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能夠代表你家鄉的小吃是什麼?怎麼做?

鄉廚的菜單


代表家鄉的我毫不猶豫地推薦柳州螺螄粉。

外地的朋友剛開始可能對酸筍味牴觸,但是一旦嘗試過後就像中毒一樣,欲罷不能。柳州人嗦螺螄粉已成生活的一部分,螺螄粉店隨處可見,有些人睡前夜宵必來一碗才能安然入睡,所以在柳州才會經常看到半夜還在排隊的螺螄粉人群。

螺螄粉湯底是螺螄粉的靈魂。小的時候還沒有現在滿街的粉店,那時候是粉攤,架幾口鋁鍋,燒的是蜂窩煤。飄香整座城市,所有配菜調料加菜小吃都是最直接的呈現在你眼前。

現在的螺螄粉製作工藝包括速食包裝螺螄粉的火爆。湯底製作方法大致分為兩種。

一是使用現成的速成湯底料包,往往都是搭配有配菜一起的。包括很多連鎖店也是統一配送湯料包再調製而成。

二是使用傳統制作方法,真材實料熬製湯底。傳統的製作方法是使用豬筒骨加雞,再加上炒香的新鮮河螺,輔以八角,桂皮,草果,香葉,丁香,三奈,小茴,白扣,陳皮,甘草,檸檬草等十幾種香料熬製十幾個小時後撈出調味而成。再加上飄香的辣椒油,誘人口水的螺螄湯就這樣熬好了。

螺螄粉的配菜一般有腐竹,花生。木耳,酸豆角,酸筍,蘿蔔丁,黃花菜等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添加。加菜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柳州人一碗螺螄粉必加帶皮鴨腳,這才顯示你的地道。其他的諸如豬腳啊,鴨翅啊,臘腸,豆腐條。豆腐泡,鴨腎……等等都是柳州人的最愛。

唉,不說了流口水了,馬上去來一碗先~😃








老夥記老夥計


我從小在江西土生土長,可每次回老家安徽潁上,家鄉小吃“鍋貼餅”、“煎餅麵筋”、“疊菜饃”和水烙饃讓我流連忘返。做“鍋貼餅"得用柴火灶,鍋底座著米粥、菜湯或大盆菜,面和好後,手沾水將麵餅取一塊抺平在鍋邊,一順溜排好,技術熟練的貼得會薄些,幾分鐘後就能揭鍋蓋,隨即快速取出放在簸箕裡,上桌後,餅上抺一層自家做的黃豆醬,吃起來味道香酥可口,焦黃的餅鍋巴口感更好,讓人吃了停不下來。另一家鄉特色小吃“煎餅麵筋"也不得不提,尤其喜歡走街串巷的小販,一聲呦喚,讓你忍不住往外跑,就像小時聽到叫喚“牙膏皮換糖”誘惑力那麼大。師傅一般都是年輕人,聲音大,車技好,路線熟。煎餅是頭天晚上準備好,大清早起來,純手工做的薄薄的春捲皮,須細工夫,得發上不少時間,然後用布層層包裹住,可保溫。旁邊擺放著的是配料QQ的麵筋、綠豆芽、海帶絲和鹹鴨蛋,還有紅紅的辣椒和自調的醬,卷和在一起,吃在嘴裡,那是滿口溢香,滿滿的幸福感…現在每每想起家鄉小吃“鍋貼餅”和“煎餅麵筋”,都會回味無窮,月是故鄉明,家鄉的小吃是遊子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梅子47175


我的家鄉石家莊我們的特色小吃很多,比如缸爐燒餅,烤紅薯,手擀麵,烙餅。對我來說烙餅才是我最喜歡的,在家的時候經常吃沒有感覺有多好吃,前幾年出國工作,兩年沒回家,一直想念家鄉的美食,有一次機會認識了一個石家莊的朋友在外國,我們一起去他家裡聚會,他一家人都在國外,中國他老婆給我們準備了烤肉和水果,快吃飽的時候,他老婆給我上了麵條和烙餅,當時已經吃飽的我,又吃吃了烙餅和麵條,當我吃第一口的時候我哭了,不是烙餅有多好吃,是因為那個味道讓我非常想念我的母親我的家人,這就是家的味道,家鄉的感情。全國各地小吃,我想每個人應該對某一種小吃都有一種懷念,那就是家的味道!




