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瞻基被誰救了的,有何依據?

Demon66997658


朱瞻基遇險這種事情一般是很少碰到的,因為不管怎麼說,他是當時皇帝朱棣的孫子,並且已經被封為皇太孫了,地位不可謂不尊貴,所以周圍自然會有大量的精銳部隊保護,怎麼也不可能輕易的去涉險。

朱瞻基遇險這件事情是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大明風華里面所描述的,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第5次北伐的時候,派皇太孫朱瞻基為先鋒,結果遭到了蒙古騎兵的包圍。在危急的關頭,聶興最後救了朱瞻基。不過聶興本來和朱瞻基有仇,本來他想殺朱瞻基,不過因為當時朱瞻基碰到了蒙古騎兵,聶興不能讓朱瞻基死在別人手裡,必須自己親手殺他。但是由於敵人也把聶興當做了朱瞻基的護衛,也連他也一起打,所以聶興也失去了殺朱瞻基的好機會。

只能說是電視劇為了吸引人的眼球,所以什麼事都瞎編,朱瞻基如果真的知道聶興跟自己有仇,怎麼可能把這麼一個危險的人物放在自己身邊呢?而且朱棣的第5次北伐,也就是最後一次北伐,並沒有帶皇太孫朱瞻基出塞。更何況朱棣即使帶了朱瞻基出塞外,也只是歷練而已,不可能讓朱瞻基去當先鋒,因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怎麼可能去殺敵,要不把自己報銷在戰場上,豈不完蛋了。

事實上朱棣的那幾次北伐都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兵力,當時的瓦剌和韃靼還有其他蒙古部落,甚至都不敢和明軍的精銳騎兵交戰,早早的就跑了。至於在電視劇中所說的,明朝軍隊和蒙古騎兵猛烈交戰的局面,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多見。至少在朱棣所在的時代,明朝的軍隊實力還是空前強大的,蒙古根本不敢與之正面交鋒。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故事裡的事,說是不是是也是。

朱瞻基遇險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情節,屬於編劇和導演的文學構想。

聶興為了刺殺朱瞻基,假扮成小兵混在朱瞻基的部隊裡面,伺機刺殺。後來在與敵人的戰鬥中,朱瞻基為了保護老百姓親自斷後,被敵軍重重包圍,身受重傷危在旦夕。

機會來臨,聶興自然不會放過,舉刀就要砍向朱瞻基。哪知道敵人看他也是穿著的明軍戰衣,把他當成了朱瞻基的侍衛,連他一起殺。

聶興也是個狠人,三下五除二把敵人解決了,但自己也受了重傷。再要刺殺朱瞻基已經不可能了,因為朱棣的援兵已經到達。陰差陽錯,聶興不但沒有殺掉朱瞻基,反而救了他一命。

真實的歷史

歷史上朱瞻基是真的隨朱棣上過戰場,北伐瓦剌的。朱棣很心疼這個孫子,把他當做繼承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怎麼會讓他遇險!


朱瞻基在朱棣的悉心教導,言傳身授下,最後也成了一個好皇帝,勵精圖治開創了“仁宣之治”,也算沒有浪費朱棣的一番心血。


歷史小跟班


朱瞻基,大明王朝的一個寵兒。身為一位皇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比百媚千嬌的楊玉環還要得意。就連他的父親朱高熾,也是借了這個兒子的光,才順利登基大寶。因為朱高熾的身材實在太差,身體又有一點殘疾,如果沒有朱瞻基的緣故,朱棣很可能把皇位就傳給了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了,畢竟朱高煦身材挺拔,有帝王之相,在朱棣起事之初,就跟著朱棣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在軍中也有極高的威望。

不過,因為有朱瞻基的存在,朱棣喜歡的不行,最終還是為了朱瞻基,把皇位傳給了朱高熾。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正是演繹了這一段歷史內容,不過在劇中,還是有一些內容與真實歷史有所不同,例如朱瞻在劇中基陪同朱棣親征蒙古時,曾在戰場中被人施救,這個人正是靖難遺孤聶興,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真的有人救了朱瞻基一條命嗎?

