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互聯網經濟時代,萬眾創業,需要注意什麼?

梁教超級社群


是的,互聯網經濟時代,注意是互聯網經濟時代,萬眾創業,你不創業,別人也在創業,為什麼?

因為互聯網讓所有的傳統行業都要輪流顛覆掉至少N次,啥意思?就是說如果過去在工業革命時代創造的1萬個行業,被顛覆掉一次就有1萬次屌絲逆襲的機會,如果被顛覆兩次,那就會有1萬的平方次機會,如果被顛覆3次,就會有1萬的3次方機會。

這就是互聯網帶來的創業機會,因此,創業機會幾何級地增長,為何不去把握機會呢?

互聯網創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只能用小錢創業,不像過去工業革命時期,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幾百萬才能創業,在互聯網時代,如果您有10萬,那就拿出1萬來創業,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主要花時間和精力,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能掙錢,能掙錢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複製賺錢了,這才是互聯網創業的最重要的核心賺錢法則。

記住:如果您想開始創業了,先看看能不能在互聯網上掙錢,然後在去複製即可!


佛緣潤智


1.信息很重要。這個信息包含很廣,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專業技術等方面去洞察市場行情,即使是複製也得符合市場需要。例如:美團,滴滴,包含現在很火的娛樂節目很多都是借鑑國外經驗,但也是做過市場調查的,照搬照抄不一定成功,所以切勿盲目跟風。

2.錢錢錢,重要事情說三遍。既然是創業,啟動資金就必不可少,空手套白狼基本上不可能,如果你準備的錢即使東拼西湊都不足以支撐你企業的運轉就算了吧,放棄吧,有人說可以融資啊,融資也得讓投資人覺得你的項目好,也要你去說服你的目標投資人,而且哪有100%那麼容易就融到資的呢!

3.創業團隊。你創業項目只有自己一個人肯定無法完成,單打獨鬥肯定不行,你得建立起你的工作團隊,即使阿里巴巴創業初期也有18羅漢不是?況且你創業涉及到的領域也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替你去完成工作。

4.客戶。沒有客戶哪有收入,沒有收入哪有利潤,所以為客戶提供產品也好,服務也好,最終目的就是讓客戶買單。那就必須讓自己想千方設百計去增加客戶量,用最好的產品,最好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實惠,從而使客戶產生裂變,這樣你就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5.增強主動適應能力。以不變應萬變顯然不行,要根據大數據分析客戶的各種要求和市場變化,有針對性改變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這樣才不會流失客戶。






henyoudaoli


萬眾創業的情景真不敢想象!感覺像全民鍊鋼!

每一個人都想做老闆,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

既然決定去創業了,個人先祝福你。就創業來講,個人覺得可能要注意一下幾點:

1、首先要合法合規。這個重要性不要說,違法成本越來越大,查處越來越嚴。

2、合適的股權結構。不合適的股權結構,在利益越來越大的時候越凸顯。

3、項目或產品得到認可,並有盈利模式。

4、具有啟動的資金或資源

5、全身心投入!不要患得患失,要不怕挫折,創業一直向前,若碰到南牆知道回頭。

6、家屬或親屬儘量不要參與,若要參與,一定要設限或分清。

7、注意現金流,不借高利貸。

8、儘量輕資產

9、融進了點錢,或賺了點錢,一定頭腦不要發燒。錢一燒就沒了!

10、注意成本費用

......

99、一顆不斷強大的內心

100、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生命不只是自己的,是老婆孩子的、也是父母的。你不珍惜,別人再珍惜也白搭。


東嶺財經


昨天和一群朋友飯局,一老闆說某地2014年在萬民創業背景下推動註冊了六千多家企業,到目前為止死了四千多家,剩餘的大部分是半死不活,還有的根本就沒有什麼運作,都是一些剛出校門的學生娃娃注了個冊掛了個號,有的弄幾張桌子幾臺破電腦在政府提供的免費的孵化產業園裡做網購做網絡遊戲,然後冠上科技性企業的頭銜,創業者自封董事長總經理,但這些所謂的科技型企業實際是典型的空殼公司僵死企業,有的說白了就是個半死不活的網店。但是對外,吹的都是形勢一片大好,說誕生了多少多少高科技企業,各種數據搞得欣欣向榮。口號很豐滿,實際很骨感吶![呲牙]


