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廣州白雲機場:40公里機場圍界的“守邊人”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馮智君 通訊員付嬈、林搖蓮 報道:在廣州白雲機場有這樣一群人,無論春夏秋冬,不分白晝黑夜,365天,每分每秒,用實際行動守護著白雲機場14個道口、40多公里的機場邊防線,他們被譽為機場的“守邊人”,他們就是廣州白雲機場安檢監護三大隊。

堅守,是每一次共同的決定

“一切聽黨指揮”。1992年4月6日,從部隊轉業的謝為軍和其它轉業軍人一同見證了白雲機場安全檢查站的成立。從此,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白雲安檢人”。

2016年,謝為軍被任命為監護三大隊的大隊領導,他把在部隊的經驗“搬”到了白雲安檢,部隊的作風、軍人的品質,成了謝為軍對員工的要求。“軍隊管理標準化、系統化、規範化,其實放在企業也同樣適用。”他說。奉獻是軍人的底色,謝為軍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做到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積極獻身於白雲機場安全檢查事業。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監護飛機(付嬈/攝)

2019年,謝為軍大隊長改任支部書記一職。大隊的崗位分散,可謂是“點多、點散、線長”,在嚴峻的空防安全形勢下,還要面對365天24小時的倒班、嚴寒酷暑、噪音尾氣的惡劣環境等現狀,謝為軍緊握“指揮棒”,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不斷夯實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利用隊務會、早點名晚講評等會議形式,對全員進行思想教育和學習教育;利用“四必”巡崗制度進行檢查和提醒,推進隊伍建設、提升工作業務能力;利用“共產黨員示範崗”、“春風服務崗”等特色崗位,充分發揮黨員、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在全體隊員的努力下,監護三大隊獲得股份公司2016-2017年度“先進黨支部”和2018年度“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監控員翻查視頻監控 (付嬈/攝)

2018年4月,一名無證無關男子在控制區外的馬路上徘徊,形跡十分可疑。根據大隊培訓過的異常行為偵查,該男子的舉動引起了三號道口執勤隊員的注意,他立即提醒監控重點跟蹤,並對男子進行勸離。突然,這名男子趁車輛進出道口之時,向尚未完全關閉的電動門方向衝去,企圖進入控制區。謝為軍正在進行崗位巡查,聽到對講機響起急促的聲音:“報告謝隊,三號道進場有人衝關。”謝為軍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馬上向事發現場趕去,並一邊通過對講機組織隊員按要求啟動預案。最終,該男子最終被隊員控制住,成功將一名無證無關人員攔截在機場道口這條“邊防線”之外。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進行安檢檢查(付嬈/攝)

堅守,是每一份肩上的責任

“您已進入機場警戒區,請立即離開。”每當圍界響起這句警報提示音,就意味著可能發生一起入侵事件,圍界巡邏員聽到警報,必須迅速查明原因、排除警情,攔截和抓捕入侵者。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進行安檢檢查(付嬈/攝)

鍾建華是東南瞭望哨的一名圍界巡視員,從2011年入職以來,他已經在這個崗位上站了8年。每逢週末或節假日,圍界外就會出現較多人看飛機起飛;下雨過後,可能會有村民鑽進水溝內打魚。在40多公里長的機場圍界,設立了6個圍界瞭望哨,他們負責圍界的日常巡邏、水溝巡查、攀爬圍界和衝擊道口等異常情況的勘察,一旦有警情,就要立即驅車趕往報警現場查看情況。

鍾建華負責東南瞭望哨34個鏡頭,在10平方米左右的瞭望哨,一人、一桌、一椅和一臺電風扇,再加上望遠鏡、對講機以及停在門口的巡邏車等必需裝備,已是一個獨立瞭望哨的全部。

在門口的巡邏車上,有防爆鋼叉、伸縮警棍、捕狗網、防水服、紮帶等工具,鍾建華說:“眼鏡蛇、草花蛇等毒蛇,一年能見到4至5次,夏天的時候草叢中尤其多見,怕也要硬著頭皮去草坪完成巡邏任務,排除所有危險因素。”除了克服對動物的害怕,孤獨也是圍界巡視員需要克服的困難。“剛開始一個人值夜班,晚上會很害怕,尤其是有風的晚上,呼嘯的風一陣陣吹過跟狼嚎一樣,身邊只有對講機在自言自語”。

