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置換費用那麼貴,為何三年換了三臺寶馬i3?擁有過i3最多的男人告訴你,這是不是一臺堪用好車

置換費用那麼貴,為何三年換了三臺寶馬i3?擁有過i3最多的男人告訴你,這是不是一臺堪用好車

哈嘍,大家好哦,我是咔小姐。

今天做客咔小姐的是來自北京的車友——胡伯伯。喜歡吃穿玩和爬行動物,閒時也喜歡自己寫點東西。2016年,他在北京買了第一臺車,直到現在,他已經買過三臺車,是什麼原因,什麼車,讓他三年換了三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雙子座胡伯伯和他愛車的故事吧。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在外充電體驗差,無法長途自駕?

使用成本低,需求與能力完美搭配?

三年間不斷升級,這個車主腦回路不一般

這裡是咔小姐和她的車友們。

真實車主訪談記#第七十八彈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車主資料介紹

暱稱:胡伯伯

車型:寶馬i3

購車時間:2016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

城市:北京

價格:30萬+(每年很貴的置換)

標籤:文字愛好者|爬行動物控|吃穿玩愛好者

電車還是汽油車?雙子座的精分開始battle

大家好,我是胡伯伯,1980年的雙子座。考慮到現在好多90後已經自稱大叔,我這個伯伯叫的應該也不算過分。

幾年前,我開始在北京工作。新到一個地方,“衣食住”這些基本的問題都解決了之後,就開始考慮“行”。雖然北京的公共交通已經超級發達,Uber和滴滴還在爭著做公益事業,首汽約車神州出行也一直大額返券,但對於出行,還是希望有臺自己的車。畢竟一臺車的周邊意義還是挺大的,解決的並不只是出行問題。

首先,是汽油車還是電動車,當時我稍微研究了一下牌照問題和未來有可能的趨勢,基於已知條件和一些假設。

於是果斷放棄汽油標,決定弄個電動車。。。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純電車該怎麼選?——胡伯伯小課堂

其次,選哪款電動車。2015,2016年的時候,電動車的選擇還很少,市場上的好多電動車還沒用上CATIA V5,而是處於各種元素都沒有進行過對齊調整的手繪PPT階段,當然,他們中的大多數到了2019年還是處於PPT狀態。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已經上市的電動車很大部分是原價20萬國家補貼10萬到手10萬出頭的狀態。其實這車原本也就值10萬,國家補貼的錢,基本都被廠家精確的加到車的原價上了。

除了這部分車,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還有特斯拉Model S以及Model X。對於特斯拉這種互聯網時代的造車新貴,我總體印象一般,自動駕駛等新功能做得很好,但造車的基本功還是多少欠點兒,目前技術也遠沒有成熟

,產品還在不斷地迭代完善中。花100萬左右體驗一下新品,代價還是大了點兒。

目光轉回傳統國際車企,例如德系的幾強。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說實話,在電動車領域他們大多非常讓人失望,除了PPT比國內廠商做的逼格高一點,產品層面非常保守。如果不是歐盟的排放法規做鞭策以及特斯拉等新勢力帶來的產業升級壓力,他們中的大部分一定還還守著內燃機技術構築的深深的護城河,享受著遠遠超過傳統制造業超過10%的息稅前利潤。

奧迪好歹還有個不斷更新,不斷跳票,最終上市還沒幾天就海外召回,國內補貼後售價接近70w的E-tron Quattro吊著大家胃口,奔馳到現在也只是電動化了一臺前臉造型略不協調的EQC,而大眾仍然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延續情懷,在紙上修改著他的Microbus T1。。。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Microbus 概念車

從2001年大眾展出了新款的並揚言以後要量產的Microbus概念車,直到2017年公佈並計劃於2022年量產的I.D.BUZZ,再參考上奧迪電動車的跳票歷史和2015年就開始上市的Golf-e的產品力,我只能說我信你個鬼……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大眾的這臺I.D.BUZZ我是真喜歡,排除掉它的電動屬性,就這個造型,我覺得我能開一輩子。如果2022能正常量產,並和概念版本不要差別太大,那我絕對會買一輛。但最後只怕是越多期望,越多失望。