石門小胖vlog


很多朋友這樣問我,你家鄉的小吃是什麼?怎麼做?

我是高唐人,我現在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高唐老豆腐,因為他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很多外地的朋友,都專程來高唐品嚐

這就是剛盛好的高唐老豆腐,主要有這些組成:

1、豆腐腦 (我把做法寫在了下面)

2、滷湯及滷雞蛋

3、辣椒及辣椒油,老棉油

4、部分香菜等(最純淨的,不放青菜)

瞭解這些以後,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高唐老豆腐有什麼 特點, 什麼這麼好吃

第一、豆腐腦,採用高溫熱點技術,點制而成,又白又嫩滑,口感鬆軟,非常好吃(有的時候百度點漿,需要特殊的工藝和工序)

第二、老棉油及辣椒油,採用了很多調料熬製,主要是把豆腐腦做好,才能起到很好的口感

香菜什麼的,有的時候加上,有的時候不加

關於滷雞蛋,是在滷湯裡煮的,就是把滷湯熬好後,再把熟雞蛋放進來

喝高唐老豆腐的時候,可以看到高唐老豆腐的特點,嫩白潤滑有韌性,一般幾釐米不斷

如果有朋友想自己做高唐老豆腐,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做法,高唐老豆腐: 豆腐腦,豆花配方如下(可以根據比例調節):黃豆.150克,清水1500克葡萄糖內脂.3克1.幹黃豆150晚上提前泡水,第二天就泡好了。2.將泡好的黃豆裝入豆漿機,加水1500克,設定在果汁擋開機,2分鐘就好了。3打好的用紗布過濾掉豆渣,再用過濾網過兩遍。4.將打好的豆漿,燒開,燒開的時候不要離人,因為會溢鍋,起很多泡沫,去掉泡沫,燒開3分鐘以上。5.提前準備好的3克內脂倒在保溫桶裡面,將燒開的豆漿倒入保溫桶衝內脂,蓋上蓋子10分鐘靜止,美味豆腐腦就成功了。注意燒豆漿的時候儘量找個厚鍋,不容易糊鍋。燒到80度的時候,會起泡沫是假開現象,不屬於沸騰,如果商用,加工量大建議使用食用消泡劑。


高唐名吃老豆腐趙


我是甘肅省蘭州的,我們家鄉的小吃有很多,最能代表甘肅小吃的當然是蘭州牛肉麵了,蘭州的牛肉麵在全國非常有名。

蘭州牛肉麵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最重要的就是湯頭、面。

1、湯

正宗的牛肉麵的湯必須用牛肉、牛骨熬製最少3、4個小時,湯清,不膩,自然的牛肉香味,吃完口齒留香,湯是牛肉麵的靈魂,一碗牛肉麵好不好吃,最關鍵看是不是牛肉湯,蘭州市有1000多家牛肉麵,其中有很多都不是牛肉湯,是調味品兌出來的,吃完嘴麻,胃燒,不舒服。



2、面

面一定要揉到,經過反覆的揉搓,摔打,再用正宗的蓬灰(一種植物,可當拉麵劑)拉麵,面就會很勁道,不粘牙,在沸騰的鍋裡只煮30秒就好,正宗的牛肉麵都用蓬灰,而不用工業拉麵劑,用了工業拉麵劑的面吃完,胃頂,不好消化。

其他的像蘿蔔、蒜苗、香菜、辣椒等配料,各家都有自己的選材,基本都差不多,個別家做的好的,對這些配料也非常講究。



吃喝蘭州



東北粘豆包:軟糯香甜,老少皆宜!

