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分類:職場乾貨

本文字數大約5000字,閱讀時間8分鐘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元旦後公司剛剛給一名年滿28歲的項目經理轉正了,他才畢業三年時間,6個月前才入職的,目前是公司十幾個項目經理中最年輕的,從他試用期內各項評價來看,絕對是優秀級的那種。

從面試那一刻起,我就對這個員工印象非常深刻。他是985學校畢業的本科生,畢業後第一年進入一家大型國企建築公司幹了一年,然後去了一家房產企業做了兩年項目,6個月之前就加入我們公司。

當時面試的時候各項測驗和答辯都非常的不錯,人長得也比較老成,看著做事很穩重,說話條理性很強,唯一的擔心就是太年輕,因為他面試的是項目經理崗位,我們公司最年輕的也在36歲了。

最後還是老闆拍板了,他認為年輕人有幹勁、很有抱負,我們民營企業只講業績不講其它的,只要有能力為公司創造價值就行。老闆讓我們做好試用期的盡調和考評,合格就用,不合格就退。

這次試用期轉正考評,各項指標都非常不錯,而且公司負責基建的VP和區域公司老總都非常肯定。如果轉正,他的月薪就是2萬元,三年前,他剛畢業的時候才只有4000塊。

他的區域老總在評語中有這樣的評價:該員工做事踏實穩重,對細節掌握力很強,短短半年時間,在設計上就提出了三項合理化建議,為公司節省材料費60多萬元。可以看出,該員工養成了良好職業素養,這正是我們公司大部分項目經理所欠缺的關鍵技能。

為什麼短短三年,這名員工能從基層做到了項目經理,月薪4000元到20000元,結合他領導高度讚揚的評語,我認為他具備了職場上一項關鍵能力:可遷移能力。員工一旦掌握了這項能力,就能在職場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一、什麼是可遷移能力

可遷移能力,是指能夠從一份工作中遷移到另一份工作中繼續運用的工作能力,哪怕是跨行業的工作照樣可以運用。這種能力的核心價值就是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先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達芬奇是舉世文明的畫家,尤其是那幅《蒙娜麗莎的微笑》畫像被世人所知,但他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在力學、生物學、人體學、建築學、機械、武器等各個領域都達到極高水準,有很多甚至足以改變世界,比如他很早就設計出了直升飛機的草圖。為什麼他能在不同領域都能取得成功,最根本就是他的可遷移能力非常強。

達芬奇從14歲開始跟隨名家學習畫畫和雕塑,一學就是十幾年,造就了他驚人的細節洞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他把這些基礎技能遷移到任何領域,比如後來他到了米蘭之後,開始治理米蘭城的水澇問題,他能長時間研究米蘭城周邊流域水流的痕跡,畫出最優的河道改造方案。

他在研究人體學時,會仔仔細細的觀察,依靠著紮實的畫圖技能,能把人體器官非常詳細的在紙上畫出來,甚至每個細微血管的走向都能畫出。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蒙娜麗莎的微笑

二、可遷移能力的五種核心技能

美國普利策獎得主、福布斯雜誌特約撰稿人喬治·安德斯,在他的著作《能力遷移》中寫道,可遷移能力主要有五個技能:

探索、洞察、制定規則、連接和說服,作者在書中詳細解釋了這五種能力:

1、探索

好的大學教育特別強調調研能力。並不是教授在課堂上講什麼,你考試的時候照著寫就能得分——你得提煉出自己的觀點。除了完成指定的閱讀材料,你還能尋找新素材證明自己的觀點。這就要求探索新事物的能力。

比如達芬奇就有強烈的好奇心,特別喜歡探索。在好奇心驅使下,他探索所有他感興趣的事情,促使他在不同領域都能獲得重大突破。

2、洞察

給你一大堆各種各樣、雜亂無章的信息,你能不能洞察出什麼信息?比如一個商品有市場上的銷售反饋,你能不能判斷這個商品的前景?

洞察力就能關注細節,比如文章開頭我們那位年輕的項目經理,他在項目現場就喜歡注重細節觀察,否則也不會能發現能優化的設計圖,為公司節省60多萬塊錢。

3、制定規則

按照事先定好的規則去完成一件事情,是非常簡單的技能。可是如果現在根本沒有規則,你能不能自己制定規則,帶領別人完成任務?

