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ol8
最好吃的雲南過橋米線位於青年路最北端圓通山公園大門口東南側的這一家名字叫做新世界雲牽一線。1988年就吃過了,至今一直生意很火爆,有點小貴,數量也不足,但就是好吃,至今在昆明也只有三家店:關上玻璃空間,公園1903。味道真不錯!這家除了過橋米線,涼米線和各種小吃也做得很地道。
AGreatMan397上下五千
一,如果沒有朋友帶,就在昆明吃,建議去橋香園,味道適合外地人,價格透明,不會太差,雲南過橋米線第一大連鎖;雖說和雲南本地人(我在雲南讀書,工作,創業總共12年,大部分的市縣都去跑過業務,吃過雲南絕大部分的地方特色美食)認為的正宗有差距(其實也沒啥標準)
二,地州(市)上,建議去去蒙自吃,確實經濟實惠,味道更好。不過最好也得有當地的朋友帶。個人推薦團山(地名)的米線,每天現熬湯,用的鮮米線,湯賣完就不再賣了;一般最好早上或者12點前到,有一兩家米線做的好的,過了12點直接就賣完打烊了。離蒙自市區幾公里,不遠;開車更方便。
三,最佳的建議:找在當地的朋友帶,最好和你一個地方的,這樣來說,你們口味差異不會太大,一般他喜歡的你也會更認可。
美妝楊理中
昆明米線不好吃,最主要的是湯都是飼料豬肉,都是用雞精味精調味,我來雲南50多年了,跑遍了雲南,我個人認為蒙自的過橋米好吃,大多的人只看高大尚,吹得兇真正的過橋米線離不開豆坨,以前昆明有一種大救駕很好吃沒見著萬賣的了。☆
劉榮全398
很抱歉,讓你失望了。。。
就昆明來說,真的沒有正宗的過橋米線。在這裡,不得不先說一下關於過橋米線的兩個發源地。
一是蒙自。2009年12月“蒙自過橋米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式核准。2015年10月,蒙自過橋米線傳統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了“中華名小吃”稱號,蒙自也被授予“中國過橋米線之鄉”。
蒙自過橋米線的傳說想必大家耳朵都聽出老繭來了。傳說清初某書生,雲南蒙自人,妻賢且慧,伉儷情深,有一幼子。書生為博取功名,獨居南湖亭中,發奮攻讀。每日三餐,妻不計勞苦送往書齋,書生感銘於心,志益堅,日以繼夜,學業大進。一日,妻備雞湯盛之以罐,又備米線、肉片為生作膳。幼子無知,戲將肉片擲於湯中,妻急,斥之,速將肉片撈起,視之已熟,嘗之味鮮,大喜。即提食攜兒送往書齋。但因終日勞碌,暈倒湖堤橋上,書生驚至,妻已醒。幸湯膳無損,視之,湯為浮油籠蓋,無一絲熱氣,疑湯已涼,但罐燙灼掌。奇之,問妻何故,妻詳道偶得之法。書生喟然:“賢妻每日過橋,此膳可稱為過橋米線。”後來,蒼天不負有心人,書生考取功名,衣錦榮歸,被民間傳為佳話。這個故事不脛而走,“過橋米線”也成為雲南名膳。
蒙自過橋米線分為米線、高湯 、拼盤三個主要部分。米線是基礎、高湯是靈魂,而拼盤輔料則是米線的生命。過橋米線的拼盤輔料主要由各種優質肉類和新鮮蔬菜組成,是構成過橋米線的基本元素,為過橋米線的製作提供了豐富而優質的原材料。