備受寵愛的朱瞻基

朱棣曾經做過一個夢,夢到了自己的老爹朱元璋,父子倆在夢中相見,朱元璋賜給他一個大圭,大圭是古代皇帝所執的玉質手板,它代表的可是無上的權利,如今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了他,朱棣非常高興,這證明朱棣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也證明朱元璋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權力傳承,這讓朱棣下定了決心,他要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皇位,而不是坐以待斃。

就在他接過大圭的時候,朱元璋開口說話了,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說完這句話,還沒等朱棣開口詢問時,夢就醒來了,朱棣品味了一下剛才的夢境,覺得這是吉祥的徵兆,唯一不解的便是朱元璋最後說的那句“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就在朱棣犯嘀咕的時候,朱瞻基降生的消息傳來,朱棣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笑逐顏開,他心裡明白,或許這位小孫子就是老爹口中的“傳世之孫”,於是,朱棣匆匆忙忙去看望自己剛出世的小孫子,並且極為歡喜,因為這個小孫子和自己特別像,這一幕增子添孫的畫面,再加上朱棣昨夜的夢境,讓朱棣對這個小孫子朱瞻基異常喜愛,甚至當場高興地表達了自己的內心,“這和我的夢境太符合了,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聽了這一句,在場的人都一愣,明白了朱棣決心。

生之前夕,成祖夢太祖授以大圭曰:“傳之子孫,永世其昌。”既彌月,成祖見之曰:“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

朱棣最終也確實舉起了反對朱允炆的大旗,最終將朱允炆趕下臺,自己當了皇帝,史稱靖難之役。在《大明風華》劇中的靖難遺孤,指的就是在這場靖難之役中喪生的朱允炆方面官員的子女。

朱瞻基去軍中意義深遠

朱棣登基之後,帶著朱瞻基進京了,在永樂九年就封了朱瞻基為皇太孫,從那以後,朱棣時刻把自己的這個小孫子帶在身邊,喜歡的比當初更甚。朱棣當了皇帝之後依然多次御駕親征,每次都帶著他的這位皇太孫。為什麼呀?當然是為了歷練這位皇太孫,為了他將來能夠接班,進行提前培養啊。這一點從朱棣經常命令學士胡廣等人隨軍教朱瞻基讀書就能看出來,這朱瞻基雖然是隨軍出征,但是文也沒落下,武更是不用說,朱棣幫助朱瞻基在學習的同時,在軍中也要樹立威信,因為朱棣比誰都清楚,這皇帝想要坐穩,還得是在軍中下足功夫才行。

“自是,巡幸徵討皆從。嘗命學士胡廣等即軍中為太孫講論經史。”

朱棣雖然帶著朱瞻基出征,但是絕對不會讓他如《大明風華》劇中那樣,孤軍深入,犯生死之險,因為朱瞻基是皇儲,未來大明的接班人,是朱元璋口中的“傳世之孫”,他怎麼可能會被朱棣當前鋒使用呢,也就自然不可能出現靖難遺孤救朱瞻基這樣的劇情了。

其實,《大明風華》劇中“靖難遺孤”的角色,都是編劇不著邊際的臆想。當年靖難之役中擁護建文帝的舊臣們,所謂的“靖難遺孤”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世世子孫勒令為娼”,他們被貶入賤籍,不能讀書,不能科舉,甚至不能與良民通婚,入宮為後為妃,入軍刺殺皇太孫,這樣的事件簡直不著天際。


野史日記


朱瞻基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他本是不應該當皇帝的人,畢竟朱元璋開創大明江山,就沒有打算把皇位讓給他們這一支血脈的人來繼承。

但是,朱瞻基的爺爺也就是朱棣,他不認命。在建文帝削藩的時候,他開始起兵了,並且最終他取得了勝利,當上了皇帝。

大明的皇位,就開始從他們這一支血脈延續了下去。

為什麼說朱瞻基是一個幸運的人呢?