我們看一下寶馬。2010年,寶馬推出了電動系列子品牌i 系列,並於2013年量產了兩款電動車i3和i8。對比ABB其他兩強的純電動產品今年才上市,7年時間這足足早了一代產品。2015年這兩款車型都已經引入國內,售價分別為42萬和198萬,就是下圖這倆貨。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對於i8,大家評價比較一致,不僅漂亮而且夢幻,看到了它好像看到了未來,只是將近200W的價格有點兒貴。

當然i8不是純電車型,所以沒有進入北京新能源產業名錄,買i8的話只能用汽油標,所以非常遺憾的,我錯過了i8,哈哈哈。。。

i3優缺點一覽—胡伯伯客觀公正分析

對於i3,大家的評價比較兩極,有人覺得它奇醜無比,不忍直視,也有人覺得他設計超前,眼前一亮。當時看了很多資料,也去4S店裡試駕了幾次,總結下來,針對第一代i3,有如下優點缺點。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先說缺點:續航短。標稱的綜合續航里程只有160km,對於日常使用,尤其是冬天要開座椅加熱和暖風的情況下,確實是少了點。加上很多人餘電低於一半就有里程焦慮,160km完全不夠,每週至少要有2-3次的充電

沒有快充。從北京到上海走高速大約1250km,慢充至少要衝6個半小時,所以基本只能白天開車晚上充電,我估摸著到上海怎麼也得需要一個星期。長途旅行自駕,i3是完全無法勝任的。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空間小,軸距還達不到網約車標準。後備箱尤其的小,基本和GLA一個水準。後排只有兩座,大家庭用起來可能比較困難,用來搬家,肯定不適合。

充電設施不夠完善。即便在北京,很多時候在外面充電的體驗一樣很差。很多充電槍,或者已經壞掉,或者就是APP連不上網,再不就是位置已經被油車佔用。這也加重了大家的里程焦慮。

價格太高。因為不是國產,所以不能享受政府補貼。相當於30、40萬買一輛A級小車,要知道當年純進口的丐版X3,配置也不算特別差,裸車價也只要36W。輪胎一個就小2000,也是太貴了!

電動車二手價格沒保障,殘值率低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再說優點。駕駛感覺保持了寶馬一貫的水準。指向精準,加速敏捷。前一點是寶馬的特點,後一點是電動車共有。i3的0-100加速約為7.2秒,和寶馬四缸2.0T的3系成績差不多。0-60的加速更快,據說媲美E92M3,所以很適合城市內的變線加速超車

不計成本的零部件選擇。電動車在寶馬看來首先是一臺環保車。為實踐這個理念,i3採用了例如羊毛、洋麻纖維之類的全環保內飾。庫裡進過幾臺新車,幾乎沒什麼工業異味。另外為了降低車重,增加續航,寶馬採用了比較少見的成本也更高的碳纖維車身,這個價位裡算絕無僅有了。

設計感強卻不誇張,車內中控(尤其是豪華版)猶如一件簡潔細緻卻用心構思的北歐傢俱。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使用成本低。i3每100km的平均電耗大約為11kWh。不同的充電方式的電價區別很大,便宜的5毛多一度,貴的大約2塊錢一度。汽油車每百公里在北京保守要11個油,每升油在8元附近浮動。無論怎麼比,電動車的成本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另外電動車不用換三濾和剎車片,所以基本沒什麼保養費用。

2016年的時候,寶馬為了電動車衝量搞過一回大促,北京地區的折扣很不錯,力度基本可以媲美捷豹。我就是在這個時候,入手我第一臺i3的。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銀色的第一臺i3,第一臺i3我開的不算多,一年不到一萬公里,往東去過紅螺寺,往西去過潭柘寺,往南去過法源寺,往北...往北好像沒去過哪裡了...