二是建水。建水的過橋米線和蒙自的截然不同。據建水《劉氏宗譜》記載:清朝道光年間,建水東城外太史巷有個叫劉家慶的廚師在雞市街頭處開了一個名叫“寶興樓”的米線館。咸豐甲寅年(1854年)的一天清早,一個舉止文雅、穿著講究的人來到他的館中吃米線。他叫劉家慶照他介紹的方法做出湯來配米線吃。方法是:取一塊生豬脊肉切成薄片,用小粉水揉捏後盛於一個大碗中,舀上一調羹熟豬油淋於豬脊肉薄片上並蓋上數片地椒葉子,然後再舀一大勺滾燙的草芽鮮肉湯氽入碗中,另用一個碗盛米線。店主人照此做好後,這顧客先用筷子在湯中攪拌片刻,再將米線挑入湯碗中吃起來,故此得名“過橋米線”。此人名叫李景椿,建水新橋街人,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進士,多年來在外省做官,他仿照北方人“涮鍋子”的吃法涮米線,涮出了建水米線的高潮。
大家注意上面建水特產草芽(象牙菜)、地椒,這是別的地方沒有的菜品和調料,保鮮要求極高,通常採摘之後五個小時便自然衰敗。所以你只能在當地才能吃到,它們是建水米線中的靈魂,區別於除建水外各地米線的神一般的存在。
所有的美食的背後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關於這兩個故事,孰高孰低還請各位看客自我評判。昆明的過橋米線基本源自這兩個地方。
再來說說昆明“過橋米線”的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拓東體育場一家名為“過橋園”的過橋米線店開業,以蒙自過橋米線為基礎口味,配以雲南特色菜餚,把“過橋米線”搞成了宴席,迅速火遍昆明。在此之前,昆明只有“建新園”“福華園”有類似口味的過橋米線,但仍是屬於小吃範疇。之後,蒙自江氏兩兄弟進入昆明成立“橋香園”,同樣以蒙自過橋米線為基礎,以大眾口味為基調,大規模佔領市場,火爆的一塌糊塗。以至於外地遊客來昆明,必吃一碗過橋米線成了旅遊項目!看到這個商機,各種各樣的過橋米線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橋香園”、“建新園”也通過加盟連鎖的方式迅速擴張,造就了昆明過橋米線的繁榮。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把過橋米線推向了“人生高潮”。世博園“吉鑫園”的“過橋米線”繼“汽鍋雞”之後成為第二道國宴菜品。“過橋米線”也成了雲南旅遊符號,一時風光無兩。同時期在昆明圓通山旁“新世界”過橋米線也開業迎客,生意興隆。之後又搞了“玻璃空間”、“名廚小菜”等幾個分店。昆明“過橋米線”的江湖從此有了“橋香園”“建新園”“新世界”“福華園”四大霸主。
米線嘛,和麵條一樣,無非就是吃個“湯”和“料”,這麼多“過橋米線”口味基本一樣,很容易讓人造成選擇性障礙。怎麼辦?大家開始搞創新,“湯”用土雞和筒子骨一起熬製,味道更加鮮美,這是因為遭遇禽流感只能用筒子骨熬湯而得來的靈感;“料”加入火腿、魚片、鮑魚、竹節蝦、鵪鶉蛋、雞樅菌等等新式配料,搞一個“海天盛筵”售價也紛紛從8元、10元迅速上升到68元、88元,甚至還推出了888元的天價套餐。吃法上千奇百怪,一會用砂鍋,一會用氣鍋;一會說要用肉片裹上蛋液,一會說要按時漸次放入配料,必須精確到秒,否則影響各類配菜的口感!