原因就是他是朱棣十分喜歡的一個皇孫。在朱棣當了皇帝之後,就把他給接到了宮裡。為了讓他漲漲見識,朱棣還帶著他去討伐北元。

本來以朱瞻基的身份和地位,他肯定是不會遇到任何危險的。

但是,有的時候命運是很無常的,在朱棣帶著朱瞻基第二次討伐瓦刺的時候,偏偏就出現了意外。

儘管說那一次在和瓦刺開戰的時候,大明佔盡了優勢。但是,朱瞻基卻被一個叫李謙的宦官給帶偏了。

原來看到瓦刺在一步一步的撤退,李謙立功心切,他就帶著五百人馬一直追了過去,這五百人馬當中,就包含皇孫朱瞻基。

當李謙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之後,他已經距離大部隊很遠了。自己想要安全撤離,根本不可能了。

瓦刺看到這一支五百人的明軍隊伍,當然是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裡了。可是,僅僅只有五百人,要不要打他們,這個是瓦刺的領導人要考慮的。

當他們看到這五百人的隊伍,僅僅護佑著一個年輕的少年的時候,他們頓時覺得這個少年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若是能抓一條大魚,當然是值得一打的了。

於是,他們開始向這李謙和朱瞻基這裡殺來。

李謙等人當然是奮不顧身的抵抗了,按理說他們這些人早晚是會被瓦刺打敗的。但是,就在最為關鍵的時刻,朱棣發現自己的孫子朱瞻基不見了。

這一下真的是非同小可呀。

朱棣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自己的皇孫被李謙給帶走了,然後他趕緊派了大部隊去支援李謙,還好這一次是有驚無險。

瓦刺看到明朝的大部隊來救援了,他們也就很知趣的撤退了。就這樣朱瞻基死裡逃生了,他被救回到了自己的爺爺的身邊。

後來李謙知道自己惹了禍,因為害怕被處罰,他自己也就自殺了。這就是朱瞻基一生,經歷最為危險的一個至暗時刻。

不過還好,僅僅是一次有驚無險的經歷而已。


史學達人


提起朱瞻基,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講的便是這位的故事了,朱瞻基在歷史上算的上是一位幸運的皇帝了,他的爺爺朱棣爭取來了登臨帝位的資格,而小小的朱瞻基也在那時和本不會屬於自己的皇位有了一場歷史註定的緣分。而縱觀他的一生,他始終都是那個被朱棣捧在手心的好聖孫,不會讓其輕易置身於危險之中。這樣看來,這位好聖孫朱瞻基的一生應該是無比順利的吧,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朱瞻基也沒逃過,但他有皇爺爺朱棣呀,然後驚險的度過了這場劫難。


這裡就要提下,對於朱瞻基來說寓意著劫難的來自自己皇爺爺朱棣的第二次北伐了。當然,這次劫難確切地說應該是和一個人有關。

朱棣二次北伐中,有一個叫李謙的宦官,他自恃勇猛,看到大明軍在追擊瓦剌,就擅自引著皇太孫朱瞻基和500鐵騎往九龍口方向去追擊敵人。但作戰不是演戲,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什麼都可能發生,這一行人本想追擊敵人,然而禍患突生,他們被瓦剌人發現了。這裡也不得不感慨一下朱瞻基的壞運氣了。 值得一提的是,瓦剌人並不知道大明皇太孫也來這兒了,所以此時的朱瞻基被單獨針對的危險性還不太高。然而情勢又急轉而下,這些瓦剌人看到一個穿著特別又被人緊緊護衛著的少年,猜測到他一定是大明的重要人物,這個特別的少年就是處於C位的朱瞻基了。果然太過耀眼被人針對,敵人就這樣不約而同地向著皇太孫朱瞻基追擊過來。當然500鐵騎連忙反擊,死死地護衛著朱瞻基,但敵人實在太多了,且瓦拉人十分兇猛並抗打,太多的鐵騎將士血灑疆場,而敵軍已逼至眼前,朱瞻基被瓦剌人緊緊圍住,真的是命懸一線。


但朱瞻基的好運氣及時而至了,援軍及時趕到了。詳細說來,對戰的結果是明軍以絕對的武器優勢和軍力優勢取勝,得到追瓦剌人“至土剌河,生擒數十人。”的戰果,而此時的朱棣想起自己的小愛孫,卻突然發現朱瞻基不見了,焦急的朱棣問過護衛才知道李謙的宦官自恃勇猛,看到大明軍在追擊瓦剌,居然擅自引著皇太孫朱瞻基和那500鐵騎往九龍口方向去追擊敵人。

