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今年寶寶兩歲半,每次都不好好吃飯,寶媽們有沒有什麼技巧,跪求?

An鄰家小燕


我家二寶也是兩歲半,之前每天催兩孩子吃飯這事足以打破一家人的寧靜,後來老母親痛定思痛,覺得再這樣下去,孩子煩,媽媽也累,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與執行,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在分享給廣大老母親們。

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老母親除了要“放手”與“狠心”外,還需要掌握這幾招:

1、合理控制零食與點心時間
2、飯菜可口
3、氣氛歡快、不催、不叨叨唸
4、立好飯桌規則

養成規律作息、合理控制零食與點心時間是好好吃飯的第一步

孩子的規律作息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寶寶,在飲食上必須有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比如,每日的11點到12點之間,並且要合理控制孩子的零食攝入,特別是在餐前的一個小時內,絕對禁止一切零食。另外還要掌握好點心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點心應該是水果或小麵包,一些易消化的,不要吃油炸或糯米類的食品。

在吃飯的點上,只有讓孩子的胃保持飢餓狀態,才能讓他們好好接受正餐,如果孩子的飲食不規律,又喜歡吃零食,並且餐前還吃太多的點心,那麼勢必會影響孩子正餐的攝入,從而不好好吃飯。

【建議】 給孩子養規律的飲食習慣,合理控制零食,吃易消化的點心,讓孩子養成相對固定的時間吃飯。這不單需要孩子的配合,更需要媽媽的堅持,只要你可以做到這幾點,接下來就容易多了。

“色香味”俱全的的可口飯菜是讓孩子好好吃飯的第二步

如果你的菜色永遠就那幾種,並且還太講究“健康環保”,比如不放鹽,不加任何調味料等。不用說孩子,大人吃多了都會受不了。營養均衡,綠色低碳沒錯,但適當的“味覺”還是有必要的。

所以,如果你沒法像網上的高手媽媽那樣,365日天天不重樣,那咱好歹也把花樣搞多元化些,只要孩子愛上你的菜,自然就愛上吃飯了。

【建議】老母親要多研究菜色,儘量搞多元化,把菜品做得“色香味”俱全,多準備些孩子喜歡吃的菜,如果孩子的胃空了,飯菜又可口了,他怎麼會不愛上吃飯呢?

杜絕在飯桌上沒完沒了的催促與叨叨唸

很多媽媽看到孩子不好好吃飯,就一個勁地催催催,比如“快點吃呀”、“趕緊吃飯,別總吃菜”、“你看你吃得桌面像什麼一樣”等等。

心理學有個有名的理論叫“超限效應”。指人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被反覆催促的孩子一般從剛開始的不安慢慢轉變成反感,甚至討厭憎恨,最後出現“麻木了”或“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愉快的就餐環境,不要動不動就催他吼他,慢慢地,時間久了,他會對吃飯失去興趣,感覺吃飯是件很煩很痛苦的事,從而更加抗拒吃飯。

【建議】吃飯過程中,哪怕孩子的行為讓你簡直快抓狂,你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催別罵別吼,讓他用他的節奏去進行,也別怪他吃的滿桌子都是,等他吃完再一併清理就好,吃飯一定要讓他保持愉快的心情,才不會導致他以後對吃飯更為排斥。

立好飯桌規則,一旦孩子不遵守,就直接請他離開飯桌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能好好吃飯,允許孩子在吃飯時看電視、玩玩具或看手機等。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還會影響消化,也沒能讓孩子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吃飯必須得在飯桌上,還需遵守飯桌規則,一旦開始吃飯,就要做到專心一致,父母要以身作則,堅決不允許邊看手機邊吃飯或邊打電話等。這樣不僅會給孩子帶去不良的影響,還會導致他們有樣學樣,不專心吃飯等。

【建議】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不要催,也不要發火,告訴他如果再不好好吃就要請他們離開了,如果經過“警告”還是不配合時,直接讓他們離開,並且在下一個飯點到來前,不管肚子多餓,都不允許他們吃點心或零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記住,不好好吃飯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總結】總之,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家長一定不要催,也不用急,更不要直接喂,家裡有老人的一般都選擇直接喂,這樣不僅會讓他們產生依賴,以後還會越變本加厲,越發的不願意動手。

