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特別報道】全省法院攻堅“切實解決執行難”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裁判的意義在於執行。破解執行難,是一場關乎民心民願的攻堅戰,更是一場關乎公平正義的保衛戰。

【特别报道】全省法院攻坚“切实解决执行难”

圖為常熟法院執行幹警來到被執行人姚某家中,通過其家人與其電話聯繫,並留下傳票要求其到執行局處理案件。

近年來,江蘇高院執行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帶領全省法院以全國約1/20的執行人員承擔了全國近1/10的執行案件,如期完成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目標任務。2019年,全省法院執結各類案件63.4萬餘件,執行到位金額1112億元,實現工作目標由“基本解決執行難”向“切實解決執行難”轉變,執行工作由階段性攻堅戰向常態化持久戰轉變。去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負責人在省法院視察時指出,江蘇執行工作在全國法院走在前列,積累了很多經驗,發揮了重要的帶頭作用。

“執行工作直接關係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終實現,是人民法院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的內在需要。”省高級人民法院主要負責人要求,緊緊抓住執行工作換擋提速窗口期,切實鞏固攻堅成果,健全完善長效機制,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加強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提升全省法院執行工作能力水平。

匯聚強大合力

對執行難綜合治理

從新疆庫爾勒到無錫,坐飛機僅需要半天,但江陰法院一起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王某卻因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無法購買機票,輾轉多地,歷經三天三夜,坐了四趟綠皮火車,才回到無錫。回來之後,王某很快到法院還清欠款。

這樣的案例在我省還有不少。讓“老賴”寸步難行,省法院推動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建立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制的實施意見》,省內55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參與實施,懲戒措施達68項,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由單個部門在單一領域的懲戒,變為由多個部門在多個領域共同懲戒,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在我省,攻堅執行難不是法院一家唱“獨角戲”。從省委到省政府,從法院到各相關部門,全省上下合縱連橫,“圍捕”攻堅執行難。

省委高度重視執行工作,省法院2016年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工作報告和2019年攻堅總結報告先後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解決執行難”工作被納入全省綜治考核。

多部門聯動,省法院探索“府院聯動”,推動省政府建立起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進一步推進“執轉破”,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省法院會同12家省級單位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參加全省所有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招投標活動,“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目前正逐步嵌入各部門政務辦公系統以實現自動識別、自動攔截、自動懲戒。

人大監督也一再發力。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專題聽取和審議省法院關於全省法院執行工作情況的報告,並提出意見建議,交省法院落實。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又對全省法院相關落實情況再進行審議……

目前,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在我省已經基本形成。

全面信息化

為破解執行難“插上翅膀”

“你公司與江蘇某新能源科技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被執行人已將執行案款繳至我院賬戶,請到我院及時領取執行款項。”前不久,某自動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接到了無錫市濱湖區法院執行局法官助理洪光軍的電話。讓劉某意外的是,120多萬元的合同款,短短不到1個月的時間,法院就執行到位了!

這只是我省法院運用信息化,全面推進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854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省法院強化信息化在執行領域的應用,全力打造“854模式”及“微執行”移動辦案系統、“四個一鍵”智慧執行系統、“一次性有效執行”等配套機制,執行工作模式發生重大變革。

在執行指揮中心,執行法官可藉助系統迅速查詢到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房產、車輛等財產,併發送法律文書,並據此採取進一步的搜查、上失信黑名單、拍賣財產等工作。同時,在管理指揮區的大數據可視化管理平臺上,每5秒抓取一次數據,形成各類圖表,就像一個“最強大腦”,時刻監管著全院案件的辦理情況,既為領導管理、決策提供依據,也倒逼執行人員提升辦案質量、效率。指揮中心和省高院執行指揮中心保持實時連線,還可以和執行現場的幹警通過4G單兵進行連線,下達指令,迅速處置執行現場。

信息化的深度運用,也讓執行在“查人找物”模式上發生根本變革。省法院全面啟用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和省內“點對點”網絡查控系統,目前可查詢全國3900多家銀行的存款信息、46個主要城市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全國機動車登記信息和證券信息,以及省內17個領域相關信息,基本覆蓋被執行人主要財產形式和相關信息。

一項項智慧執行的新探索,使得全省法院執行工作集約化、精細化、規範化水平大幅提升,推進了法定期限內結案率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結案平均用時縮短了1/3,全省法院“4+1”核心指標保持高位運行,超長期執行積案大幅減少,該工作經驗被最高院向全國推廣。

推進執行公開

讓“老賴”無處遁形

“3年多來,全省法院廣大執行幹警發揚踏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說盡千言萬語、不畏千辛萬苦的‘四千四萬’精神,凝心聚力、奮力攻堅,生動詮釋了江蘇執行精神,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的使命擔當和為民情懷……”

去年7月23日,省法院召開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專項總結暨事蹟報告會並進行全媒體網絡直播,吸引257萬人次網民觀看,最高院主要負責人批示肯定並要求推廣。

深入推進執行公開,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濃厚氛圍,省法院在全國首創執行行動“全媒體網絡直播”,並被最高人民法院推廣到全國。

將公開透明引入司法拍賣,我省全面推行法院主導型網絡司法拍賣,在全國率先做到所有法院全部上網“開店”、所有需處置資產全部上網拍賣、所有司法拍賣環節全部網上公開、所有拍賣零佣金“三個全部一個零”。2019年,網絡司法拍賣成交標的24968件,成交金額559.6億元,為當事人節省費用28億元。

執行公開的同時,全省法院用好用足強制措施,2019年常態化開展夜間執行、凌晨執行、假日執行5949次,實施搜查17652次,拘留18125人次,罰款3099.81萬元,以拒執罪判處163人,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8.31萬人次。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在新的起點上攻堅“切實解決執行難”,全省法院再次踏上征程。

【特别报道】全省法院攻坚“切实解决执行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