開什麼玩笑?一個米線而已,小吃江湖的平民菜品,講講故事就行了,非要把它搞成“佛跳牆”“蒸熊掌”這樣的皇室菜品,良心不會痛麼?在此影響下,“過橋米線”的發展進入病態,特別是大量加盟店的開業,使得“過橋米線”不再重視品質而追求價格,沒有哪家店再去費時費力的熬製高湯、精選配料了,反而用“高湯寶”“雞精粉”等等來調製“高湯”,口感極差,影響極壞。好好的“過橋米線”被打成了一手爛牌。江氏兄弟更是因為財產問題對簿公堂,“橋香園”也無當時風光。
2016年左右,很多酒店開始經營自己的“過橋米線”力圖挽回顧客。但因價格高昂成效一般。2018年還搞了個什麼網絡評選弄出了個昆明“過橋米線”十大名店,成為所謂的新派“過橋米線”代表,其中還有個素食過橋米線,我特麼也是醉了,你這個不好讓人理解啊!創新是一種勇氣,但不能離經叛道。
世事滄桑,白雲蒼狗。現在昆明“過橋米線”的江湖紛紛擾擾,既有老牌的又有新派的。哪家正宗?各有各的說法。一碗米線、一個小吃,別把它神話了,還是迴歸自然好,一碗好湯、些許配料,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這才是真諦。你一個“過橋米線”又是鮑魚又是海參的,你讓清朝蒙自那一對書生夫婦和建水的那個官老爺怎麼想?
雲南悠益行
要吃昆明人自己口味的過橋米線,目前只有建設路電影院對面福華園有那種感覺和味道!不過和80年代的寶善街相比來說,其功力只有十分之一,目前除了建新園和福華園還保留老昆明自己過橋米線那種味道,其他像新派,尚順號,上座,壹稼.飛虎樓,其他種種,都偏向於紅河州蒙自過橋米線口味,老昆明過橋米線口味過重,而且只有酸漿米線,沒有紅米線,重點就是油重,鹹香型,不想蒙自過橋米線突出鮮甜,而且昆明過橋米線還有最重要一種調料,蒙自過橋米線沒有,也不會用,就是胡椒,重胡椒!只有吃過老福華園的人才有體會!還有老昆明的脆哨!蒙自做法叫香酥!昆明是丁狀,炸制快枯,有點點糊味,蒙自是片狀,炸制酥脆,完全不同風味,個人覺得不分好壞,各有千秋!
地球戰士79838079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總有那麼幾天是很饞米線的,尤其是過橋米線,對於我們本地人來說米線是日常打卡
吃過過橋米線的小夥伴都知道吃過橋米線是有講究的,
先把鵪鶉蛋打散,肉片放入蛋液內滑一下再放入碗中燙熟🥩,然後放入素菜和米線就可以開吃啦
米線入口細滑勁道,肉片香嫩,湯底濃郁
個人推薦 花之城雲魁過橋米線
予綦張
要說過橋米線昆明沒有那家正宗,從解放前傳下來的過橋米線,其湯:用純土雞,火腿,筒子骨熬出來的湯燙米線。湯上漂著厚厚一層雞油,米線,肉片下了十來分鐘湯還很燙。現在湯沒有一家能做如此真,因而發明了砂鍋湯,米線先煮過,因為如用大碗上來的湯幾分鐘就涼了,因為沒有那層厚厚的雞油。現在昆明的過橋米線只能那家稍好吃一點,那家差。一家都不正宗。至於那幾家大牌米線館,只能說也還吃得成,但價格也成。至於後期跟進的許多開在鬧市中的米線館,價格對不起它的內容了。我是解放前過來人,什麼米線都吃過,還有點發言權。
大狗4610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哦,帶給您有思想的時尚、美食資訊。
地址就在昆明飯店,白塔路和東風東路的路口。店在美團上可以團,22塊一份,直接搜昆明飯店過橋米線即可。在昆明飯店正樓下的左手邊,原來泰國領事館的北面。
我覺得逼格足夠,味道還可以,價格相對高一點,可以嚐個新鮮。就是會有旅遊團出沒,想清靜一點的話可以避開飯點。
鬧鬧愛吃魚
我個人覺得昆明的過橋米線第一正宗的連雲賓館裡的,第二昆明飯店的,第三寶善街建新園的,第四福華園的,第五是1903上坐的!除了這幾家店的,其他都不怎麼好吃!要吃正宗的過橋米線必須得去蒙自吃。
滔滔江水6976
昆明飯店的過橋米線最正宗。當年周總理都是到昆明飯店請外國首腦吃過橋米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