家長需要做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抱著“你不吃你餓是你的事”的態度,只有做到“放手加狠心”,才能夠讓孩子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我是熊媽,兩男孩的媽,這是我關於“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破”的看法與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知有多少媽媽同樣面臨著這種情況,你又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一起探討探討。


熊媽碎碎念


這裡我先來分享一下,如何讓排斥吃雞蛋的女兒又愛上吃雞蛋的經歷。

就拿我女兒不吃雞蛋來說,從孩子可以吃輔食以後,孩子奶奶因為雞蛋營養好,於是每天就各種蒸雞蛋,煮雞蛋給孩子吃,可能吃的太多了,物極必反,孩子大概到了一歲半就非常排斥吃雞蛋,換了很多花樣煎雞蛋,煮雞蛋,蒸雞蛋她都不吃,哪怕趁她不注意,悄悄的給她放進嘴裡都能吐出來,給你氣個半死,從此以後我們也不再逼她吃了。

我絞盡腦汁思索如何讓她重新接受吃雞蛋,直到孩子兩歲半,每次我吃煮雞蛋就喊她來幫我剝雞蛋殼,她也很樂意,剝的不亦樂乎。有時我也拿雞蛋作畫,在上面畫上各種表情,此後,她對雞蛋產生了好感,到這裡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並不再聞雞蛋色變,但還是不輕易嘗試吃它。

於是我利用共情法,給雞蛋擬人化:“你看你把雞蛋的衣服都脫掉了,她的肉肉這麼白白淨淨,天又這麼冷,它想進去你暖和和的肚子裡去,不然它就會感冒的。”我說了很多類似的話,終於她被說動了,嘗試吃了一口,咀嚼了幾下,那表情好像在說,“咦,好像也沒有那麼難吃,好像味道還不錯。”我的天,她居然吃了,看來她只是心理上排斥它,並不是不喜歡那個味道,從此我偶爾給她吃雞蛋,她還蠻喜歡吃的。

所以,孩子不愛吃飯,有可能是餵養方式不當。

兩歲半的寶寶正是可以自己獨立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好好吃飯,有兩種原因:

1.孩子生理問題,比如缺鋅,就會導致孩子挑食,厭食,不好好吃飯的問題。

2.家長餵養方式問題,引導不當,便會加重孩子對吃飯的牴觸情緒。

這兩種原因我在另一篇問答上,花了大量筆墨進行詳分析,這裡不宜複製相同內容,被頭條認定為抄襲或內容重疊,影響權重。

想了解更多方法請移步,另一篇悟空問答,「兩歲的孩子才22斤,每天都不好好吃飯,總是要人喂,有時喂也不吃,難道他不餓嗎?」,請手動複製粘貼,鏈接如下:

https://m.zjurl.cn/answer/6770965385177989388/?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70965385177989388

如果認可這篇文章,請轉發,點贊或留言,便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謝╰(*´︶`*)╯


動情M


我家寶寶現在兩週八個多月了,在吃飯問題上從來沒有讓我操心過,一直是吃飯問題方面“別人家的好寶寶”榜樣,對於這一點我也非常欣慰。在這裡根據親身經歷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分享給您,希望能夠給您提供一些參考。

1、給寶寶準備固定用餐的餐桌椅

我家寶寶從開始吃輔食起就讓她坐上了餐桌椅吃東西,每日的三餐都會讓她在餐桌椅上吃。直到現在這麼大了,我家寶寶每頓飯還是坐在餐桌椅上面吃,一到吃飯時間她就吵著要坐餐桌椅,不讓坐都不行~在她心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思維:吃飯必須坐餐桌椅才可以。

