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最美河長系列16|社區河長盧德林:用心用情發動群眾保護“母親河”

“最近河涌臭不臭,有沒有人往河(珊洲河)裡扔垃圾。”

“沒有,水好不容易變清變乾淨,我們一粒米都不捨得往裡面扔。”

這是莞城街道西隅社區黨工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盧德林巡河路上與居民的對話,也是他日常工作中常見的一幕。

盧德林是西隅社區河長,珊洲河是他管轄的三條河涌之一。

“這是我們莞城的‘母親河’,要用心用情引導群眾像愛護自己孩子一樣愛護這條河。” 珊洲河沿岸是居民生活區,引導群眾不要往河裡扔垃圾、排汙水是盧德林巡河的重點,而推進河道日常管護、及時處理巡河發現的河湖環境衛生問題、力促河道兩岸景觀改善等,也都列入盧德林“河長”工作中。

最美河长系列16|社区河长卢德林:用心用情发动群众保护“母亲河”

帶動居民自覺護河愛水

“珊洲河終於不黑不臭了,周邊尤其是兩岸街坊都挺滿意,平時能在河邊走走坐坐。”盧德林駐足在珊洲河邊,眼前河水清澈,兩岸綠樹成蔭,樹下石凳上三三兩兩的老人在聊天,河面上工作人員正忙著清理漂浮的樹葉。

珊洲河一直被認為是莞城“母親河”,作為莞城人,盧德林對珊洲河頗有感情,他見過這條河曾因水體不流動、生活垃圾和汙水直排入河等原因,黑臭難聞屢被周邊居民投訴,也見證並參與了珊洲河綜合整治過程,“珊洲河好不容易解決黑臭問題,生態也修復了,變成清水河、景觀河,一定要讓居民自覺護河愛水,不能再往河裡扔垃圾、排汙水。”

盧德林每週至少到珊洲河走一圈,看看河面是否有漂浮垃圾,兩岸環境是否整潔,截汙管道是否有滲漏,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他經常入戶和居民聊天,瞭解河涌是否有發臭情況、是否有居民往裡面扔垃圾、排汙水。

“珊洲河露天河涌雖然只有短短几百米,但兩岸都是居民生活區,主要防止生活垃圾和汙水汙染。” 一直以來,盧德林開展推進河湖治理、巡查及日常管護工作同時,注重入戶宣傳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河長制工作,宣傳治河政策,收集、反映居民群眾意見,帶動居民護河愛水。

在盧德林看來,作為河長,既要有責任也要有感情,用心用情才能引導更多群眾加入愛河護水的行列,“經常過來走一走,入戶和居民聊一聊,建立了感情,才能做好宣傳引導工作。”

最美河长系列16|社区河长卢德林:用心用情发动群众保护“母亲河”

推動兩岸環境整治

如今,盧德林走在珊洲河邊,居民都會主動跟他說河涌的近況。家住珊洲河邊的吳有阿姨告訴記者,如今大家都知道珊洲河現在變清變乾淨不容易,要好好保護,“別說扔垃圾了,一粒米都不捨得往裡面扔,看到有人扔垃圾,也會出來制止和勸導。”

對此,盧德林表示,只有讓更多群眾認識到生態環境與自身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才會更自覺主動保護河涌,形成治水合力,鞏固治水效果。

作為莞城街道西隅社區黨工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盧德林還致力於推動兩岸環境整治,如爭取投入力促河道面貌新改觀。

西隅社區積極配合多個部門全面推進珊洲河綜合整治工作的同時,還主動為珊洲河兩岸修剪了樹枝,開闊了道路兩旁的視野,減少了安全隱患。因地制宜適量增設休閒石凳,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的休閒環境,為前來散步健身的群眾提供了更加舒適優美的環境,深得居民群眾好評。

全媒體記者 鄧文燕/文 鄭家雄/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