這條換一種說法就是執行力,強大的執行力是能夠完成事情的重要保障。馬雲曾經說過:如果讓我從“一流的方案、三流的執行力”和“三流的方案、一流的執行力”中選,我寧願選後者。

4、連接

年薪10萬美元以上的崗位,都會要求一定的團隊組織能力,說白了就是你得會使用權力。你能不能瞭解團隊中每個人想要什麼,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在哪裡?

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組織協調能力,如果你有這種能力,你就能理解自己的團隊和用戶。你知道不同的人對一件東西有不一樣的看法,你能傾聽和你相反的觀點。

5、說服

你能不能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你要能清晰地表達自己,這和寫作水平、演講水平有關。

馬雲就有非常棒的說服能力,而且極具感染力。在一家公司,有些人一說話就到處點火放炮,有些人一說話如春光沐浴,讓人感覺很舒服,這就是說服力的區別。好的說服力能讓自己的意圖很好的表達出來,讓同事們認同、讓領導接受、讓下屬們信心十足的去做事。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三、為什麼要修煉可遷移能力

人們常說各行如隔山,但只要掌握了可遷移能力的五種核心能力,就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能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行業之間做的遊刃有餘,牢牢掌握自己職業生涯的主動權。

有研究發現,在職場中,有將近80%的核心能力是相通的,也就是說只要具備可遷移能力,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去勝任。最典型的一種崗位就是職業經理人,能在任何行業內就職。

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一手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一家是27歲創辦的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一家是52歲創辦第二電信DDI。

最令人驚奇的就是他以78歲高齡接手已經申請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他出任總裁的短短一年時間裡,就將該公司扭虧為盈,創造了日航歷史上空前的1884億日元的利潤,並帶領日航做到了三個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這就是職業遷移力的強大魅力。

現在職場中都流行“斜杆青年”,

斜杆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同時做好多種工作。要想成為斜杆青年,除了興趣愛好、專業技能以及一定的業餘時間外,關鍵一點就需要可遷移能力。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郭德綱,著名的相聲演員,但他可以去做主持人,因為相聲鍛鍊了他的口才和臨場應變能力。因為相聲本身也是帶有表演性質的,他還可以去拍影視劇,這就是融會貫通的能力。說相聲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在加上他的名人效應,他又可以去出書。同時說相聲的素材也要平時細緻的觀察,造就他很強的洞察力,洞察力有助於他作為主持人時掌控談話類節目。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四、現代職場的風險

2019年,薪裁潮瀰漫在中國大地,網絡到處都充斥著裁人的消息,從年初一直裁到年尾:

1、亞馬遜中國大部分業務退出中國。

2、中國甲骨文研發中心關閉。

3、中國最大的住宅開發商碧桂園開始裁員,部門裁員幅度至50%。

4、優信二手車放棄汽車金融業務裁員近4000。

5、網易嚴選裁員比例在30%-40%左右;網易味央裁員比例接近50%;教育產品部則計劃從300人裁至200人以下;公關部也進行了40%左右的裁員。

6、曠視科技裁員15%,杭州分部一鍋端,上午還在改bug,下午通知讓走人。n+1賠償正常給,所有文件事先打印好,沒有協商餘地,簽字同時所有權限關閉。

7、還有BAT、華為等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實施“幹部年輕化”以及“末位淘汰”等措施,開始裁員。

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哪天你也在裁員名單裡,你會怎麼辦?你能迅速的找到下家嗎?你有足夠的自信能在下一個單位立足嗎?又或是你能跨行業從零開始,拿著底薪從頭再來嗎?你的抗風險能力到底夠不夠?

要想得心應手的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可遷移能力”,就算裁員降臨到自己頭上,心中也不用那麼慌張,相信自己肯定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重新找到職業的發展途徑。

網絡上有位在京東工作的小姑娘,她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健身,她每天下班後至少要跳半小時的健身操,後來她發現自媒體很火,就利用下班後的業餘時間拍攝自己練健美操的視頻,自己剪輯自己整理,一年多來已經有24萬的粉絲,靠著這些視頻流量每月也有幾千塊錢收入。剛好遇到京東裁員,她非常爽快了拿了N+1的補償回家了,她說2020年準備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媒體的創作中,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做好。

這位姑娘就是具備了“制定規則”的遷移力,因為喜歡就會常年累月的堅持,給自己制定了規則如何定期保量的完成,並在堅持的過程中,利用視頻給大家帶去了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粉絲也非常喜歡她,跟著她一起練習健身操。

所以,為防患於未然,一定要儘早培養自己可遷移的五種核心能力,至少要修煉其中的兩到三種能力。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五、修煉可遷移力的四點注意

