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根腐病,顧名思義就是危害草莓根部的一種病害,在雖然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但根腐病還能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急性凋萎,而另一種則是慢性萎縮。不論是哪種類型,都是地下根部受害較重,主要區別在於地上部植株上。草莓發生根腐病時,可造成草莓苗出現不同程度的死亡現象。根腐病發生較輕時,可造成田間20%~30%植株死亡,根腐病發生嚴重時,田間草莓死株率可達到50%以上,甚至會造成草莓出現絕收現象。不得不說,根腐病的確是發生在草莓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一、草莓發生根腐病時都有哪些症狀

1.急性凋萎型

急性凋萎型主要發生在春季和夏季,草莓生長前期發生根腐病時,地面上部的植株上不會有任何異常表現,只有到3月中旬至5月中旬期間內,土壤中根部病情會惡化,那麼地面上部植株才會因此呈現出受害症狀。尤其是降雨結束後,草莓葉片的葉尖會迅速凋萎,過不了多久又會呈現出青枯狀,最終整個植株又會迅速枯死。由此可見,急性凋萎型最大的特點就是病情發展速度快。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2.慢性萎縮型

慢性萎縮型主要發生在初冬剛定植的草莓苗上,大概發生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間。草莓苗發生慢性萎縮性根腐病時,病苗要比正常的苗子矮小一些,並且伴隨有萎縮現象,與此同時,病苗下部老葉的葉緣會變成紫紅色或者紫褐色。隨著病情的發展,植株中上部葉片也會陸續呈現出相同的受害症狀,最終整個病苗則會全株萎蔫枯死。

慢性萎縮型的症狀要多一些,除了葉片以外,草莓植株的根、莖也會呈現出明顯的受害症狀。根腐病發生初期,不定根中間部位的皮層會壞死,形成菱形的長斑,病斑顏色通常是紅褐色至黑褐色。病情嚴重時,根系則會變成褐色並且完全壞死,而地上部的植株葉片也會因此變黃,或者出現萎蔫現象,最終病株則會全株枯死。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二、根腐病的發生條件

草莓根腐病是一種典型的低溫病害,如果土壤溫度過低,比如地溫在10℃左右時,那麼根腐病就有極高的發生幾率。更重要的是,如果地溫較低且溼度較高,那麼對草莓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根腐病就會流行成災。

當然,溫度和溼度是根腐病發生的必要條件,僅有適宜的溫度,或僅有適宜的溼度,病害都不會發生(那麼果農在防治根腐病的過程中,可以錯開溫度和溼度的時間差)。一般春、秋季節以及多雨年份容易引起根腐病的發生。果農只需要記住一點,土壤溫度過低會引起根腐病的發生,土壤溼度過高會加重根腐病的發生。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三、影響病情輕重的因素

溫度決定了根腐病的發生,而溼度則決定了病情的進展。如果田間地勢低窪,那麼低窪處就容易出現積水現象,或者田間排水不良、果農採取大水漫灌的澆水方式,都會加重根腐病的發生。不科學肥施肥方式,比如果農過量施用氮肥,或者有機肥施用量不足,都會導致植株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菌染髮病

此外菜農施用了沒能發酵腐熟的基肥,那麼基肥就有可能攜帶病菌,這些錯誤的施肥方式都會加重根腐病的發生。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的好與壞,也是影響根腐病的重要因素,比如草莓苗栽植過密,或栽培壟過低,或植株下部老葉多等,都不利於植株間通風透光條件,捂著,就容易加重根腐病的發生。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四、根腐病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根腐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體表病殘體上存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越夏,並且卵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這就意味著,只要環境條件適宜,土壤中的卵孢子就會萌發形成孢子囊,果農可不能小看孢子囊,它可以萌發出許多遊性較強的孢子。

更重要的是,遊動孢子則會從草莓的根部或者幼根侵入,最終導致草莓發生根腐病。一旦草莓發生根腐病,那麼發病部位就會長出大量孢子囊,雨水和灌溉水能夠增加病菌的流動性,從而導草莓植株頻繁的受到病菌侵染。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五、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技術

(一)農業防治

1、溫度調控:大家都知道草莓病是低溫區病害,當地面溫度高餘25℃時,草莓根腐病不會發病,那種植大棚草莓的果農可要注意了,可以人為的創造適當的棚室溫度,這樣可以讓草莓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處於適宜溫度15~25℃,一般維持在適宜溫度以上1~2℃就可以,能有效的減少和降低草莓根腐病的發病幾率。

2、科學灌水:可別看這小小果園澆水也是有大門道的,一般在草莓定植後,要及時對植株進行澆水或者是葉面噴水的方式,來提高草莓的成活率,能有效的縮短緩苗時間,在草莓開花後到果實成熟這段時間裡,要確保草莓植株有充足的水分供應。這裡要注意嚴禁大水漫灌,避免澆水有田間有積水,要是有條件的話,可以採用滴灌或是滲灌的方法。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3、合理輪作:為了減少果園菌原的積累,合理輪作,避免連作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草莓根腐病的菌原是可以依附於土壤存活的,而且存活的時間可長達5~6年,甚至更長。所以,在栽培草莓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再同一塊兒土地上連做或重茬,為了避免繼續惡化病原的生存環境,一般要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才能減少果園菌原的數量。

4、清潔莓園:為了減少果園病菌傳播和積累,莓園清潔工作也是不能馬虎的。果農可以在草莓生長期間,及時對果園的病殘體進行清理,帶出果園後集中燒燬或者是做深埋處理;等到草莓收穫後,可以將草莓植株全部挖除乾淨,對果園進行徹底的清潔,以免加大了再侵染的來源。

草莓根腐病危害大,病斑、萎蔫、死苗,採取綜合措施才可高效防控

(二)化學防治

草莓根腐病常用藥劑有: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噁黴靈水溶劑、枯草芽孢桿菌可溼性粉劑、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等。

總之,根腐病危害大,該病有草莓“癌症”之稱,再加上該病害屬於土傳病害,不僅可以通過土壤進行傳播,還能借助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因此,田間有植株發病時,應及時將病苗拔除,以免病害擴大傳播。為了保險起見,應對病株周邊的土壤撒生石灰,或使用殺菌劑進行澆灌進行消毒。並且,在日常田間管理過程中,這塊區域要經常檢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將該區域進行隔離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