當然孫子重要,現在並不是生氣降罪的時候,擔憂上火的朱棣立即撥出自己的一部分警衛前去護衛皇太孫,然後的事情走向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在朱瞻基命懸一刻之時,皇爺爺派的援軍及時趕到,遇到瓦剌人連砍帶殺,瓦剌不敵,潰退下去,朱瞻基得救了,在夜幕降臨時安全的回到了御帳。而那位闖下彌天大禍的宦官李謙因懼怕事後深究,就上吊自盡了。這裡就不得不感慨一下,果然歷史上每一事件的發生都是有自己的意義的,存在即合理呀。




當然,若是有在看《大明風華》的小夥伴,會在劇中看到有一位叫聶興的人無意中救了朱瞻基,但這只是編劇的想象,並不在正史中有真實的記載,所以快樂追劇就好,不要過多的代入歷史中呀。歷史中的朱瞻基,在這次的幸運逃生後,可是和自己的父親一起開創了被譽稱為“仁宣之治”的時代,他在位期間,御駕親征平定番王叛亂,並重用“三楊”等賢臣,改組內閣,減免賦稅,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發展,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這才是一個真實的朱瞻基。


小姐姐講史


在真正的歷史上,朱瞻基根本就沒有什麼險情,而且英年早逝,人生也非常的短暫,被敵人抓走的那個人,是他的兒子朱祁鎮,那麼朱瞻基被誰所救,這裡涉及到的是電視劇《大明風華》裡的劇情。

《大明風華》裡,救了朱瞻基的是一個叫聶興的人。他是在靖難之役中的遺孤,父母死於那場戰爭。

話說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同時帶上了年僅16歲的朱瞻基,就是為了讓他歷練一下,在戎馬生活中體驗下生活的不易。可是沒想到,朱瞻基還遭遇了一場硬戰,還差點因此喪命。

話說朱瞻基的救命恩人聶興是個怎樣的人呢?聶興的父母都死在了靖難之役。於是在他心裡充滿了憤恨,所以他和孫若微的目的一致,就是要來京城為父母報仇。 因為要不是朱棣發動那場“靖難之役” 聶興的父母也不會離他而去,聶興暫時殺不了朱棣,那麼就拿他最愛的孫子動手,皇太孫朱瞻基一死,朱棣勢必會傷心欲絕,這樣聶興也算為父母報了仇了。




聶興和同樣來尋仇的孫若微不一樣,孫若微是女孩子,她見到朱瞻基這個16歲的翩翩少年之後,慢慢的愛上了他,漸漸的放下了仇恨,她覺得朱瞻基是無辜的,不應該把自己的仇恨強加在一個無辜的人身上,況且她還喜歡對方。而聶興則不同,他是男人,他的目的就是復仇,所以多次混入軍中,找朱瞻基報仇,但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他還是不死心,繼續尋找刺殺朱瞻基的機會。


再說朱瞻基,在一次作戰中,他碰上了硬骨頭,作戰一時陷入了僵局,面臨敵軍的強烈猛攻,朱瞻基英勇無畏的精神,在身受重傷之後,生命危在旦夕,敵人看到了這裡,認為是一個絕妙的機會,同時對朱瞻基舉起了刀的聶興,也看到了倒地的朱瞻基。在敵人眼裡,穿著大明士兵衣服的聶興也是敵人。於是聶興別無選擇的替朱瞻基擋了一刀,說是吃那是快,聶興又當機立斷的反擊了敵人,把敵人一刀給結果了,隨後聶興由於體力不支也倒下了,但是在倒下的那一刻,他還想著刺殺朱瞻基,也許他是一個矛盾體,想殺人又救人,聶興本性是善良的人,否則他不會為朱瞻基擋刀的。


總結:朱瞻基自幼聰明可愛,深受爺爺朱棣的喜歡,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嫡長子,但是朱高熾因為過度肥胖,卻不受父親朱棣的喜歡,但是朱棣卻異常疼愛孫子,因此朱瞻基很早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孫,朱瞻基被救的事件在歷史上是沒有的,這只是影視劇的戲說成分,大家不要當真。


佳寧說歷史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四任皇帝,史稱明宣宗,又稱宣德帝。作為明朝最高的統治者,在他繼承皇位之後,身邊有著大量的護衛,根本沒有機會可以出現任何的險情,因此要說它被救其實是一個不太靠譜的問題。當然這裡面也有一種情況,可能是由於最近熱播了一部電視劇《大明風華》,在他的電視片段中出現過這樣的場景。但實際上,在真正的歷史上,關於朱瞻基出現危險的情況是沒有被記載的。

