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中年焦慮

現在不光中國經濟不好,全球都不好,矮子裡面拔將軍,中國還算好的。

中年焦虑

最近好多朋友私信,普遍都很焦慮,宏觀經濟擔憂,所在行業和企業吃藥,支出剛性而前途茫茫,人到中年,有種人生無力感,不知該何去何從,只能隨波逐流,但又要保一家老小安穩。

宏觀經濟增速下降,哪怕一點點,體現到微觀上,可能就會放大很多。

現在不光中國經濟不好,全球都不好,矮子裡面拔將軍,中國還算好的,各國都在熬,熬到某個夠大的經濟體倒下,大家分搶屍體,再過一段不餓肚子的日子。

國內經濟當前是冰火兩重天,傳統行業普遍過剩,去槓桿去產能的過程就是你死我活的過程,就三碗粥,五個人註定有兩個人得去找別的飯碗,如果找不到,就只能都少喝點,湊合活著。

新經濟,如芯片存儲、人工智能、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行當,則是另一種場面,熱火朝天。

985碩士應屆畢業起薪已超30萬,更遑論幹了三五年的老鳥,資本也在買未來,未來最值錢的是知識,知識的價錢就體現在了從業者收入上。

至於出路,如果能轉行新經濟自然是最好的,但中年轉行,非大能力和大決心很難成功,自身已被打上了烙印,二次出發比初入江湖難太多。

最好的選擇還是沉澱自己,絕大部分行業都仍將存續,努力讓自己在行業中積攢更強的能力和資源,保證自己不被洗出局。

絕大部分行業也將迎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加強學習,擁抱改變,外部意圖改造行業的資本也在尋找具備合作能力的專業人士。

舊行業也能煥發新生機,努力確保在新生的舊行業中能佔據更好的位置。

在現有基礎上升級換代,對焦慮的中年們是個更現實的方案。

在財富積累上,投資是另外一條腿,但這事大家基礎不同,要量力而為,也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第一要保證不被騙,第二爭取不賠錢和少賠錢,最後才是努力掙到錢。

投資想做好了肯定要投入精力,比做好工作不容易,隨口問過很多身邊的朋友,投資股市而看企業財報的比例不超過10%,這種賭大小的玩法不叫投資,這種態度不如買個理財或者指數基金,至少能保證更小的概率遇到騙子。

投資就是拿錢做生意,只有對投資對象瞭解到通透,並能心生愛意的時候,投資就等於掙錢了。

而不瞭解投資對象就等於不尊重自己的錢,不尊重自己投出去的錢最大的可能就是錢跟別人跑了。

焦慮不解決問題,最瞭解自己的還是自己,還得靠自己分析自己的情況,看清自己能走的路,日子不停息,怎麼著都是向前,看清楚點才能走的更容易。

中年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