是空襲伊朗目標,卻不出動大規模地面部隊,倒是不會花多少錢。但此舉既得不到美國國內的支持,也會引發伊朗的瘋狂報復。對於美國而言,也是得不償失。其實,美國目前採取的“極限施壓”式的經濟封鎖,才是對付伊朗最穩妥的辦法。美國在1月3日“斬首”伊朗,其實是在警告伊朗,也是在劃下不會發動全面戰爭的底線。

1.美國發動伊朗戰爭會造成財政崩潰。2019年12月,《華盛頓郵報》解密了2000多頁資料,原來美國在伊拉克已經累計投入了20000多億美元,而不是此前美國五角大樓聲稱的8000多億美元。要知道,伊朗的人口8000萬是伊拉克的2.5倍;伊朗領土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里,是伊拉克的近4倍。更為重要的是,伊朗是一個什葉派為主的國家,民族以波斯人為主,凝聚力遠遠超越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如果美國發動伊朗戰爭,所耗費的資金絕對比伊拉克戰爭更多。美國即使不打仗,每年也有5000億美元到80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累計欠下了23萬億美元國債!強行發動伊朗戰爭,只能夠讓美國的財政崩潰。

2.美國也不能頻繁轟炸伊朗目標,會遭到國內外反對。那麼,美國能不能只轟炸伊朗軍事目標,而不發動全面戰爭呢?這樣一來,既能夠打擊伊朗,又能夠避免耗費大量資金。如果美國對伊朗軍事目標進行長期斬首行動,必然會引發伊朗人的瘋狂報復。美國領事館與軍事基地遍佈在整個中東,美國普通民眾也遍佈在整個中東。如果伊朗瘋狂的報復起來,甚至鼓動極端方式報復美國人,恐怕美國也難以承受。再者一說,美國國內也不會同意這麼幹。這一次,美國斬首了伊朗將領蘇萊曼尼,美國總統就遭到了國會與民主黨的置疑。美國國會準備質詢總統

3.美國用經濟手段制裁伊朗最穩妥,此次“斬首行動”以後,也不太可能短時間內使用類似手段。以伊朗的狀況,即使推翻了什葉派政權,還會產生一個新的反美政權。對伊朗動武,實在是得不償失。從美國人的角度,通過經濟制裁的手段讓伊朗慢慢的虛弱下去,才是穩妥的辦法。伊朗國內情況如何,美國根本不關心。美國擔心的是,伊朗實力不斷增強,會威脅到美國在中東霸權及盟友的穩固。只要伊朗失去對外輸出影響力的能力,美國也就大致滿意了。所以,美國這一次斬首的目標是“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蘇萊曼尼負責伊朗對外情報工作,也是伊朗對外施加影響力的具體負責人。蘇萊曼尼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美國還會不會再次斬首伊朗高級官員?


美國觀察室


由於伊朗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美伊戰爭要是爆發,前期是消耗戰,後期就變成貨幣戰爭了。


先討論話題,美國龐大的航母戰鬥群和全球基地,的確足以支持對伊朗的飽和式混炸,但是伊朗是個和阿富汗一樣的山地國家,而且體量還是阿富汗的2.5倍,在全球都排名17位,擁有極大的戰略縱深。

就體量小於伊朗2.5的阿富汗,美國在發動阿富汗戰爭時,最終還是要大規模登陸作戰,在伊朗這種戰略縱深大的國家,不登陸作戰,僅憑戰機飽和式轟炸,是無法摧毀伊朗的國家意志的。
◎伊朗地形圖,除了腹地,伊朗四周全是山地地貌。

伊朗最出名的殺手鐧就是從150公里到3000公里的彈道導彈體系,這些彈道導彈有移動式發射的,有山體井穴發射的,有地下隧道體系發射的,所以戰場存活率還是蠻高的。

所以鑑於伊朗龐大的導彈庫,美國在開戰之前,就要先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撤離伊朗周圍至少2000公里的軍事基地,因為這些在伊朗彈道導彈射程內的基地,都將成為伊朗首輪打擊的目標。

