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三水製造如何從“中國先進”走向“全球先進”?

灣區競合·三水七章①|三水製造如何從“中國先進”走向“全球先進”?

■開篇語

2020年,醞釀新動能,開啟新想象。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核心成員之一,三水進入了重要的歷史機遇期,也走到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

新一年,新氣象。今日起,南方+佛山頻道陸續推出“灣區競合·三水七章”系列報道(戳我進入專題)。通過縱向梳理,橫向對標,從產業進階、城市發展、鄉村振興、人才培育、扶貧工作、文化發展、民生建設共七個維度,分析“城市三水”發展基礎與經驗,探尋“城市三水”發展新空間。敬請垂注!

本篇為第一章↓

2019年12月,三水(上海)招商推介會上,17個優質產業項目簽約落子三水,計劃總投資超過103億元。至此,三水招商引資千億行動計劃提前一年圓滿完成。

“三水+上海”,一場高端聚會展示了三水邁向全球的雄心壯志。當前,三水已打造出包括食品飲料、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現代服務業在內的“6+1”主導產業。

一年來,三水佈局廣深港、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區域駐點招商、定向招商和專題招商,大力引進一批龍頭項目、高端項目、精尖項目,在5G通信、先進裝備製造、先進科創平臺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2019年全國工業百強區排名中,三水位居第12位。這意味著,三水製造已經步入“中國先進”的行列。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背景下,三水打造“珠江西岸千億元先進裝備製造業集聚區”和“高質量發展新經濟走廊”有了更高的期許:邁向全方位智造,邁向“全球先進”成為新的目標。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2019年,三水製造經歷了什麼?

2019年,三水製造業企業屢屢創造“先河”,業績傲人。

2019年歲末,佛山市富利包裝機械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FL-2800-5-S五層瓦楞紙板生產線”被認定為國家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此外,臺一精工、盈捷精密、科立天源冶金等7家三水企業的裝備產品被認定為省級首臺(套)裝備。

在第五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恆力泰、普拉迪數控、德力泰、臺一精工、葆德科技5家三水企業以工業母機及重大技術裝備參展。其中,恆力泰HT36000陶瓷板智能成型成套裝備開創了國產裝備生產3米以上超大板磚的先河,打破了該類裝備只能從國外引進的局面。

在2019年公佈的第二批佛山市“專精特新”企業擬入庫名單,48家佛山三水企業上榜,涵蓋裝備製造、陶瓷、新材料、機器人、電子信息等三水優勢行業領域。

而在“2019年佛山企業100強”榜單中,三水共有4家企業入圍榜單,分別為:佛山市三水鳳鋁鋁業有限公司、佛山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廣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和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這4家企業是三水飲料食品、陶瓷建材、金屬加工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產業發展上發揮牽引帶動的重要作用,其發展動向代表著三水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三水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副局長陳玉虎表示,第二產業為三水經濟發揮著“壓艙石”和“發動機”的作用。

2019年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2646.10億元,增長8.3%,增加值584.00億元,增長7.9%。其中,優勢傳統工業增加值279.15億元,增長8.2%;先進製造業增加值211.48億元,增長11.0%;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6.92億元,增長10.7%,均高於同期的規上工業增速(7.9%),顯示三水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正在加速向高端發展。

三水製造爭當“中國先進”的步伐與速度,吸引了國內外先進科創平臺的注意。

2019年7月,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佛山分中心在三水工業園區正式揭牌,開啟了高端製造業+3D打印的新路徑。“我們正位於全國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3D打印在樂平、在三水、在佛山大有用武之地。”在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的揭牌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表示。

2019年9月,中國國內首個IBM Garage物理空間在三水揭牌成立,同樣看中了三水製造業雄厚的基礎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此外,中科院南京移動寬帶通信技術研發中心5G技術轉移中心、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港灣青年創業創新基地也於去年先後落戶三水。

更讓人值得期待的是,為了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協同集聚,三水開闢出新的產業空間。在2019三水(上海)招商推介會上,三水向全國乃至全球企業推介四大產業載體空間——佛山高新區萬畝核心園、三水新城科技創新園、北江科技創新園、聚龍灣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產業集群進階發展,先進製造業與高技術製造業增長迅速,科創平臺紛紛落地,廣闊產業載體虛位以待,2019年的三水製造,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轉型變革。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新一輪發展競逐,三水製造可以對標誰?