讓寶寶坐餐桌椅上吃飯有利於限制寶寶的活動範圍,讓寶寶可以專心的吃飯,而不是一邊吃一邊到處跑著玩。同時也能夠給寶寶傳達一個信號:坐上餐桌椅就可以吃飯了。

2、讓寶寶跟大人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餐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照顧寶寶吃飯比較麻煩,沒辦法專心吃飯,總是喜歡先做好寶寶的飯,把寶寶餵飽了自己再吃或者自己先急忙忙的吃完了飯再喂寶寶。實際上寶寶是非常希望可以跟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吃飯的,這樣會讓他覺得,自己也跟其他家人一樣的,一起吃飯會讓寶寶對家庭活動有參與感,會增加寶寶的配合積極性。同時,父母的吃飯模式,也是寶寶樂於學習和模仿的榜樣。

在一起吃飯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有更多的互動交流,也可以跟寶寶介紹每一種食物是什麼,問寶寶正在吃的食物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味道?這樣的互動方式會讓寶寶對吃飯更有興趣。並且,每到吃飯時間,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寶寶也坐在一起吃飯,會讓寶寶覺得吃飯的時候就應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專心的吃飯,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寶寶會覺得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像每天都要洗臉洗腳刷牙一樣。

3、適當的控制寶寶的零食量,飯前餓一餓,寶寶的食慾更好

在吃飯前一小時內,最好不要再給寶寶吃零食了,過多的零食會讓寶寶有很強的飽腹感,寶寶感覺不到餓,自然對吃飯這件事就沒那麼熱衷了。

4、寶寶的飯菜多做點花樣,可以增加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和好奇心。讓寶寶覺得吃飯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種食物,某一種做法可能寶寶很排斥,媽媽多換幾種做法試試,說不定寶寶就喜歡吃了呢。雖然吃飽很重要,但是如果能夠讓寶寶因為喜歡而吃飽,是不是更棒呢?

5、在吃飯前後儘量不要訓斥寶寶,儘可能的讓寶寶帶著愉快的心情進食。

如果在飯前或者吃飯時,家長因為寶寶的一些不當的吃飯行為,對寶寶各種訓斥責備,久而久之也會讓寶寶厭煩吃飯這件事的。

6、不要過分限制寶寶的進食方式。

寶寶因為年齡太小,或者是抓握能力有限,也或者是出於對食物的好奇探索,可能會選擇用手抓著吃飯,這樣很容易把食物弄的到處都是,也有的寶寶喜歡把飯倒出來直接用嘴吃~

作為家長應該尊重寶寶的進食方式,瞭解寶寶這樣吃飯的原因,從而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切記不要直接粗暴的打斷或者強行糾正寶寶的進食方式,更不要因此大聲的責備寶寶。好的飲食行為是可以慢慢培養和引導的,做家長的一定要對寶寶多一點耐心。

7、給寶寶準備一些可愛有趣的餐具。好玩兒的餐具,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寶寶更好的吃飯哦。

總而言之,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對寶寶多一點耐心,慢慢的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問題一直是讓廣大寶媽們十分困擾的一件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輕易改變的,如果您採取了以上各種建議還是覺得效果不明顯,建議您查閱更多相關資料,或者向其他寶媽學習一下,相信最終您一定能夠收穫一個愛吃飯的聰明可愛又健康的好寶寶!


若蓮


看到這個問題,立馬想到我女兒,先來說下我女兒吃飯難的事。

從女兒8個月開始,我就有意培養她自己吃飯的習慣,所以我們給她準備了餐椅。自從有了餐椅後,一直到孩子2歲,差不多都是她自己吃的。但2歲以後換了環境,餐椅就沒在用了,於是孩子吃飯就出現以下問題:

沒餐椅,孩子坐不住。孩子一旦不坐餐椅,那她自己吃飯就變得相當困難,吃幾口就說要去玩一下是常態。如果訓斥孩子,孩子能老實一會。如果孩子坐的是大人椅子,為了吃飯舒服,孩子得跪在椅子上吃,這樣久了就會累,孩子就容易吃吃停停。

有幾次,我吃完了,她還在那邊吃邊玩,我直接火了,把她的飯倒了。結果孩子大哭,還用手去垃圾桶找米飯,哭得很傷心,一邊哭一邊說“我要吃米飯”,這樣幾次後,孩子知道不好好吃飯媽媽就會倒了。

