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半導體材料—-

電子特氣: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電子特種氣體(簡稱:電子特氣)是特種氣體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集成電路(IC)、顯示面板(LCD、OLED)、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電子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原材料,廣泛應用於薄膜、光刻、刻蝕、摻雜、氣相沉積、擴散等工藝,其質量對電子元器件的性能有重要影響。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電子氣體在不同電子元器件製造工藝中的應用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據卓創資訊統計,2017 年全球特種氣體的市場規模達 241 億美元,其中電子領域(包括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預計超過 100 億美元;中國特種氣體的市場規模約178 億元,其中電子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00 億元。

半導體用電子特氣行業增速高。在半導體領域,電子特氣在半導體制造的材料成本中佔比高達 13%,是僅次於硅片的第二大材料。僅從集成電路用電子氣體來看,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2018 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氣體的市場規模達到 45.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中國集成電路用電子特氣的市場規模約 4.89億美元。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且 2017~2020 年間中國大陸新建半導體晶圓廠數量佔全球新增總數高達 42%;中國大陸液晶面板出貨量已在 2019 年 1 季度躍居全球第一,全球佔比超過 50%。。目前全球電子特氣市場被幾家海外龍頭企業壟斷,國內電子特氣的進口依存度超過 80%,在半導體、顯示面板產業鏈國產化趨勢下,上游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局面亟待改變。

相比海外公司較高的行業集中度,國內電子特氣產能相對分散,細分領域公司數量較多。相對海外巨頭每家公司都有眾多電子特氣產品類別批量進入半導體制造產業鏈,國內企業目前每家公司僅有個別電子特氣產品打入本土半導體產業鏈,尚與海外公司有較大差距。

相關標的梳理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光刻膠:

光刻膠是電子化工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材料之一,在半導體領域,光刻工藝的成本約為整個芯片製造工藝的30%,耗時約佔整個芯片工藝的40%~50%,是芯片製造中最核心的工藝。光刻膠的質量和性能是影響集成電路性能、成品率及可靠性的關鍵因素。光刻膠材料及其配套化學品約佔 IC 製造材料總成本的 12%左右,是繼硅片、電子氣體的第三大 IC 製造材料。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2019 年全球光刻膠市場規模預計近90 億美元,自 2010 年至今 CAGR 約 5.4%,預計未來 3 年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長,預計至 2022 年全球光刻膠市場規模將超過 100 億美元。

中國光刻膠市場需求增速高於國際平均,但中國本土供應量在全球的佔比僅有 10%左右,發展空間巨大。受益半導體、顯示面板、PCB 產業東移的趨勢,2019 年我國光刻膠市場本土供應量約 70 億元,自 2011年至今 CAGR 達到 11%,遠高於全球平均 5%的增速,但市場規模全球佔比僅為 10%左右,發展空間巨大。2017 年我國光刻膠需求量為 8 萬噸,產量為 7.6 萬噸,供需缺口 0.4 萬噸,其中中國本土的光刻膠產量僅有 4.4 萬噸,僅佔中國產量的 58%。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光刻膠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隨著半導體線路圖形越來越小,光刻工藝對光刻膠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據測算,2018 年全球半導體用光刻膠市場規模約 13 億美元,預計未來 5 年年均增速約 8%~10%;中國半導體用光刻膠市場規模約 23 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 5 年年均增速約 10%。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半導體光刻膠各品種中,目前 g 線和 i 線光刻膠的市場份額較大,ArF 光刻膠市場增速最快。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國內公司技術差距較大,國產化率極低。國內公司目前僅有蘇州瑞紅、北京科華實現了部分品種的國產化,但是整體技術水平較低,僅能進入 8 吋晶圓生產線與 LED 等生產線。此外,南大光電、上海新陽擬建設 ArF 光刻膠生產線,容大感光的 i 線光刻膠已經小批量產。

相關標的:晶瑞股份

選自東興證券《市場空間大,行業增速高,部分內資產品已實現進口替代 》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吳俊琛 執業證書編號:A0150618080002

好人好股明星講師 第一財經《公司與行業》和《財經風味》欄目重要嘉賓。 2017年2月28日至2019年3月8日第一財經旗下“有看投”個人錦囊總收益高達144.72%。 十年新經濟研究,F10功能發起人和參與者之一,5年10萬份研報的閱讀量級,對因基本面變化而形成的投資機會總結出一套獨到的分析系統和應用方法,通過三大邏輯前瞻性的把握熱點和主題性投資機會。

吳俊琛:半導體全面爆發,這個亟待突破的細分或更具估值優勢

不管你是激進型的朋友還是穩健型的股民,都歡迎關注我們 @中和應泰上海分公司 。我們會定期發佈一些熱門題材幹貨和邊風煒 魏寧海 徐文明 凱恩斯 等財經大咖視頻。請大家多多點贊和轉發,期待與你們更多的交流與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