第二件事就是將自己的航母戰鬥群撤離到廣袤的阿拉伯海,因為伊朗擁有封鎖波斯灣的能力,一旦美國航母進入波斯灣作戰,那麼即便伊朗的彈道導彈誤差在1公里以上,飽和式向波斯灣覆蓋導彈,也能碰到美國的航母戰鬥群。

◎伊朗的防空系統部署。
◎伊朗空軍基地。



◎伊朗的300公里到2000公里射程的全譜系彈道導彈庫

美國做完這兩件事後,就可以在500公里以外的海上起飛艦載機了,2000公里外的陸基起降戰機轟炸機了。

但是,從現代化戰爭誕生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僅憑空中飽和式轟炸,就促使一個國家屈服的。

最典型的就是科索沃戰爭,這場戰爭是美國當前發動的最高烈度、最長時間跨度的空中轟炸戰爭,然而,美國和北約憑藉絕對的空中優勢和現代化的戰爭科技、理念,足足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轟炸了78天,但最終美國和北約還是通過地面軍隊推進的方式,才終止了這場戰爭。


◎科索沃戰爭。

美國和北約為了迫使南聯盟屈服,到了後期採取了24小時不間斷轟炸模式,將南聯盟的橋樑、鐵路、公路、工廠、電視臺、通訊系統和電力系統等民用設施都納入了轟炸目標,但最終還是通過地面軍隊推進,才迫使南聯盟屈服。

而南聯盟的體量才是10.2萬平方公里,軍隊也才12.5萬人,而且南聯盟大多地方屬於平原地區,有利於空中轟炸。

伊朗是當年南聯盟體量的16倍,人口是南聯盟的8倍,美國僅憑空中轟炸,又要用多長時間才能迫使伊朗徹底屈服?

而且伊朗擁有裡海通道直接連接俄羅斯,2018年裡海國家已經簽署了一份不允許域外國家軍事進入裡海進行危害裡海沿岸國家的協議,這意味著美國不能進入裡海,而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可以源源不斷通過裡海進入伊朗,伊朗的石油也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裡海進入俄羅斯,隨後進入全球石油市場。
◎俄羅斯和伊朗的裡海通道。

哪怕伊朗油田開採設備全部被美國炸燬,伊朗也可以給俄羅斯徹底出售其在裡海的天然氣田,換取俄羅斯的軍事援助和物資、資金供應,以保障和維持戰時伊朗的經濟體系和民生體系的正常運轉。

所以即便美國選擇空襲伊朗的方式開戰,最終也很難使伊朗屈服。


中評中語


美國打伊拉克,是因為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打仗的錢是美國的盟友一起出的,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或許還有盈利,伊朗目前除了無人機攻擊了沙特阿拉伯的油田以外,還沒有過激的行為,如果伊朗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到處搞爆炸,殺人的話,很難說美國不會對伊朗本土發動有限度的戰爭,伊朗如果報復,可以和美國單幹,如果對美國的盟友也發動暴力活動的話,對伊朗肯定不利


勿相忘66


伊朗人不是木頭,等著你美國人來炸而不還手,伊朗人真要反抗起來,美國人的損失不會比伊朗少多少!

美國如果大規模轟炸伊朗,那就算侵略嘍?美國不仁,那就休怪伊朗不義了?