後來只要一說“不吃,我就要倒了”孩子就乖乖吃飯。但有時我怕她因為我的話而吃撐,又會說“如果吃飽了可以不吃”或者“不想吃不要勉強自己吃”。

這樣慢慢地孩子吃飯就老實多了,不會吃一下又跑去玩一下。

因此,我的建議是,給孩子準備個餐椅。2歲半的孩子如果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這很重要,大人會少了很多麻煩,最重要的是孩子學會了獨立。

現在我女兒3歲,她吃飯時可以獨自一人坐一邊,我們各吃各的,互不影響,覺得很幸福。想起很多家長追著孩子喂,或是不給手機看就不吃飯的場景,我覺得我十分欣慰。


花醒育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女兒剛過這個年齡,現在3歲了,吃飯的事我從來沒有操過心,小時候我也沒有追著餵過飯

記住一句話,孩子吃飯是最基本的能力,餓了就會吃,我看到好多孩子,連吃飯都要,追著哄著才吃,沒有手機就不吃飯,,這些壞毛病都是大人慣出來的,我們家是,下了飯槕,飯就要收走。在怎麼哭鬧,要下餐才有的吃!!

小孩子小時候不能慣,也不要寵著依著他,大人就要狠心些,孩子才會成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小懶蟲和爸爸媽媽


我家娃吃飯一直沒啥大問題,不過之前也為這事焦慮過。後來請的阿姨說別怕小朋友一頓兩頓不吃會咋樣。餓了他自己就會找吃的。別擔心!從此以後我就不再焦慮了。

所以首先你得先銘記這一條,小朋友少吃一頓兩頓不會咋樣。接下來放輕鬆哈!

他不吃就不吃了,不再硬喂。尊重他的意願,以後你會覺得越來越好帶。他自己知道飽沒飽。

大了以後,比如四歲了,如果因為玩而忘記吃飯,那就提前說好吃飯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到點就收碗筷了。要在想吃飯就得等下一頓了。而且中間不提供任何吃的。慢慢小朋友也就知道了該咋辦了!

不過還得強調一點哈,是小朋友沒有任何身體願意導致食慾不好。這一點需要重點排除!

如果小朋友吃得不多,但只要身體發育符合要求,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呲牙][呲牙][呲牙]


一個寶媽叫開森


寶寶不愛吃飯跟餓不餓沒有關係,肯定是有問題,我家寶寶之前也是,精心做的喂他一口都不吃每一勺都會被他準確的擋回去!就覺得脾胃不好找了比較好的推拿的地方,推拿了幾次就特別有食慾,不到吃飯的時候就想吃,每次餵飯的時候都是我們覺得差不多了停止的,怕他積食。我家寶寶一歲兩個月。


綠茶0711


不讓吃零食,吃飯時只問一句吃不吃,不吃就不再問,連續兩頓不讓吃飯,讓他知道你為什麼會這樣做。兩頓沒反應,就三頓,甚至三天。

當年張聞天在困難時期收養了一個女兒,在她說米飯不好吃時,整整讓她餓了三天,然後給她講她自己的來歷,從那以後她從來不敢說什麼不好吃了,還敢說不吃飯?


徐昌奎


我家也是兩歲半,1.飯前習慣性洗手2.準備專用碗筷3飯前不給吃食4.不管吃的多髒都要自己進食5吃完飯自己把空碗放水池 開始哪怕不吃飯也要走這個流程,習慣是可怕的,慢慢的她會去吃,就算沒吃多少,她也是有成就感的,何況很快就要上幼兒園了,每天學習一種新的生活技能,吃飯,喝水,穿衣,上廁所


悠登女士


好多的寶寶都不好好的吃飯我分享給大家的一個小妙招,我每次喂孩子時他的碗裡都放上個他愛吃的水果讓他想吃水果時勺子裡把喂他的稀飯啊米糊啊趁機放到他嘴裡讓他吃不到水果老是想要吃引起的慾望就行了,飯就不愁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