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又是一年的農村“相親荒”,女孩紛紛拒絕出嫁,到底誰的錯?

最近的農村出現了一道既亮麗又讓人心酸的風景,那就是在過年期間從城市回來的農村男青年,自從他們從城市回到農村以後,由於沒事可做就在村口的街道上溜達,放一眼看去,這些男青年表面上都打扮的乾乾淨淨,感覺很帥氣,甚至有些男青年靠打工掙來的錢買了車,在城市裡還買了樓房,但他們的內心深處為一件事而發愁,那就是娶媳婦。現在的社會晚婚晚育是一個大的趨勢,但是農村人的結婚年齡與城市人的結婚年齡相比要早很多,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男青年,一般都在25歲前完成了結婚的任務。

至於超過25歲的結婚年齡並未結婚的,只能在過年期間想辦法參加相親了,在農村有一部分的未婚男青年經過了很多年還沒有解決婚姻問題,但是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對於他們的父母來說只能是嘴上火,晚上睡不著覺,也是不知所措。畢竟“相親荒”經歷的多了,只要哪一個農村女孩回到家中,他們的父母就求人物色,至於好處費什麼的,那完全就不是事兒。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說得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人生的大事上,很多的農村女孩都要爭取父母的意見,現在既然“相親荒”已經出現了,有很多待婚男青年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差,結婚彩禮的條件要求更不會差很多,對於這些,農村女孩只是看看,完全沒有想嫁人的想法,於是對農村女孩的這樣行為,很多農民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抨擊,說她們是“裝”的,對於這種說辭,被這些農村女孩聽到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也很不贊同此觀點,最起碼她們不願“出嫁”,不只是她們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她們是這樣認為的。

又是一年的農村“相親荒”,女孩紛紛拒絕出嫁,到底誰的錯?

1、從小被“掠奪”的農村女孩心已很涼。

大多數農民對於很多土生土長的農村女孩不願出嫁的事兒進行嚴厲的抨擊,其實站在她們的角度完全可以是理解的,因為她們本身就是受害者,只是原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男孩享受著不同的待遇。現在在農村有個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男孩長到二十多歲了甚至已經自食其力了,現在還管父母要錢,然後父母樂此不疲的給著,但是對於農村女孩來說,那就不一樣了,自從她們出去打工掙錢來獨立的維持自己的生活,畢竟原先她們經歷過管父母要錢的事情。因此在農村家庭中被“掠奪”的總是女孩,估計她們的心早已經很涼了,在平常的生活中該對父母盡孝心時必須得盡,在不願意回去被父母反覆盤剝了。

又是一年的農村“相親荒”,女孩紛紛拒絕出嫁,到底誰的錯?

2、不願為別人活著,只願為自己而活。

因為現在大部分的農民認為在嫁女兒的時候,自己完全能夠做主女兒的意願,在女兒嫁出去以後對生活感到是否的幸福對他們的關係不大,有時候她們為了家庭的經濟條件,她們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生活,委曲求全的想嫁給彩禮多的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婚姻的不穩定性。

又是一年的農村“相親荒”,女孩紛紛拒絕出嫁,到底誰的錯?

現在的農村女孩無論是有學歷還是沒學歷的,由於在外面闖蕩多年,世面見得多了,也漲了不少的知識,也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她們在也不沉默了,繼續一輩子都為家庭著想,待在城市裡既能避免與父母發生不必要的矛盾,又能繼續打理自己的生活,所以不願出嫁也在情理之中。

又是一年的農村“相親荒”,女孩紛紛拒絕出嫁,到底誰的錯?

3、追求高品質的婚姻,不願待在農村。

現在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些沒本事愛面子的人,還有些有本事和沒本事的就拿老婆出氣的人,這樣的人在農村最為的普遍。從以前到現在的農村一直有著男人當家的傳統,尤其是對於農村女孩,有些本事在原生家庭生活感覺不到幸福,整天看父母湊合著過,心裡有了厭煩的情趣,所以只要一機會就離開農村,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為了自己的生活想變得更好而不願出嫁,她們更願意找一個有學問的男青年,然後嫁到城市過著幸福的生活。

又是一年的農村“相親荒”,女孩紛紛拒絕出嫁,到底誰的錯?

現在有的人會認為,如今的女孩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其真實的原因不完全否認有些農村女孩是為了貪圖享受,但是對於她們來說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因此對於農村男青年來說,未來想要找個好媳婦,既要努力打工又要提高自己的素養,使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但現在深研究下去農民重男輕女的觀念還依然的存在,由於時代的發展,農民的這種觀念更應該該變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