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捷安高科前後版招股書信息大變樣,競爭對手既是供應商又是客戶

鄭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捷安高科)是一家專注於軌道交通、安全作業、船舶和軍工等領域計算機仿真實訓系統研發與技術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目前正在衝刺創業板IPO。

捷安高科前後版招股書信息大變樣,競爭對手既是供應商又是客戶

IPO之路一波三折,內控問題也不少

其實,早在2016年,捷安高科就啟動其首次IPO輔導。2016年12月,河南監管局在其官網公示稱,捷安高科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正在接受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證券”,601375.SH)對其進行輔導,公司已於2016年12月15日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3個多月後捷安高科就解除了與中原證券的IPO輔導協議,並將IPO輔導券商變更為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於中止與中原證券的IPO輔導協議,捷安高科稱“鑑於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及慎重考慮”,並未披露具體原因。

根據捷安高科2017年招股書,2014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捷安高科分別實現營收5443.11萬元、8747.82萬元、1.6億元和1147.41萬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244.22萬元、1948.06萬元、2688.05萬元和-852.7萬元。和同時期排隊企業相比,捷安高科的營收規模及淨利潤都比較小。

然後,在2018年3月2日,經歷了半年多的排隊之後捷安高科發佈公告稱“將於近日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材料”,理由是“公司調整上市計劃”。而在2019年4月4日,公司再次提交IPO申報材料,再度衝刺IPO。捷安高科的IPO之旅可謂“一波三折”。

除了IPO過程不順,在招股書中,我們還發現了不少內控問題。2015年4月,捷安高科因前期會計差錯調整,導致超額分配2014年度利潤174.87萬元,分別分配給鄭樂觀、張安全、高志生、杜豔齊和白曉亮57.36萬元、55.61萬元、25.88萬元、22.38萬元和13.64萬元,此5人均為公司前十大股東,其餘5名股東則全部為企業。

捷安高科表示,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因超額分配利潤和委託理財應收各關聯方的款項已全部收回。

此外,2014年,捷安高科曾向控股股東、實控人之一的張安全累計轉出2000萬元委託其購買理財產品,實現理財收益23.87萬元。其中本金於當年年底前收回,而收益則推遲到2017年4月才收回。對於公司委託實控人購買理財產品的原因、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捷安高科卻並未在招股書中作出說明,應當注意的是,該筆理財產品僅僅1.19%的收益率也引人質疑。

同時,捷安高科所屬行業是研發與技術服務,按理說應該較為重視研發投入,但是捷安科技研發強度近年來卻逐年減弱。2016至2018年,捷安高科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分別為10.9%、9.42%和8.07%,呈逐年下降趨勢,而其競爭對手運達科技(300440.SZ

)2018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為13.68%,遠高於公司。

應收高企,競爭對手又當供應商還當客戶

業績上看,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6億元、2.17億元和2.6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904.26萬元、4990.55萬元和7285.80萬元。

在招股書中,捷安高科2019年度預測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較2018年度增長15.71%;預測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利潤7903.45萬元,較2018年度增長8.48%;預測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7567.47萬元,較2018年度增長6.86%,2019年度公司預測經營情況保持穩定增長。

根據上述經營業績的數據顯示,捷安高科收入及利潤的情況看似還算不錯。

但是,捷安高科近年來應收賬款增速遠超營收增速。2016至2018年,捷安高科應收賬款分別增長312.24%、73.55%和23.47%,而同期營收增速分別為82.54%、36%和24.03%。此外,捷安高科同期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也一路走高,分別為78.77天、127.49天和146.24天,公司回款情況明顯下降。

在分析公司業務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北京騰實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騰實信")與捷安高科既是競爭對手,又是供應商、還是公司客戶,身兼多職,顯的十分扎眼。

騰實信是一家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主要產品有鐵路模擬駕駛與故障處理系統、檢修支持系統、檢測分析系統、電路模擬系統等。根據招股書,捷安高科將騰實信列為了同行競爭對手。

報告期內,捷安高科主要產品的毛利率均高於騰實信。但是,2016年,騰實信成為捷安高科的第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是330.13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4.98%。

根據招股書和騰實信年報,騰實信不僅僅是供應商,還是捷安高科的客戶。據騰實信2016年度報告,捷安高科是騰實信的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是304.63萬元,佔騰實信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為11.41%。

此外,2019半年報中,騰實信再次提到了捷安高科,稱因資金緊張的原因,騰實信還欠捷安高科108.27萬元,賬齡早已超過了1年。

即使競爭對手,又是供應商,還是客戶,讓人疑惑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作究竟是何種形式。

前後版本招股書多處財務數據大變樣

翻看過去捷安高科不同時間向證監會遞交的三版招股書,居然出現了相同年份的財務數據信息無法對應的情況。

2017年版招股書顯示,捷安高科2016年的第九名客戶是烏魯木齊鐵路局,銷售金額是508.45萬元;第十名客戶是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下稱"廣州輕工學校"),銷售金額是375.79萬元。但是,2019年的兩版招股書卻披露,捷安高科2016年的第九名客戶成了廣州輕工學校,銷售金額保持不變,第十名客戶則變成了蘭州交通大學,銷售金額是360.15萬元,烏魯木齊鐵路局則沒有出現在前十客戶名單中。

在2019年同一IPO審核期,捷安高科遞交的兩版招股書也有多處信息存在差異。

根據2019年3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捷安高科2016年的應收賬款餘額前五名客戶第五位是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賬面餘額是363.62元。但是在2019年11月更新後的招股書中,公司2016年應收賬款餘額前五名的名單,前四名沒有發生變化,第五名卻變成了哈爾濱鐵路局,賬款餘額是363.96萬元。2019年3月招股書披露,2018年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是121,701,574.31元;而2019年11月招股書披露,2018年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票據是100,000.00元,應收賬款是121,256,252.86元,合計121,356,252.86元,兩個應收賬款相關數據就相差了345,321.45元。

上述多處數據差異,實在讓人懷疑捷安高科招股書的嚴謹性。在未進行會計差錯調整的情況下,捷安高科前後披露招股書中的諸多財務數據發生了變動,公司和其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或許需要做一進步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