2019年初夏的一天,鍾建華和隊友們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準備休息,突然接到對講機裡傳來通知:緊急集合!現在進行應急演練。原來,大隊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應急演練,以提高隊員對機坪異常行為勘察能力和現場應急處置能力。鍾建華立即與同事帶上裝備,前往入侵地點實施抓捕,按照大隊培訓過的圍界入侵事件的應急處理流程,與同事密切配合,控制住入侵者,防止其靠近跑道、滑行道或接近飛行器,並等待增援人員到位,順利完成一起抓捕圍界入侵者的應急演練。

面對機坪正在起飛的一架航空器,鍾建華再一次加深了對圍界巡視員這份職業的理解,守好機場圍界是每名隊員肩上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要用自己的使命去捍衛這份責任。

堅守,是每一個不變的初心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上崗前工裝檢查(付嬈/攝)

圍界是機場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而圍界監控就是機場的一雙“眼睛”,是無形的屏障。白雲機場全圍界鏡頭有幾百個之多,每天要處理幾千個報警,還要進行錄像返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鍾標華就是一名監控員,每天在崗位上,鍾標華都要面對著視頻監控屏幕,逐一排查防區可能發生的不安全情況。

在他的制服口袋裡,常備著一瓶眼藥水,“長時間緊盯著電腦屏幕看,眼睛確實會又酸又脹,所以只能趁著休息時間趕緊滴一下眼藥水了。”機場圍界會遭到人為故意攀爬等破壞行為,監控員的迅速監測與準確定位,關係到巡邏員趕到的及時性與事件處置的快速性,因此他們也是“與時間賽跑的人”。

不久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將3個防區4個地段的圍欄吹翻,鍾標華在視頻監控中看到圍欄頃刻間被大雨沖垮,狂風的咆哮聲彷彿就在耳邊,他必須立即做出應急處置,否則被吹翻的圍欄處如果有入侵事件,後果將不堪設想。他第一時間拿起對講機通知值班領導,按照指示安排隊員到現場進行緊急支援。雨水還在無情地衝刷著機場圍界,倒塌圍欄長達600米,故障區域約1800米,在圍界倒塌處,21名下早班和休息的員工從宿舍返回,到場駐守;在圍界故障區域,17輛車持續巡邏駐守。隊員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用自己的身軀建起一道“天然防線”,在狂風暴雨的夜晚,堅決不讓任何無關無證人員、動物入侵,直到防區恢復。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收到駐場單位感謝錦旗(譚連洪/攝)

每一次查看監控,鍾標華都提起一百分的精神,絕不遺漏任何一個畫面;每一次發生報警,鍾標華立刻引起警覺,排查清楚;每一次安排出車,鍾標華都會溫馨提醒圍界司機注意行車安全。“在崗一分鐘,安全60秒”是鍾標華的班長教給他的工作準則,也是他堅守在監護崗位的初心。

堅守,是每一種力量的凝聚

圍界分設有14個道口,以方便配餐、航油等保障車輛進入,以及地面保障和機務維修等工作人員能夠及時通過檢查,進入機坪開展工作。

八號道口主要是對機務維修人員進行安檢,上班高峰期接近3000名機務維修人員需要接受檢查後上崗。每天早上7時是上班的高峰期,在9時前要完成整個機務上班人員的檢查。吳萌萌班組是監護三大隊的黨員掛點班組,名字雖“萌”,幹起活來卻是快而準。在安檢強度這麼大的情況下,吳萌萌班組將工作分工安排得滴水不漏,既保證了機務人員上班的準點,而且服務還很貼心、耐心,得到了機務人員的一致好評。

“在高溫天氣下,他們不光要負責安檢,看到我抬箱吃力,還主動幫我將重型工具箱搬進隔離區,對安全工作的認真負責,”2019年6月3日,班組收到廣州飛機維修公司航材部陳先生送來的一封感謝信。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收到駐場單位感謝信 (譚連洪/攝)

吳萌萌班組中的黨員周亮說:“黨員就要做好‘傳幫帶’工作,結合班組的實際情況,我們會開展專題的培訓會,分享交流崗位上表現優異的舉措和存在的問題。我經常和班員說,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不是光口頭說說,還需要讓我們服務的機場工作人員真切感受到我們的責任擔當與服務真情。”休息日的時候,班長也會組織大家進行班組活動,通過了解彼此的特長與愛好,讓每一顆“螺絲釘”在崗位上都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机场围界的“守边人”

圍界巡視員彙報情況 (付嬈/攝)

吳萌萌班組僅是白雲機場“守邊人”的一個縮影,白雲機場監護三大隊人身上有一種共同的力量:堅守!他們深知堅守初心和使命,就能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就能守好機場的“邊界線”,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