原料:黃米麵,玉米麵,紅小豆(芸豆)

輔料:白砂糖


製作方法:

1、取適量玉米麵用筷子邊攪拌邊倒入開水,將玉米麵攪拌成絮狀,倒入黃米麵揉成麵糰,放溫暖處自然發酵35-48小時左右(視周圍溫度高低),麵糰有輕微酸味發酵完成;

2、麵糰發酵期間將紅小豆提前清洗乾淨,浸泡6-8小時,用壓力鍋將紅小豆煮熟,然後用勺子將煮熟的紅小豆壓成豆餡,然後揉成湯圓大小均勻的球形備用;


3、取一小塊麵糰放在手心揉成麵糰後壓扁,四周捏薄,將提前團好的豆餡放入面片中間,然後將四周隆起,將豆餡包在中間,收口後捏緊,然後放在掌心揉成圓形,豆包就包好了;


4、起鍋入冷水,將蒸簾底部均勻鋪上提前泡好的蘇子葉(秋天採摘後曬乾保存),然後將包好的豆包撞(一個挨一個的擺放)到鍋裡,大火燒開,蒸2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這就是:軟糯香甜的東北粘豆包!

粘豆包:放到室外冷凍後儲存,可供整個冬季食用!


旅行8561


吉安醬餅。吉安醬餅是吉安市有名的小吃,江西四大餅之一,製作方法獨特,曬制的醬餅有米飯醬,豆腐醬,菜梗醬,蓮藕醬,南瓜醬等各種,深受當地人喜歡。

在我們本地,有著待客必要上茶點的好客之道。客人來了,主人不僅要給客人泡茶,還要端出一些自家做的小吃讓客人品嚐。主客一邊喝著清香的茶水,一邊吃著開胃的茶點,聊天敘事,好不愜意。

吉安茶點中的主角就是吉安醬餅和醬菜。吉安人做醬菜,主料是米飯、豆腐、糯米、粘米,絲瓜、南瓜、茄子、空心菜,這些普通的食材是做醬的原材料,品種豐富,味道獨特。吉安醬餅以鹹辣為主,甜鮮輔之,有韌性。

吉安醬餅做醬都是在三伏天做,三伏天的太陽好,做的醬儲存時間長,不容易變質變味,保管得好,放一年都不會壞。

吉安米飯醬的做法:

首先要熬好蘇葉水(蘇葉是一種植物),將稻米、糯米和粘米按1:1:1的比例配好,洗乾淨,加入熬好的蘇葉水上甑蒸熟。將黴粉(用五月節的粽子或米飯放置讓其發黴,曬乾後打成粉,就是黴粉)放入蒸熟的米飯中攪拌均勻。黴粉的量要把握準,五斤米用手抓兩把就行。將拌好的米飯攤開甚強,勁道十足。嚼之讓你滿口生津,越嚼越有味,越吃越好吃,再啜上一口清香的綠茶,真是美味。

每年三伏天一到做的醬,放到太陽底下曬,晚上壓實放進盆中蓋上蓋子讓它發酵,這樣反覆曬上幾天,再放鹽、辣椒粉、糖和甘草粉攪拌均勻,又接著這樣反覆曬幾天,等曬到可以用手揉成餅狀時,就把它做成小塊的圓餅,醬餅就做好了。做好的醬餅再曬2天,讓它表面乾透,放上一年也不會壞。

吉安豆腐醬的做法:

將買來的新鮮豆腐滲水幾個小時,用盆子將鹽、辣椒粉、糖、甘草粉拌勻備用。另外拿一個盆子,在盆子裡均勻地撒上一層拌好的粉,將豆腐切成小塊,整齊地擺放在上面,在豆腐面上再撒上一層粉,再將豆腐切成小塊擺放在上面,就這樣一層粉,一層豆腐的擺放好,將盆子裡的豆腐放在太陽底下連續曬一個星期左右,豆腐醬就做好了。





杏妍75276824


我是安徽太和的,太和板面文明中國,

以下是製作方法

主要食材

麵粉、食鹽、食用鹼、玉米澱粉、青菜、幹辣椒、羊肉、黃酒、味精、冰糖。

製作步驟

1.製作味湯

選羊油放入鍋內,加香料,細火慢熬約30分鐘,等香料充分出味後,用漏勺撈出。鍋內繼續低油溫加熱,投入乾紅椒,炸出香味,待油色逐漸轉黑時,把已經切好的3釐米見方的羊肉塊放進去,改用細火熬煮約30分鐘,最後加鹽、黃酒、味精、冰糖等調成味湯。

