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捷安高科前后版招股书信息大变样,竞争对手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

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捷安高科)是一家专注于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和军工等领域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研发与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目前正在冲刺创业板IPO。

捷安高科前后版招股书信息大变样,竞争对手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

IPO之路一波三折,内控问题也不少

其实,早在2016年,捷安高科就启动其首次IPO辅导。2016年12月,河南监管局在其官网公示称,捷安高科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证券”,601375.SH)对其进行辅导,公司已于2016年12月15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3个多月后捷安高科就解除了与中原证券的IPO辅导协议,并将IPO辅导券商变更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中止与中原证券的IPO辅导协议,捷安高科称“鉴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及慎重考虑”,并未披露具体原因。

根据捷安高科2017年招股书,2014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捷安高科分别实现营收5443.11万元、8747.82万元、1.6亿元和1147.41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244.22万元、1948.06万元、2688.05万元和-852.7万元。和同时期排队企业相比,捷安高科的营收规模及净利润都比较小。

然后,在2018年3月2日,经历了半年多的排队之后捷安高科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日向证监会申请撤回上市申报材料”,理由是“公司调整上市计划”。而在2019年4月4日,公司再次提交IPO申报材料,再度冲刺IPO。捷安高科的IPO之旅可谓“一波三折”。

除了IPO过程不顺,在招股书中,我们还发现了不少内控问题。2015年4月,捷安高科因前期会计差错调整,导致超额分配2014年度利润174.87万元,分别分配给郑乐观、张安全、高志生、杜艳齐和白晓亮57.36万元、55.61万元、25.88万元、22.38万元和13.64万元,此5人均为公司前十大股东,其余5名股东则全部为企业。

捷安高科表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因超额分配利润和委托理财应收各关联方的款项已全部收回。

此外,2014年,捷安高科曾向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的张安全累计转出2000万元委托其购买理财产品,实现理财收益23.87万元。其中本金于当年年底前收回,而收益则推迟到2017年4月才收回。对于公司委托实控人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捷安高科却并未在招股书中作出说明,应当注意的是,该笔理财产品仅仅1.19%的收益率也引人质疑。

同时,捷安高科所属行业是研发与技术服务,按理说应该较为重视研发投入,但是捷安科技研发强度近年来却逐年减弱。2016至2018年,捷安高科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0.9%、9.42%和8.07%,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其竞争对手运达科技(300440.SZ

)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13.68%,远高于公司。

应收高企,竞争对手又当供应商还当客户

业绩上看,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6亿元、2.17亿元和2.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04.26万元、4990.55万元和7285.80万元。

在招股书中,捷安高科2019年度预测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较2018年度增长15.71%;预测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利润7903.45万元,较2018年度增长8.48%;预测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567.47万元,较2018年度增长6.86%,2019年度公司预测经营情况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上述经营业绩的数据显示,捷安高科收入及利润的情况看似还算不错。

但是,捷安高科近年来应收账款增速远超营收增速。2016至2018年,捷安高科应收账款分别增长312.24%、73.55%和23.47%,而同期营收增速分别为82.54%、36%和24.03%。此外,捷安高科同期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一路走高,分别为78.77天、127.49天和146.24天,公司回款情况明显下降。

在分析公司业务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北京腾实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腾实信")与捷安高科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供应商、还是公司客户,身兼多职,显的十分扎眼。

腾实信是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主要产品有铁路模拟驾驶与故障处理系统、检修支持系统、检测分析系统、电路模拟系统等。根据招股书,捷安高科将腾实信列为了同行竞争对手。

报告期内,捷安高科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高于腾实信。但是,2016年,腾实信成为捷安高科的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是330.13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4.98%。

根据招股书和腾实信年报,腾实信不仅仅是供应商,还是捷安高科的客户。据腾实信2016年度报告,捷安高科是腾实信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是304.63万元,占腾实信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11.41%。

此外,2019半年报中,腾实信再次提到了捷安高科,称因资金紧张的原因,腾实信还欠捷安高科108.27万元,账龄早已超过了1年。

即使竞争对手,又是供应商,还是客户,让人疑惑两家公司的业务合作究竟是何种形式。

前后版本招股书多处财务数据大变样

翻看过去捷安高科不同时间向证监会递交的三版招股书,居然出现了相同年份的财务数据信息无法对应的情况。

2017年版招股书显示,捷安高科2016年的第九名客户是乌鲁木齐铁路局,销售金额是508.45万元;第十名客户是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下称"广州轻工学校"),销售金额是375.79万元。但是,2019年的两版招股书却披露,捷安高科2016年的第九名客户成了广州轻工学校,销售金额保持不变,第十名客户则变成了兰州交通大学,销售金额是360.15万元,乌鲁木齐铁路局则没有出现在前十客户名单中。

在2019年同一IPO审核期,捷安高科递交的两版招股书也有多处信息存在差异。

根据2019年3月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捷安高科2016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客户第五位是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账面余额是363.62元。但是在2019年11月更新后的招股书中,公司2016年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的名单,前四名没有发生变化,第五名却变成了哈尔滨铁路局,账款余额是363.96万元。2019年3月招股书披露,2018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是121,701,574.31元;而2019年11月招股书披露,2018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是100,000.00元,应收账款是121,256,252.86元,合计121,356,252.86元,两个应收账款相关数据就相差了345,321.45元。

上述多处数据差异,实在让人怀疑捷安高科招股书的严谨性。在未进行会计差错调整的情况下,捷安高科前后披露招股书中的诸多财务数据发生了变动,公司和其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或许需要做一进步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