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清朝末年,時局動盪,奇案冤情層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馬案”。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7月26日,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張文祥刺殺。慈禧太后在召見曾國藩時說:“馬新貽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對曰:“這事很奇。”

張文祥、曹二虎和石錦標既是情深意篤的結拜兄弟,又是捻軍三員驍將。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他們組織捻軍攻破廬州城,活捉知府馬新貽。馬新貽能言善辯,非但保全了性命,反而勸說張文祥等三人歸順了清王朝。隨後馬新貽與張、曹、石等三人歃血為盟,發誓要同富貴同患難。

可誰也不曾料到,這場金蘭之交,竟然釀成了以後的殺身之禍。

歸降清軍後,文祥、二虎、錦標每日操練習武,督促訓導,相安無事。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馬新貽升為安徽布政使,文祥等人隨之進入藩州供職。馬新貽官運驟貴,日漸有厭薄文祥等之意。過去他感激過張文祥廬州城饒其不死,放歸一命,那段被俘結義的經歷被他看成是一樁影響自己仕途、秘不示人的醜事。

二虎將妻子接來藩州共同生活,被前來喝酒的馬新貽撞見。曹二虎妻子生得柳腰杏臉、黛眉朱唇、婀娜秀麗、楚楚動人,便不由得動了心思。他三天兩日委派二虎出公務短差,二虎在家日短,避其耳目,馬新貽便肆膽接近曹妻。自此以後,倆人頻頻私通,花間夢裡鬢廝相守。

時日一久,馬的醜行傳揚出去。馬新貽知醜事已露,心急如焚。他想,若是傳揚出去,自己為之多年奮鬥的功名、地位將毀於一旦。馬新貽下定決心,要除掉二虎。他藉口二虎暗通捻匪,將二虎斬首示眾。

文祥等人不由頓足大哭,含淚領走了二虎的屍體。此後,張文祥銷聲匿跡兩年,精煉刺術。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時任兩江總督的馬新貽在檢閱完軍隊,正準備回署衙休息時,忽然聽得喊冤聲,心裡好奇,便按轎探出腦袋看個究竟。正在此時,一個漢子突然拔出一把明晃晃的短刀,死力刺進了馬新貽的心胸處,拔出又刺,刀刀皆中要害,馬新貽當場倒在了地上。那人行刺得手,非但未落荒而逃,而是高聲叫道“刺客就是我張文祥!”

“兩江總督馬新貽,於7月26日赴署右箭道校閱,事竣回署,突遇罪犯刺傷脅肋……該犯名張文祥,而行刺緣由,供詞閃爍,該督受傷甚重,延至次日身故。”(《清實錄》卷288)

此事如此怪誕,引得民間流言四起。1973年,著名導演張徹拍攝了由狄龍主演的電影《刺馬》,首次將該故事搬上銀屏。2007年,導演陳可辛再次以“刺馬案”為藍本,拍攝了電影《投名狀》。與原故事相比,陳可辛弱化了兄長與弟媳偷情的情節,加入了個人理想、兄弟情誼、家國大義等俗常情理。

電影演員陣容堪稱豪華,劉德華、李連杰、金城武、徐靜蕾,各個都是實力派。《投名狀》上映後得了廣泛讚譽,一舉獲得了金像獎八項大獎,三項金馬獎。由於電影在內地上映時刪減了部分情節,導致劇情不太連貫,電影的口碑一般,豆瓣評分只有7.2分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投名狀一詞語出《水滸傳》。在第十一回關於林沖雪夜上梁山的描寫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林沖道“:三位頭領容覆小:人‘千里投名,萬里投主’,平託祡大官人面皮,徑投大寨入夥。……”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

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

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

從博弈論的角度來說,納了投名狀,都犯了死罪,就避免了一方告發另一方、出賣同夥的可能性,即所謂的“囚徒困境”。

電影開場是一段字幕,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清朝末期,官府腐敗,民不聊生。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中國陷入了長期的內戰。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清軍將領龐青雲(李連杰飾)從死人堆裡爬了出來。他的部下全部戰死,不甘失敗的他裝死偷生,希望能東山再起。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逃亡路上,他遇到了離家出走的蓮生(徐靜蕾飾)。又累又餓的龐青雲昏倒在地,蓮生一碗粥把他救了回來。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蓮生本是一名揚州瘦馬(就是找一些漂亮的小女孩,教她們琴棋書畫,養成閨秀,長大後賣給富人做妾),在她即將被賣給富人做妾時,她的夥伴趙二虎(劉德華飾)將她救出,兩人逃到山中做了匪。可是趙二虎並不懂得蓮生想要的是什麼,她並不想過這種缺衣少食、顛沛流離的生活,於是她幾次離家出走。