在這部電視劇中講述到了關於朱瞻基遇險的情況,當時正處在朱棣第五次北伐,他讓朱瞻基作為先鋒攻打蒙古兵,朱瞻基作為先鋒將領,自然要以身作則一馬當先,但是由於衝刺速度太快,後面的士兵還沒來得及跟上,他就被蒙古人給圍住了。

有個叫聶興的人想要幹掉朱瞻基,他就偽裝成小兵混在軍伍裡,恰好他就碰上了蒙古兵圍住朱瞻基的場面,二話沒說,就挑開了蒙古兵刺向朱瞻基的長矛,電光火石之間也算是救下了朱瞻基。因為他心裡想的是朱瞻基只能夠死在自己手上,哪怕是蒙古兵都不能動他分毫,但沒想到當聶興想要刺殺朱瞻基時,自己卻被蒙古兵的長矛給刺中了。好在這緊要關頭之時,趕來的後續部隊將朱瞻基給救了,順帶也把聶興給救走了。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只是編劇出於電視劇情的需要而改編的。真實歷史與這種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以當時蒙古的兵力和實力,根本無法與大明軍隊抗衡,不管是哪個北方政權,他們都沒有達到與明軍正面衝突的能力。並且在朱棣第五次進行北伐時,他們壓根就沒有找到蒙古軍隊,缺少了對陣選手,最終朱棣只能選擇無奈退兵。當時的朱瞻基也根本沒有隨朱棣出征,也就不存在他可能遇到危險的情況。

因此,在真實歷史上,朱瞻基是不存在任何危險的。即便是還沒當上皇帝時,作為皇太孫,朱棣對他的保護也是相當周到的,正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朱棣怎麼可能容忍未來的大明繼承人出現任何風險?皇帝的臉還要不要了?至於當上皇帝后的朱瞻基更不可能遇到任何風險了,不管是走到哪裡,大量的護衛力量肯定是少不了的,要是這樣的保護下還能出問題,那麼負責內外防護的官員都應該拉出去砍了。


小芊芊愛歷史


最近熱播的古裝劇《大明風華》裡有這樣一段劇情:明成祖朱棣領大軍第5次北伐時,為歷練他最心愛的孫子朱瞻基,就命他為前部先鋒官對抗蒙古軍隊,當朱瞻基率先鋒營衝殺到最前線時,卻中了蒙古人的計,被蒙古軍隊包圍了。一陣廝殺過後,朱瞻基所領的先鋒營漸漸不支,朱瞻基也身受重傷,眼看就要被蒙古兵殺害,這時扮成士兵的聶興出手救了朱瞻基,朱瞻基才化險為夷!


不過聶興扮成士兵的本意卻是刺殺朱瞻基,聶興作為靖難遺孤跟當時的大明有血海深仇,而朱瞻基又搶了他心愛的“女神”,所以聶興要殺了朱瞻基,哪知卻碰到了朱瞻基被蒙古兵包圍,於是聶興展現了他的“大俠風格”先救朱瞻基,然後再自己親手殺了他,就這樣朱瞻基化險為夷,並被趕來的明軍救回!

其實這只是電視劇裡為劇情需要加的一場戲。歷史上朱棣確實親自領兵進行過第五次北伐,並且在北伐途中駕崩,但是這次北伐朱瞻基並沒有參加,即使朱瞻基參加了也不可能遇到這樣的險境,因為朱棣不可能讓他心愛的孫子去涉險,而朱瞻基作為皇太孫可是重點保護對象,朱棣即使要歷練朱瞻基也會派人進行隨軍保護的!



歷史已經發生是不會改變的,而電視劇的劇情只是為了吸引觀眾眼球,當不得真!