也許,伊朗相對落後的防空力量只能攔截一部分導彈或者炸彈的轟炸,甚至伊朗對美國的轟炸真的沒什麼辦法,那伊朗可以開闢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戰場。

這伊朗人要報復起來,那可是比較嚇人的,伊朗人炸過美國在黎巴嫩的兵營,炸過大使館,反正你美國進一步,我加倍奉還。

這些年,伊朗在中東培育了很多什葉派盟友,包括敘利亞、伊拉克、也門、黎巴嫩等國的諸多武裝組織或者政府軍,這些力量加起來,人數至少在百萬以上,他們大多尊奉伊朗為什葉派盟主,伊朗的事情比他們的國事都重要的多,如果美軍貿然大規模轟炸伊朗,這些武裝組織成員會在至少整個中東範圍內,對美國目標進行各種攻擊、襲擊,美國人遭遇人體炸彈、汽車炸彈、路邊炸彈、火箭彈等等攻擊的概率會直線上升。

美國轟炸一旦開啟,潘多拉之盒可就打開了,再也收不回去了,中東世界將一片大亂,美國人和美國大兵將成為各種襲擊的活靶子。

而且,美國人的轟炸,不會起到什麼作用。

美國人的導彈和炸彈都很貴,導彈動輒上百萬美元,這炸彈要是常規的激光制導,那一枚動輒幾萬美元,面對伊朗160多萬平方公里且大多為高山峽谷的地形,美國人準備怎麼炸?

當年北約把弱小的南聯盟炸了78天,等到戰爭停止,從科索沃撤回南聯盟的軍隊,裝備基本都保持完好,北約的轟炸大多炸向了假目標和小目標。

伊朗不是伊拉克,遍地是平原沙漠,伊朗最不缺的就是高山高原山地,美國人即使在一週內砸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在偌大的伊朗國土上,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伊朗有完備的軍工體系,上至二三代戰鬥機、下到軍艦坦克裝甲車火炮等武器,伊朗都能造,最多性能上落後一些,但是抵禦敵人入侵上,也基本夠了。

到時候,伊朗必然要窮盡所有,比如自己研製生產的各種中短程彈道導彈,據說伊朗有著數以千計的儲藏,即使一定能給美軍一個大大的驚喜。

如果這場戰爭真的爆發了,那 未來崛起的大國們,可不能忘了這些當年捨己為人的兄弟們~


雲中史記


十幾年前做記者的時候,採訪了很多伊朗人,當時就認定,伊朗內部是兩派,軍方和政府在很多問題上態度是不同的。

蘇萊曼尼被定點清除後同樣持有這樣的看法。

也就是說,木叔對伊朗的判斷是十幾年如一日的。

蘇萊曼尼之後,伊朗如何應對?在對美國的態度上,伊朗政府和軍方,態度依然還有不同。

但顯然軍方力量越來越佔上風,全球風險自然加大。

所以不是美國和伊朗戰爭拖垮誰的問題,是必須要不顧一切復仇的問題。這個仇不只是象徵意義,也是實際意義的。

因此,轟炸也好,暗殺也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不知是真對中東和全球,也會在伊朗內部引發權力天平的傾斜。

很多人在討論伊朗問題時,太過籠統,忽視了伊朗政府和軍方的微妙分歧。

雖然他們彼此有共同利益,但是分歧也要關注到,這種分歧就可能給對外關係帶來不同。

舉個例子——

比如過去幾個月,本地區局勢的升級,都是革命衛隊在和美國人較勁,而不是伊朗政府在和美國人較勁。

無論是美國無人機被打下來,還是沙特油田遇襲、或者是日本阿聯酋油輪被炸、英國油輪被扣等一系列事件背後,不是伊朗政府,不是魯哈尼和外長扎裡夫的意思,而是革命衛隊,或者說是蘇萊曼尼為代表的強硬派在做。

伊朗政府呢?甚至還再說有條件和美國人談。

就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被衝擊,美國一怒之下定點清除蘇萊曼尼前幾周,伊朗政府還釋放了一名美國學者。美國還對此表示感謝呢!