喬治·安德斯在他的著作《能力遷移》中所寫可遷移能力有五個核心技能,小編認為應該按照中國職場的思維重新定義一下,分別是:

探索能力-好奇心

洞察能力-細節決定成敗

制定規則—執行力

連接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說服能力-溝通能力

按照以上五點一一對照進行修煉,一定還是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如果有時間再補短板的技能。現在有一種說法叫“反木桶理論”: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決定了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範圍內成為制高點。

比如好奇心強的人可以多領域涉獵,像達芬奇一樣,能不能培養自己的第二專業、甚至第三專業技能。這個社會不缺有才華的人,但缺才華橫溢的人。

組織協調能力強的是不是繼續深造,去上MBA/EMBA班,拓展自己的人脈和知識儲備,往職業經理人方向走。

比如洞察力強的人非常注重細節,是不是考慮在統計、秘書、參謀、科研、技術等方面延伸自己的專業技能。

再比如口才好的是不是可以像小編一樣,去講講課,去做個自媒體育人教人。總之要利用好自己的優勢長處,將可遷移力盡早鍛鍊成能另一種謀生技能。

可遷移能力,讓他畢業三年就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月薪4千到2萬

但在修煉自己的可遷移力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1、擺脫懶惰,堅持不懈

要想培養自己的可遷移能力,首先要杜絕的就是懶惰,因為任何技能的培養都需要恆心和耐力,不能整天心裡面想改變,身體還是躺在床上刷視頻逛購物。可以試試從21天養成習慣開始,每天哪怕花半時修煉,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要自暴自棄,因為好習慣養成絕非一朝一夕。

對於那些確實很難擺脫懶惰的人,小編建議學學羅永浩老師當年怎麼學英語的。他在自傳書《我的奮鬥》中詳細描寫了當年學習英語的經歷,按照他的說法是:我不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我是定期的堅持不懈。當他學英語非常枯燥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歇一歇,屋子裡買了幾十本勵志類的書,但凡想放棄的時候就看看那些勵志的故事,把自己感動的熱淚盈眶,覺得放棄是非常丟臉的事,然後又信心滿滿去啃英語書了。但不管怎麼說,羅老師還是間歇性的堅持下來了,意志力不強的可以試試。

2、可遷移力 +專業能力

按照“反木桶理論”說法,要充分在自己本職專業範圍內繼續發揮自己長處,將遷移力與自己的專業技能相融合,實現1+1>2的效果。

拿小編來說,從事人力資源將近20年時間,在國企待了十三年,現在私企也做了近7年,自認為還是有非常豐富的人資方面的經驗。

小編五年前開始了的第二職業:對外做培訓。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利用週末和假期給別的公司講解管理類的課程,每次1000~2000收費不等,當然我也喜歡授人以漁的滿足感。

現在我也開始在頭條號開始職場領域寫作,因為我是實戰派,有很多職場的案例都能分享給大家。這就是我的遷移能力中說服能力,培訓課程我是面授方式說服,而頭條號自媒體我是以文字方式說服。

以上個人案例只是分享,具體自己應該發掘什麼樣的可遷移能力,要對自身好好分析,有針對性去修煉。

3、制定計劃和目標,然後嚴格執行

任何一項技能修煉都要大量的時間,但不能溜西瓜皮,每天每週每月,乃至一年要達到什麼目標,一定要制定好自己的計劃和行動指南,每個目標都要分解,定期覆盤看看。

彭于晏拍攝《翻滾吧,阿信》,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每天練12個小時整整練了8個月的時間,外人看還真以為他是體操運動員出身;拍攝《激戰》,他跟MMA教練練習綜合格鬥,魔鬼訓練加節食長達三個月,連林超賢導演都驚歎,從沒見過如此強大的自律和意志力的演員。他拍完《海豚愛上貓》時,已經考取了真正的海豚訓練師證書;拍攝《聽說》他練習了三個月的手語,一度練到手抽筋兒,最後手語交流無障礙。

4、持續的學習

這個社會永恆不變的就是變化,而且變化越來越快,所以持續的學習非常重要,遷移力的基礎就是學習力,在不同的場合遷移力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變,作為職場人,要隨時學習新的東西,讓自己的遷移力能夠適應任何環境任何地點以及任何團隊。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喜歡這篇文章的請在評論區留下中肯的點評,同時歡迎關注職場老佛爺頭條號,這裡每天都會有新鮮的職場故事等你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