唐古看今


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而且朱棣十分喜歡他,在朱棣當了皇帝之後,他就把朱瞻基給接到了宮裡和自己一起生活。

這等於朱棣是要把朱瞻基當作皇位的繼承人來培養的。

我們都知道在朱棣靖難之役的時候,有兩個兒子的功勞最大,這兩個人也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

一個就是朱高熾,另一個就是朱高煦。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同時他也是朱瞻基的老爹。朱棣就是把他給立為了太子,可是,朱棣對於這個朱高熾是真的喜歡不起來。

因為朱高熾長得很胖,他還有腿疾,這樣的一個人若是當了皇帝,真的是有損國威。不過,最後朱棣還是選了朱高熾來當皇帝。

很大程度上,他被選為皇位的接班人,就是因為是朱棣看上了他的兒子朱瞻基。

畢竟朱高熾最後的皇位,是要傳給自己的兒子的。

為了培養和鍛鍊自己的孫子朱瞻基,朱棣還帶著他出徵去討伐北元,讓他去漲漲見識,看看打仗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下,朱瞻基當然是會被保護的好好的了。可以說只要是明軍還有一個人在,這個人就會安排到朱瞻基的身邊。

因此說來朱瞻基是不可能遇到危險的,沒有危險當然也不需要人救他了。事實上他也沒有遇到任何敢傷害他的人。

可以說只要是敵國的人不傷害他,就沒有人敢傷害朱瞻基。畢竟他是最被朱棣看中的一個人,沒有人會因為得罪朱棣來傷害朱瞻基的。

題目上之所以說,朱瞻基被人救了。是因為這是小說裡的情節,在小說裡有很多人是想要殺朱瞻基的。

比如說小說裡有個一聶興的人,他就是想要殺朱瞻基的,但是,他沒有殺成。到了朱棣的軍隊到來之後,他反倒是成為了救朱瞻基的人。

畢竟聶興也是穿著明軍的服裝,根本就分不清他是敵人,還是友軍。還有朱棣帶著朱瞻基和蒙古人打仗的時候,朱瞻基也上了戰場,還殺了不少敵人。

在最為關鍵的時刻,朱瞻基被敵人圍住了。後來是李謙帶著士兵,突破層層重圍,然後殺出一條血路來救了朱瞻基的命的。

當然了這裡都是小說裡的情節,做不了真的,我們只要知道朱瞻基在正史上沒有遇到危險就可以了。


漢史趣聞


朱瞻基被誰救了?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要先有“遇險”才有“被救”一說。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唯一的可能便是被近期熱播的某一影視劇(我在這裡就不點名劇名了,畢竟有很多人說出劇名了,我在點出有推廣之嫌,還是認真答題吧!)所誤導了,在真實的歷史上,朱瞻基沒有多少遇險的機會,所以這個被救就很難去界定了。


  • 我先來說下題主所說的影視劇中的劇情吧。

題主說的是影視劇中,朱棣第五次北伐讓朱瞻基做先鋒攻打三峽口的韃靼和兀良哈部的蒙古兵,朱瞻基一馬當先殺入敵中,不過由於朱瞻基衝的太前面了,一下子被蒙古人困住,並被擊倒,說時遲那時快,差點就要被蒙古兵的長矛刺中的瞬間,聶興出現了挑開蒙古兵的長矛救下了朱瞻基,因為聶興想的是朱瞻基只能死在自己的手裡。

不過就在聶興準備結果朱瞻基的瞬間,卻被蒙古兵刺中,為朱瞻基擋下致命的一擊。隨後朱瞻基被趕來的明軍救走,他也把聶興一起帶走,回到營地的朱瞻基對聶興說到,下輩子在讓聶興殺了他。
從這裡來說,是聶興救了他!
  • 那麼真實的歷史中也是這樣麼?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首先當時的蒙古根本無法與明軍匹敵,無論是韃靼、瓦剌還是兀良哈,他們根本就不敢與明軍正面衝突,不得不說影視劇裡有弱化朱棣的表現。

而且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朱棣根本就沒有和蒙古人對上,因為他們早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朱棣第五次北伐根本沒找到他們,最終選擇退兵。

既然都沒有對上,哪來的朱瞻基遇險呢?更何況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朱瞻基都沒有隨軍!


不過歷史上朱瞻基也有一次遇險,就是朱棣差點讓自己的好聖孫交代在大草原上。就是朱棣第二次北伐的時候,十六歲的朱瞻基跟著自己的爺爺朱棣親征。朱瞻基看到自己爺爺奮力殺敵,便跟著去追殺潰敗的瓦剌兵。不過因為朱棣及時發現,帶著大明的精銳鐵騎前去營救,這才保住朱瞻基的小命,不然也就沒有後面的宣德帝了。

所以按照正史來說,朱瞻基遇險是朱棣救的,至於聶興那只是影視劇的劇情,真實的歷史中並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