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是雙方互相示好,可能存在一定妥協與合作可能的跡象。雖然不能立刻轉暖,至少說明關係還是有緩和餘地的。

結果不久後,美國人在伊拉克被打死了,美國使館被衝擊了。這就是伊朗軍方或者說蘇萊曼尼在做的事情。他不願意看到緩和出現,也不願意讓魯哈尼政府和美國人媾和,因此就要讓地區局勢緊張。

但這把玩大了,把自己玩進去了。也算死得其所了。因為他以前就說過,自己願意為反美事業獻身。

所以,過去幾個月的伊朗和美國局勢,一直是兩條線。

看似伊朗政府和軍方口氣差不多,都那麼強硬,實際上在做法上有不同的。分析伊朗問題,一定要注意到這個分歧。

當然蘇萊曼尼畢竟影響力太大,他死於美國人之手,伊朗政府當然也要強烈譴責,和美國的接觸當然也不可能重啟。

在一段時間內,伊朗內部用一個聲音說話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軍方等強硬派會佔據絕對主動和上風。這對地區局勢而言,不能算是好消息。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出兵伊朗本土,打地面戰的可能性為百分之零。空襲伊朗本土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十。美軍獵殺蘇萊曼尼,是為了掩飾其在敘利亞的失敗,是為了給猶太財團一個交代。我個人認為,美軍的獵殺行動,可能會到此為止,但伊朗不會讓蘇萊曼尼的鮮血白流。根據波斯人的性格,伊朗革命衛隊及其系列的武裝,雖然會發出嚴厲威脅,但短時間之內,不會有實質性的行動。他們會制定計劃,展開準備,各項條件具備了,才會有行動。我個人認為,還是單獨性的獵殺。美國的情報人員,外交人員和軍隊成員,是獵殺對象。美國的平民不在襲擊範圍之內。


成縣融媒體中心賈啟明


這樣的問題有點天真,戰爭是魔鬼不是寵物,並非任何人可以精準控制,戰爭一旦開始那就會朝著全面戰爭滑去。假設美國只轟炸伊朗不出兵,首先這打不死伊朗卻會令伊朗更加團結和仇恨美國,到時候伊朗會大力報復美國,就像伊朗新的軍方領袖所說的那樣,讓美國人的屍體遍佈中東,這其實是可以辦到的。



所以到時候的情況就是:美國開始轟炸伊朗,伊朗死了人所以伊朗開始報復,然後伊朗殺死了美國人,美國必然要升級報復,用更多的炸彈轟炸更多的目標,導致死亡更多的伊朗平民。仇恨進一步升級,伊朗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報復美國,死去更多的美國人,那麼美國則不得不出兵到伊朗,爭取全面消滅伊朗,否則美國就會一直流血。

因此如果美國真的敢於轟炸伊朗本土,到最後肯定會發展成全面的美伊戰爭,到時候美國照樣會被拖入戰爭泥沼之中,而且現在公認的結論是,一旦美伊戰爭開始,美國很可能會陷入和越南戰爭一樣的情形,那就是無法消滅伊朗,就算打下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到時候在伊朗境內的美軍,甚至是整個中東的美軍都要面臨無時不在的游擊戰和恐怖襲擊,美軍會面臨大量人員傷亡,更重要的是美國會浪費很多很多的錢。


(伊朗有能力還擊)

美國政府現在欠債23萬億美金,這個比美國的一年GDP還要高,比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高三倍,原本就是不可能還完的債務,如果再打一次仗,那麼美國債務只會更快速的增加,到時候美國政府很可能被債務壓垮!

只轟炸不出兵對於一些弱小的國家是行得通的,因為那些國家根本沒有報復的能力,只能祈禱。可是伊朗原本就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強大國家,你指望他打不還手嗎?