麻辣清談


互聯網經濟時代,萬眾創業,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盲目跟風,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獨立的思維和判斷能力。無論是做產品或者服務,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找到適合自己的話就堅持做下去。少則一年多則5年以上。成功沒有定義,但是放棄就是失敗。

第二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來跟你幹。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行不通了。你要組建你自己的團隊,你就是團隊的核心。你要帶領他們一起打拼,一起創業。要有團結,和諧,和睦,關愛,合作共贏的理念。讓合作代替競爭。

第三,要選擇那些趨勢性的項目。因為只有跟著趨勢走,你的項目才會做得長久。要不然你剛開發的市場,剛積累的人脈,剛鋪好的管道一下子就沒有了,又要重新起步,哪是得不償失。

第四,產品或項目必須要合情合理合法,不能賺昧心錢。互聯網經濟時代,任何的生意或項目必須合情合理合法 否則在這個高度法治的社會,你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因為的話,現在違法的成本太高了。不僅要面臨經濟處罰,甚至刑事處罰,還有終身禁止經商。


貝殼物語


高層內參:中國經濟到底面臨什麼問題?

創建於 2019年03月09日

一、看鋼鐵,識經濟

作為外行,如何在短時間內搞懂經濟?

大致在2005年前後,我的朋友,後來的後來東方慧潤的合夥人,在中國冶金報社工作期間給了我一個簡單的、可測量的方向——鋼鐵數據。

原因在於:鋼鐵是承上啟下的行業,上游連接著煤炭、電力、能源、基礎設施、道路,下游鏈接著房地產、工程機械、重卡、化工、汽車、家電、食品、機械、機床、造船等等。簡言之,你生活中所有地方都離不開鋼鐵,並且,每個領域需要的鋼鐵數量大致是確定的。

鋼鐵就像一個經濟體的骨骼,其主體需求量是有上限的。鋼鐵旺盛需求期,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拐點之前,經濟的青春發育期。一旦越多城市化拐點,每個經濟體對鋼鐵的需求量都會出現結構性下跌。跌幅從30%至70%不等。同理、水泥、煤炭、有色、電力、工程機械、重卡、機械、機床、造船、石油等領域的道理基本相同。但其他領域涉及的範圍相對較窄,且石油、煤炭、電力等屬於一次性消耗。因此,鋼鐵是最好的切入點。

1個家庭,到底需要多少鋼材?

直接相關主體部分:100平米住房,大致需要5噸鋼材。1輛汽車,大致需要1噸多鋼材,其他佔消費2噸鋼材。

間接相關部分:我們姑且認為與直接相關部分需求相同。

兩者相加,我們大致認為:每個家庭需要16噸鋼材。16噸,你的家庭消耗了這麼多嗎?

按照4.5億家庭計算,中國鋼材需求量的拐點大約在(16噸X4.5億家庭=)72億噸

因為拐點並不意味著不消耗,只是會下降,所以這個數字已經很恐怖了!

我們不妨找一個參照物,

我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把世界打的稀巴爛,戰後重建的範圍是全球性的。對鋼材的需求也是史無前例的。

1950年至1980年,30年時間,你覺得全球粗鋼產量是多少呢?

答案是142.7億噸。

是全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起進行工業化和城市化,涉及43億人口。

因此,2010年前後,我研究這個問題,我認為70多億就應該到頂了。再高歌猛進增長,就是挖子孫後代的資源,給現在製造環境災難了。

上圖,是2012年給某客戶的一份報告中的1P截圖。

如果你懂鋼鐵與經濟的關係,你就會發現:後來的霧霾和各種環境危機都在這張圖。簡單說,市場真實需求已經被滿足,再為了保GDP,保銀行系統穩定,而人為加大投資力度,就是製造各種垃圾產能、製造新增貸款,製造房地產泡沫.....製造環境的災難。為什麼現在癌症這麼多?為什麼現在經濟處處是雷區?根源在於:包括所謂專家在內,大家都在盲人摸象,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裡。西方的經濟特徵孕育了西方經典理論,並不適合中國。

生搬硬套的結果:整個社會圍著GDP和錢轉,變成GDP和錢的奴隸。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新問題

銀行認為:國企有政府兜底,在城市化上升週期瘋狂給國企貸款,上產能。

產能泡沫催起來,尾大不掉。國企規劃部門認為:行業需求會永續增長。他們只看到某個海外巨頭(同行)的產量一直在增長,卻忽略了這個巨頭是在消滅了幾百家本國同行後,才保持持續增長的。也就是說,城市化拐點之後,行業總體需求大幅度萎縮,而某個企業繼續保持增長,形成寡頭格局,是西方的特徵。中國國企規劃部門只見樹木增長,不見森林消亡。並以樹木增長為依據預測趨勢,架空政府,從而導致產能泡沫越吹越大。

問題產生,各地政府為了保稅收、保就業,以各種方式保護落後產能不死。貸款的本息開始指數膨脹.....債務開始吞噬利潤,使競爭變為競底。

2011年至2018年,7年時間,中國市場累計投放鋼材產量已經達到156億噸。翻了1倍!