本來想去一趟古北水鎮,理論上距離我130公里,i3綜合續航160公里,春天秋天比較省電,能開到190公里。但怕到了當地充電不方便,所以還是開了別的車去的。這也體現出i3的續航里程的限制。

但經過這一年的體驗,i3運營成本低,城市操控方便,北京不限行這些優點給我印象深刻,而充電不方便,不能長途自駕,價格略貴這些缺點我基本上可以克服,所以,一年之後,當寶馬推出續航245公里續航的升級版i3,並且針對老車主還有一定購車優惠的情況下,我果斷做了升級。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藍色的第二臺i3,新車外觀沒有太多變化,因為我從時尚版換成了豪華版,目測可見的區別也就是大燈從鹵素的變成了LED的,另外中控的大屏幕尺寸大了一些。車身顏色,我選了245km專有的藍色,這就跟新款iphone必須選新款色一個道理,不然看不出區別。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升級了245續航,體驗提升還是不錯的,充電基本從2-3天一衝變成了4-5天一充。除了冬天耗電較高之外,其餘季節每週一衝也問題不大。

開著這臺i3,我去過天津,高速正常跑,到了天津基本還剩35%的電,還是比較從容的。在天津住的酒店提前確認好並預留了車位,所以全程充電體驗順利。北京到天津的電費,

單程不到30塊,比開油車還是經濟多了。

這臺車我開的相對比較久,將近兩年跑了2萬5千公里,每年正常保養。沒出過任何大小毛病。因為i3沒有發動機變速箱,於是也就不需要更換機油機濾空氣濾清器之類的東西,所以,官方叫這個保養為"目測保養",呵呵。。。

就是把車開到4S店,工作人員轉一圈看看,主要也就是看看輪胎和剎車片,然後車裡把下一次的保養時間調一下就完了。

當然,這麼個過程也沒辦法收費。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米棕色的第三臺i3,2019年,寶馬再次更新的i3的電池以及充電。續航由上一代的245公里再次提升了大約50%,達到了340公里。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快充。目前北京公共充電樁,尤其是國家電網的充電樁,基本都是快充,未來新建的充電樁,也會是以快充為主,所以,這次升級還是有它的意義所在的。

針對我個人的以及大多數i3車友群裡車友的市內用車需求,其實245續航的i3已經足夠,200公里以內的周邊出行也完全沒問題,再次升級的必要性已經不大。

無奈寶馬再次推出老車主置換優惠,當時預感這會是i3最後一次重大升級(最新消息是寶馬要繼續生產i3到2024年,呵呵),快充的意義還是比較大的,於是最後還是掏錢升級了。

外觀變化依然很小,顏色,當然還是選的新款的特有顏色。

至此,從2016到2019三年的時間,買了三臺基本一樣的車。具體心情可以參考從iphone6,升級到iphone6s,再升級到iphone 7的朋友。

置换费用那么贵,为何三年换了三台宝马i3?拥有过i3最多的男人告诉你,这是不是一台堪用好车

現在大膽的猜測,我應該是國內,乃至全世界,擁有過i3最多的男人,至少是之一。

總結一下,經過3年3代i3的長期體驗,確認這是一臺真的堪用的好車,除了當年的價錢確實坑了一點。

它並不是一臺全能型選手,有著比一般的車型更加明顯的優點和缺點。如果你的需求只是一兩個人或者小家庭的城市通勤,並且家裡或者公司有充電車位的話,那i3的駕駛體驗和經濟性都近乎完美。

目前北京新款340km帶快充的i3,價格已經到了20W出頭,作為一臺產自德國萊比錫工廠的純進口車,國內價格已經少見的低於他在海外其他地區的售價,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但如果你經常需要駕駛單程超過300km的長途,或者所在城市充電設施還不太完善,小區物業也不同意你安裝充電樁,或者對乘坐人數有長期的剛需,再或者是有比較深的V8、L6或者汽油車、手動擋之類情結的話,那我並不太建議你入手i3,畢竟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胡伯伯,一個追求品質但不追求極致的青年生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