所以這樣的邏輯關係就很清晰了:美國轟炸伊朗 ———導致全面戰爭———演變成持久戰———債務壓垮美國政府。


穿美國望世界


美伊開戰唯一可能是美快速全面實施一次性打擊快速停止。不過風險也是非常大的。打時容易。打後難收攤。伊如果實力無大傷應會對美在中東基地實行導彈打擊。手尾會很長。打的一種可能可能是以色列、沙特等出錢美國出手,這樣美國損失不大,因為打擊伊朗對其中東策略是有利的。伊朗在受全面打擊後元氣大損對美軍事基地打擊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大量發射導彈也更損國力。還有種可能是特朗普連任可能極少他得到以色列沙特支持打這樣戰時總統連任就順理成章。這樣打法最重要的是軍費在解決這問題的情況下速戰速決是有可能的。


人生六十


自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遭美軍定點刺殺後,伊朗國內反美情緒日益高漲,並於近日對美駐伊拉克軍事基地實施了地對地導彈襲擊,美伊大戰似乎有一觸即發之勢。

那麼,假設戰爭真的打起來了,美國與伊朗的較量將會如何演繹呢?美國為了避免陷入戰爭泥潭,是否僅採取戰略轟炸的手段呢?


首先,美國清楚,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強國,其軍事力量不容小視。並且其地勢也與伊拉克的沙漠平原截然不同,山脈縱橫的地貌特徵,一點也不亞於阿富汗。

可以說,伊朗戰略縱深廣闊,迂迴空間極大,如果美軍出動地面部隊,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效果,反而有可能陷入游擊戰的汪洋大海之中。

因此,如果戰火燃起,美國還是會動用海軍和空軍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對伊朗的戰略目標發動飽和式地攻擊。


畢竟美軍的武器裝備優勢遠遠超過伊朗。其B2隱身戰略轟炸機,能夠攜帶多架重型地面炸彈轟炸機,最大作戰半徑超過6000公里,可以攜帶30,000磅的GUB57地面炸彈。

據說,該炸彈可以穿透60米的鋼筋混凝土或40米的岩石。這對於伊朗設於地下和山體中的導彈陣地和指揮中心無疑是滅頂之災。

另外,還有新裝備的第五代戰機F15E,為增強地面作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這款戰鬥最大彈藥載荷量超過10噸,而且航程可達近4,500公里。


與此同時,在以往歷次軍事行動中大顯身手的無人機也將派上用場,不僅精確制導,還可避免人員損失,畢竟美國大兵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遊弋的波斯灣的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編隊,更是美國行使全球霸權的主要依仗。

航母上擁有各種艦載機80餘架,編隊中的驅逐艦裝備大量“戰斧” 巡航導彈,都可以對伊朗重要的軍事目標給予沉重的打擊。

再看看伊朗的軍事實力,雖說2019年全球軍力指數年度排行榜列為14位,但因長期受到國際制裁,其裝備基本依靠國產,自然與世界先進梯隊差距不小。


伊朗海上力量有限,其海軍主要由小型快速攻擊艇組成,作戰策略主要是集結並壓制大型艦艇。至於這種戰術效果怎麼樣,仍是個疑問。

在防空系統研製上,近年伊朗也有了一定的突破。有報說去年6月擊落了美國海軍先進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希望能有效發揮預警作用。

伊朗的導彈部隊中裝備了“黎明”-5型和“地震”火箭彈,以及射程超過1931公里的新型“霍拉姆沙赫爾”彈道導彈等中短程彈道導彈,也對美軍構成了嚴重威脅。


但伊朗與美國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作為全球軍事力量的美國,在短時間內摧毀伊朗的軍事目標並不困難,畢竟其實力明擺著的。

可是這並不等於完全征服這個國家,如果出兵佔領伊朗,極有可能再度陷入久拖不決的泥潭之中,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美國最希望的是通過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徹底摧毀伊朗的軍事反制能力,以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分化瓦解伊軍的抵抗意識,這是第一步。


然後,再通過情報滲透、離間引誘軍政高層人士,致使伊朗國內出現動亂,從而尋找和扶植親美力量,達到自己的戰略和政治目的,這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途徑。

不管怎麼說,美伊這對明爭暗鬥了40年的老冤家,眼下已到了孰勝孰負見分曉的關鍵時刻,聚焦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對此,我們希望雙方保持冷靜剋制,國際社會積極斡旋,最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紛爭,祈禱即將燃起的戰火得到遏制,還民眾一份生活的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