趙二虎不懂她,龐青雲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一夜,兩個人相互偎依,徹夜長談,彼此產生了情愫。

第二天,土匪二當家姜午陽(金城武飾)看上龐青雲的鞋子,想佔為己有,於是跟龐青雲廝打起來。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姜五陽見龐青雲出手不凡,想拉他入夥,又帶他去見大哥趙二虎。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趙二虎為人光明磊落,重情重義。姜午陽打小就跟著大哥趙二虎,也練了一身好武藝。雖然趙二虎和姜五陽做的是打家劫舍的買賣,但為人仗義。搶下糧來,大半分給窮苦百姓,雖是土匪,也有點劫富濟貧的俠義。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因為戰亂,方圓百里已無糧,與其餓死,不如放手一搏。於是他們打算去劫軍糧。

劫糧大戰中龐青雲不僅表現神勇,還救了趙二虎和姜五陽一名,令二人對他刮目相看。

劫了糧,大家正要飽餐一頓,卻被魁字軍橫插一槓,不僅糧草都被搶去,村寨也遭了殃。三人只得另謀生路。龐青雲建議大家投靠清軍,一來當兵可拿軍餉不至於餓死,二來當了兵有了武器,就不會被欺負。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土匪們對龐青雲並不信任,於是他們想了個辦法———納投名狀。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今有龐青雲、趙二虎、姜武陽,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天地作證,山河為盟,有違此誓,天地誅之!”

龐青雲帶領弟兄們投靠了“三公”之一的陳公。三公中,陳公的實力最弱,正需要壯大人馬。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龐青雲立下軍令狀,不要陳公一分軍餉,在十日之內拿下舒城。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龐青雲只有八百人,而敵方有五千人,且裝備精良。敵眾我寡,他這是拿八百個兄弟的命在賭。靠著弟兄們不怕死的勁頭,他們一戰成名,順利拿下的舒城。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拿得首功一件的龐青雲,自然更得朝廷重視。實力不斷壯大的龐青雲野心也開始逐漸膨脹,他有一個大膽的計劃:先取蘇州,再下南京,徹底擊敗太平軍。聽完龐青雲的計劃,三公們笑了。南京是太平軍的心臟,拿下南京,三公們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他們並不願出力剿匪。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龐青雲不管,他有著自己宏大的目標。破城後,兩個士兵姦淫民女,被龐青雲發現,龐青雲要將兩人就地正法。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二虎和午陽阻止,龐青雲說出來自己的理想“從前我做官的的時候,在街上看見一個捕快,抓住一個窮人就打,打到遍體鱗傷,渾身是血,沒有任何理由,就是因為他窮,而這個窮人沒有任何怨言,好像一切都是天公地道的,從那天起,我就發誓,如果我做主,這種事絕不會再發生,你們投軍是為了不讓別人欺負,現在我告訴你,不光你們,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被人欺負,我們要做的是這樣的大事。”

龐青雲覺得,只要平息了戰亂,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所以他一心要拿下蘇州。

蘇州之戰進行的異常艱難。他們包圍了蘇州,戰爭持續了一年。龐青雲這邊糧草已經耗盡,蘇州城裡也燈枯油盡蘇州之戰成了僵局。二虎不願看著戰士們活活餓死,他悄悄溜進蘇州城,竟成功說服了他們開城投降,條件是讓城裡的百姓和守城的四千士兵活下去。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面對這四千名俘虜,龐青雲並沒打算手下留情。蘇州城糧倉已空,軍糧有限,兄弟們要吃,百姓要吃,俘虜也要吃。吃飽了飯的俘虜,隨時可能撿起武器,一旦軍隊離開出發,等於在後心給自己留了一把刀子。作為決策者,龐青雲不能冒這個險。並且,如果魁字營先打下南京,那會有更血腥的殺戮。龐青雲為了蘇州四千俘虜的活口耽誤行程,無形中等於放棄南京數以萬計的人命。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蘇州殺人,南京活人,在龐青雲看來,這筆賬是合算的。然而趙二虎並不買賬。自己已經答應讓俘虜們活命,殺了他們,就讓自己陷入不仁不義的地步,這讓把義氣看的非常重要的他難以接受。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三人的分裂從這裡開始,電影也是從這裡走向了悲劇。就是否殺俘虜的問題上,午陽很堅定的站在龐青雲一邊。龐青雲說自己要做的是為天下老百姓的大事的時候,午陽說,要是我能為這未來死,該有多好。午陽覺得大哥是對的,所以他支持大哥,親自下令將俘虜殺掉。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此後他們順利拿下南京,兄弟三人加官進爵,大哥龐青雲升為兩江總督。從土匪到高官,他們實現了命運的逆轉,然而兄弟三人的追求並不相同,註定了兄弟三人的悲慘結局。

