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的解毒器官,那麼中老年朋友易患哪些肝病,又應如何及早預防呢?

本文簡要地與大家談談這方面的內容。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一、乙型肝炎

系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種肝臟疾病,主要經血液、注射和母-嬰傳播。

本病常導致慢性感染,最終可形成肝硬化和肝癌,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傳染病

感染乙肝後有些人並無自覺症狀,常因體檢化驗乙肝六項而發現。如果化驗肝功能正常,此類病人稱為乙肝攜帶者。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暫時可不需用藥物治療,而要重視平時自我保健。如:避免過度勞累、戒酒、適當營養、避免肝毒性藥物、定期檢查(3-6月)肝功能、肝臟B超、甲胎蛋白等。

如果有乙肝病毒感染而且肝功能已出現明顯異常,則稱為乙肝患者,那麼則需要到專科醫院進行治療。

預防應注意:定期接種乙肝疫苗、注意保護傷口不與別人的血液接觸、注射器材一人一用、母親患乙肝的嬰兒出生時接種高效價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等。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二、脂肪肝

指過多的脂肪在肝臟沉積,主要由於體內脂肪過多或肝臟對脂肪代謝異常所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此病發病率有增高趨勢。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有:酒精、肥胖、糖尿病、某些藥物或毒物、靜脈高能營養、極度營養不良等。它可表現為肝區隱痛、腹脹,也可無任何症狀經體檢檢出。

肝功能常有轉氨酶持續升高,臨床上主要靠B超和CT的影像學改變診斷。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預防和治療上主要是戒酒、肥胖者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每週4次以上,每次持續時間40分鐘以上)、飲食調整(高蛋白,適量脂肪和糖類飲食),若肝功能和血脂明顯異常可用護肝及調節血脂代謝藥物輔助治療。

絕大多數脂肪肝的預後良好,但卻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的過程,要求自身保健為主,若自己不重視亦可朝肝纖維化、肝硬化發展。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三、酒精性肝病

喜歡飲酒的朋友們要注意了,大量或長期的飲酒均可引起酒精性肝病

它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過度飲酒,可使肝細胞反覆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若同時患有乙肝,則二者可相互加重。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不同個體對乙醇代謝有差異,因此不同個體長期飲酒後發生肝病的機率也有差異。女性對乙醇易感性比男性高,酗酒婦女患肝硬化的發生率為男性的一倍,而且發生肝硬化的時間亦比男性早。

治療主要是永久戒酒,若症狀明顯時應臥床休息和輔助護肝藥物治療。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四、藥物性肝病

大部分藥物均經過肝臟代謝,有句俗語“是藥三分毒”,因此若不恰當的應用多種藥物或個體敏感性不同都可引起藥物導致的肝臟損害。

老年朋友們常常因為基礎疾病多,使用多種藥物而易出現此類肝臟疾病。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常見的易引起肝臟損害的藥物有:抗結核藥物如雷米封、利福平;抗生素如四環素、紅黴素、磺胺藥;解熱鎮痛藥如撲熱息痛、水楊酸類;抗癌藥、抗甲狀腺藥、降脂藥、口服避孕藥、某些中藥等。

因此若有肝臟基礎疾病時應儘量避免使用肝損害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服用藥物,定期檢查肝功能。

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厭油、嘔吐等反應,觀察皮膚、眼睛有無變黃,尿色和大便顏色有無改變,若有這些方面的變化則應及時就醫,接受檢查及治療,否則可發展為藥物性肝硬化或肝衰竭。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五、肝癌

分原發性和轉移性兩種。原發性肝癌的發生與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黃麴黴毒素(黴變的玉米、花生、大米、麥類中含量高)、寄生蟲、膽道慢性感染、乙醇、環境因素等有關。

對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肝臟B超、CT、甲胎蛋白等指標以行早期篩查。

早期手術治療可提高生存率。起源於食管、胃腸、胰、膽、乳腺、肺、腎、生殖系統等腫瘤均可轉移到肝臟形成轉移性結節。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消化內科醫生: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肝癌,一次說個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