如果我們不去解決這個問題,下個7年,還會新增這麼多的鋼材投放。

去哪了?房地產、基建!

會帶來什麼?

把資源變成汙染,把良田變成爛尾樓,把債務泡沫再吹大一倍,把.....

因此,中國的問題很簡單,經濟起飛了,西方經濟理論卻不能成為降落傘。

整個世界等著看中國笑話。

每個中國人都以為其他人對結果負責(自己不用負責)。

銀行如此,國企如此,民企看不見,政府被賣弄各種西方理論的專家、學者架空.....

西方經濟理論是在不斷摔跟頭的過程中發展。中國社會現實是每個部門、國企和....都是沒有斷奶的孩子,隨時摔倒隨時倒在地上,立馬撒潑打滾,讓政府來補貼,讓政府來扶持,讓政府給糖果....

三、你不對結果負責,沒有人對你負責!等靠要,最終害的是你自己。

很多人建設公共網絡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但建設公共網絡的真實目的是:大家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開起智能社會


現在確實是萬眾創業的好時代,無論政策或者環境都支撐大家創業,但萬眾創業需要有一定基礎才可以談創業,如果你什麼技能都沒有,還不如老老實實找個工作,安安穩穩過日子,創業需要激情更需要技術和資源,個人認為最起碼具有以下幾點:

1、天賦,有些人做生意一次就成功,那他就是做生意的天賦,而另外有些人往往是失敗多,但失敗者其實也有天賦,挖掘潛力吧;

2、努力創造新產品,你要時刻記得你的創業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為大眾創造便捷,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出發點,這樣大眾才會買你的賬,買你的產品,用你的東西,而不是一上來就為了賺錢而去創業,這樣的創業幾乎都是失敗的。

3、態度,態度問題,很多人都知道,態度決定一切,不管說創業也好,打工也好,那些成功者成功這是因為具有良好的態度,做事認真,不打馬虎,完美的完成工作,這樣才得以讓他們成為行業精英,企業的模範。

4、最後就是運氣,你創業過程中遇到許多機會和挫折,希望能堅持夢想,也許天明就快到來。


稅務管家


首先,互聯網經濟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接觸了大量的信息,這個時代的創業要有一個信息的分辨能力。

第一,不是別人乾的好的項目,你就能做得好,不要盲目的,看到別人賺錢了,自己也去做,這樣會死的很慘。

第二,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你自己擁有什麼?能做什麼?是否有相關的經驗。

第三,你準備花多長時間去做?如果你想,一兩年就達到目標,或者達到多少財富,那還是不要去做了。

第四,如果失敗了你是否承擔得起?你是否不會忘記初心,不會因為這次的失敗,而放棄下次的創業。

總之,多知少判是互聯網時代的特徵。知道多少,不代表著你能成就什麼,而是你要有判斷能力,要有分析能力。



私季物源


互聯網經濟時代有的人可以快速積累原始資本,而有的人卻不行,要創業首先要看項目、人脈等。萬眾創業前面還有一句是大眾創新。誠然問需要注意什麼,從這幾個角度分析。

1、輕資產運作。互聯網時代對於大眾創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號召。

2、創業思路要清晰。互聯網項目太多,要創業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知道要做什麼,重點是什麼,困難在哪裡,應對措施是什麼。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就是成功了一半。

3、積累資源,持之以恆,堅持創新。無論做哪方面的創業都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對於流量至上的互聯網經濟,擁有了流量就就找到了變現的鑰匙,剩下的就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以及不斷的創新了。

更多問題請關注@好了說,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好了說


在增強自主思想意識宣傳和調研的互聯互通的同時,要加強重點自主知識產權的保密和保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防範能力,堅決杜絕洩露組織情報和國家秘密,把自身利益同國家利益與組織權力有機的結合起來,做維護組織利益和國家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