大哥龐青雲追求的不僅止於武功,更在文治,打仗是邁入仕途的過程,從政也不是為了官位,而是為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創造出個無人捱餓受欺的太平盛世。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沙場喋血,用命做籌碼往上爬,做著汙染道德的殺伐決斷。功成封官後,為了消除朝廷的疑慮,他帶頭裁軍,顯示自己對於軍權不再留戀。甚至,對於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趙二虎也痛下殺手。龐青雲不信投名狀,納投名狀只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在龐青雲心中,政治理想是排在第一位,兒女私情排第二,兄弟情義只能排在第三位。

破蘇州城後,龐青雲獨自走在結了冰的河面上,他說:“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相比他的兩位兄弟,他更有遠見,可廟堂之上的三公卻笑他不懂為官之道。的確,勾心鬥角的官場,遠比戰場更為殘酷。龐青雲還是太嫩了。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在金鑾殿上,慈禧太后對年輕有為的龐青雲頗為欣賞,“以後君臣相伴,會很長久”,想要重點培養他。不成想,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龐青雲竟然要求“免江南地區賦稅兩年”,這可是犯了大忌。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一來國家連年戰爭,國家正需要江南的賦稅,不能說免就免,二來這是拿自己的軍功逼慈禧表態,挑戰統治者權威。


片刻的遲疑後,慈禧還是批准了。但她不可能再信任龐青雲,因為在龐青雲心裡,擺在第一位的是百姓,並不是朝廷。把龐青雲提拔上來的陳大人,也趕緊和他撇清關係,“龐大人無派無系,才得以高升”。喪失了當權者的支持,龐青雲的仕途不可能長久,這是他引來殺身之禍的原因。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二哥趙二虎把兄弟信義作為人生信條,“天大地大,兄弟最大”。身處兵荒馬亂的時代,有兄弟的相互支撐才能活下來。投了兵,卻改不掉匪的行為方式,這是他悲劇的根源。破蘇州城後,龐青雲殺俘虜的行為違背了趙二虎的價值觀,兄弟間的分歧開始顯現。於是他要帶自己的兄弟回家,對朝廷來說,這可是兵變,是要殺頭的。攻破南京後,趙二虎又私分朝廷軍餉,造成惡劣影響。對於這樣一個身居高位又不聽指揮的人,朝廷一定要除掉以絕後患。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姜午陽是兄弟三人中最單純的一個,大哥二哥都不信投名狀,只有他信。他只認理,誰有理,他就支持誰。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在理,所以龐青雲殺俘虜時他第一個支持;投名狀在理,所以大哥要殺二哥時,他先去殺掉二嫂蓮生,“外人亂我兄弟者,必殺之”他認為蓮生是挑起兄弟矛盾的外人。當龐青雲殺掉趙二虎,他不顧一切也要殺掉龐青雲,因為“兄弟亂我兄弟者,必殺之”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作為一部新武俠電影,《投名狀》擺脫了《英雄》、《臥虎藏龍》等武俠片中人物飛來飛起、畫面清秀美麗的特色,更多的是一種真實的戰爭場面、殘酷環境下的人性書寫。

《投名狀》: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好電影

《投名狀》所描述的是赤裸裸的成人世界,他們相互依靠又相互利用。龐青雲利用了趙二虎和秦午陽,而龐青雲又被三公玩轉於股掌之間。然而兄弟三人又有各自的堅持,為了各自的人生信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歷史的舞臺上,主角們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歷史的主題卻從未改變。龐青雲們所遭遇的道德困境,放在當下也有其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