在長三角,與三水區比肩而行的,是常州市新北區。

2019年,新北區在全國工業百強區排行第11位,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3億元,其中,“兩特三新”產業以佔規上工業26.4%的企業數量,貢獻了43.1%的規上工業產值和45%的規上工業利潤。顯示了先進製造業的強勁帶動作用。

在常州市新北區內,引來的“金鳳凰”——光伏產業龍頭天合光能於2019年5月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得了受理,其在常州建立的能源物聯網產業基地,正在引領光伏智慧能源的發展。而其所在常州光伏產業園,已經成為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作為常州高新區的所在地,新北區“兩特三新”的產業結構輪廓顯現。光伏智慧能源、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兩大特色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新興產業。

“大樹經濟”,能釋放更大產業集聚“磁場”,延伸出更具價值的產業鏈。2019年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十三屆九次全議上,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著力打造千億體量產業集群,培育百億規模龍頭企業。這意味著,三水產業結構,將面臨著更深層次的優化。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視線回到佛山五區。

南海區正在通過挖掘扶持“隱形冠軍”企業,組織優秀企業家、企業管理者進行跨國調研等等舉措,引導企業家遍訪全球對標先進,走向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前臺,成為產業發展的一線領航者。培育更多工業脊樑、大城企業家,是南海搶佔“全球先進”最佳攻擊點。

2019年公佈的佛山20家“脊樑企業”、20位大城企業家榜單中,三水分別有2家企業、1名企業家入選。如何優化企業人才結構、培養出一批領軍的企業家隊伍,三水雖端倪初現但前路漫漫。

順德區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的打法亦具特點。美的收購庫卡,碧桂園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通過與高校院所合作、收併購8家相關企業,跨界發展機器人谷,除了凸顯了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外,更顯示出了順德製造在資本結構上的多樣性、靈活性和先進性。

2019年12月,三水與建設銀行簽訂合作協議,佛山建行將為三水實體經濟發展提供100億元的融資授信,為金融活水注入激活企業發展開了好頭。但如何造就出“三水信用”與“三水企業信用”在資本市場上“雙贏”的生動局面,三水還需要進一步借鑑與探索。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漸漸步入深水區,產業結構、人才結構、資本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已經成為三水製造的新一輪發展課題。

三水製造邁向“全球先進”的三大機遇

如今,三水擁有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競合的地緣機遇,有鏈接全球高端資源的通道機遇,有多個現代產業載體的空間機遇 。毋庸置疑,三水的先進製造業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窗口機遇期。

2019年佛山市提出打造“2+2+4”產業集群,即力爭到2020年培育裝備製造和泛家居2個超萬億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到2025年再培育2個超5000億元、4個超3000億元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三水提出,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總牽引,推動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三水區位、產業和載體優勢,強化“灣區孵化、三水轉化”,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集聚三水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之源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佛山發展動力在“一環創新圈”,三水對接灣區創新的抓手是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經濟走廊,以一流載體承接一流項目。

承接,便是“灣區孵化、三水轉化”的要義,是三水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經濟走廊,邁向全球先進的路徑。

當前,以佛高區萬畝產業園、三水新城科技創新園、北江科技創新園、聚龍灣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四大產業載體為代表的產業空間,正是實現“三水轉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打造先進產業鏈、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的新動能。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認為,產業集群的升級,產業形態不重要,產業鏈的站位很重要。產業鏈站位的高低決定一個城市的高度、城市發展的質量。根據自身的實際,不一定要另起爐灶去追求高大上的新興產業規劃,而是立足原有的產業基礎,對傳統優勢產業鏈進行拉長和延伸。

在廣闊載體空間的基礎上,在科創平臺的賦能下,抓住實體經濟之本,以先進的產業鏈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要素交換,產業分工,是三水所能,也可能是三水未來經濟發展的獨特路徑。

【記者】盧浩能

【策劃|統籌】王伯樂

【作者】 盧浩能;王伯樂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