2.製作麵糰

用麵粉和冷水調成麵糰,並用少許鹽和鹼扎面兩次,待用。玉米澱粉用布袋裝好,把和好的麵糰切成約8釐米長、2釐米寬的長方形塊,然後用玉米澱粉拍打,最後放在鐵板上並用溼布覆蓋,待用。

3.煮麵步驟

逐一取制好的長方形面塊,用擀麵杖壓成片,取10至12個面片放手上,在鐵板上用力平摔,待其摔長後丟入沸水鍋內,待水重沸後,再放入已備好的青菜。用漏勺將已經煮熟的面和菜撈出,然後放入碗內,澆一份味湯料即可。

美食特色

太和板面,湯料製作十分講究。各種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順序投放,製作好的湯料,舀到搪瓷盆裡,涼後便凝結成固體,隨吃隨取。

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白的麵條,綠的菜葉,紅的臊子,看起來,生氣勃勃。






小楊生活記實


代表家鄉特色的小吃有很多種,但不管是在學生時期或者上班以後,我都特別喜歡吃。薛家燒餅,俗稱油酥燒餅,又叫石塔燒餅,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薛家燒餅以麵粉、植物油、白糖、黑芝麻等為原料,經和麵、擀餅、擦瓤面、加糖、包圓、再擀餅、入烤盤、點紅、入烤爐、翻餅、上油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烤好的燒餅色澤金黃,有甜、鹹兩種。吃起來香脆酥軟,油而不膩。做法:按比例把紅松和香椿的鋸末搭配好,倒入鍋底點燃。

燻肉先燻帶皮的一面,冒著熱氣的熟肉一方方皮朝下襬在特製的篦子上,隨即架在鍋裡,蓋上鍋蓋熏製。熏製一定的時間後,再將燻肉端出鍋上下翻個,並在呈紫紅色的肉皮上刷上一層香油,再次入鍋熏製。

燻肉時,人不能離開火,火大了,肉皮容易放炮,那就失了型,不成樣子了,燻肉味道好,型也很關鍵。所以,燻肉特別講究火候。刷了香油的燻肉出鍋後,晶亮的的肉皮上油光可鑑,肉的香味、香油的香氣和煙燻獨有的味道夾雜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也許從小聞慣了這種只有民間柴房裡才能散發出的味道,在它進入鼻腔的瞬間心裡便湧出股股暖流,倍感親切。

在我們這兒,燻肉的吃法有多種。下酒時直接切片入口。佐餐呢,可以切成肉丁加入韭菜做成餃子餡。還可以烙油酥餅,來張餅卷肉,當地人俗稱這種吃法為“吹喇叭”。


快看看董媽愛生活


代表家鄉特色的小吃有很多種,但不管是在學生時期或者上班以後,我都特別喜歡吃麻辣拌!

我感覺麻辣拌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它與麻辣燙的不同之處是不僅有辣與麻還是酸甜口的,特別好吃,做法也不難!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製作麻辣拌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備料

麻辣拌與麻辣燙一樣,包容性特別強,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菜都可以加到麻辣拌裡

小白菜、油麥菜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

海帶切菱形片放水中泡一會,紅薯粉條放到溫水裡泡一會

藕去皮切片備用,金針菇清洗乾淨撕成條備用

將魚丸、小香腸、蟹棒提前解凍

蔥、大蒜切末備用

調汁

碗中放入花生醬、芝麻醬(放多放少都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定)

放入少許清水攪拌,攪拌至花生醬和芝麻醬融化

放入適量的鹽、香油、耗油、辣椒油、麻油、白砂糖、根據個人口味選擇米醋或者陳醋

攪拌均勻後備用


煮、拌

鍋中放適量的水,加半袋火鍋底料

鍋開後放入提前解凍好的魚丸、小香腸、蟹棒,煮熟後盛出放入碗中

放入海帶、藕片、金針菇、紅薯粉條,煮熟後盛出

放入小白菜、油麥菜煮熟後盛出


將所有食材煮好後放入碗中,放入切好的蔥、蒜末,倒入提前調好的汁

攪拌均勻後撒上少許熟白芝麻點綴一下即可

好吃的麻辣拌就做好了

大家如果在製作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或者不同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