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記得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貼年畫、門神、春聯,然後把財神畫像端端正正地掛起。我懵懂地看著大人們送灶神迎財神,這樣迎來送往的“節目”好象每天都有,噼裡啪啦的鞭炮一響,濃濃的年味至今還瀰漫在我的記憶中。

時至不惑之年,依然懷念那彩色斑斕的節日氛圍。目前,臘八已過,按說應該有年關的氛圍了,可走進小區,一點節前的跡象都沒有,小區正門兩邊的白牆上空空依然。走進家門,客廳對面牆上仍然是剛搬進時朋友送的山水畫,廚房內一溜的現代化廚櫃,倒是一派乾淨明亮,可由此也缺少了幾份溫暖的味道。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此刻,那個白白胖胖的小孩抱著一條紅紅大鯉魚、還有那手握元寶財神老、灶臺邊那拱手微笑的灶王爺老在我眼前過電影,唉!看來今年即將到來的又是一個走過場一樣的春節。

有位發小在年畫之鄉的濰坊工作,在懷舊情緒的推動下,年前的週末我去了一趟濰坊,在濰坊楊家埠的年畫研究所,我有幸看到《楊家埠年畫原版資料選》,這又一次勾起我對小時候過年的種種記憶與懷念。如果缺失了傳統文化底蘊、沒有了深厚民俗文化形式的日子,會讓人過的像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回到家,我把精心挑選的一疊年畫放在桌上,學習了一下年畫的知識。方知,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與河南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四川錦竹的木版年畫,山東濰坊木板年畫並稱為中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五家產地不同,在藝術特色、製作工藝各有千秋,但體裁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少不了各類神仙。一年之際在於春,人們借春節之際貼門神、迎財神、接灶神,來消災除禍、祈福迎祥。除了烘托過年的節日氣氛,也寄託著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些百姓心目中的眾多神仙中,門神是司門守衛之神,祂是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灶神據說是分管人間的飲食製作,監察人間罪惡,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神靈;財神爺是掌管人世間所有財富的神仙,據說祂能使家中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門神分武門神和文門神。武門神是手持兵刃,身穿盔甲的將軍型門神畫,承擔著進入庭院、宅舍第一通道街門的除邪保吉重任。有捉鬼驅邪的鐘馗,掛在門背後有手持兵器的古代武將。莊重嚴肅的面中門神左手握筆和金錠,右手執玉如意,象徵著除邪平安的大將誠心祝願人們“必定如意”。藝人們將門神頭臉誇大,雙目睜圓並塗為紅色,身軀寬大,四肢粗壯,一位手執大錘的武將形象躍然紙上,神情威武嚴峻,望而生畏,形象雄偉健壯,堅不可摧。讓人有了過太平年的安全感來。文門神是供堂屋門張貼的文官形象門神,人物端莊文雅和顏悅色,希冀接福迎祥,歲歲平安。文門神有五子、九蓮燈、福祿壽等。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灶神,又稱“灶君”,北方稱他為“灶王爺”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這一天也是“辭灶”日,就是送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的時候,一般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灶君,兩邊貼有對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瓜、湯圓、麥芽糖、粘糕等,傳說用這些又黏又甜的東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希望祂上天言好事,下界帶吉祥。

貼門神、送灶神,迎財神,過年哪能少了年畫和民俗

財神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多種不同版本,也分文、武財神,手提青龍偃月刀的紅臉大漢是武財神關公,手託金元寶的是文才神為趙公明也有人說是丞相比干…傳說不一而足。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與民族文化形式互為表裡,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陶冶塑造著生生不息的中華兒女的審美趣味與浪漫情懷,其畫面中承載的富有哲理的民間傳說,鞭策激勵著生生世世的中國人心懷敬畏,自強不息。(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