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噸紅木能做出來多少傢俱?

傳世紅木黃木匠


據推算,一噸紅木只能做六百斤傢俱!在紅木資源日益緊缺的當下,紅木廠商和消費者更應“惜木如金”。那麼有一個疑問:其餘一千四百斤都到哪裡去了?

一、 出材率

明清傢俱專家周魯生提出有關紅木出材率的計算:烘乾後水分的損失是百分之十五,平鋸平均損失百分之八,刨光損失百分之八,雕刻成型損失百分之十八,劈裂損傷白膘全去掉損失百分之二十。

所以許多木材平均一噸的實際利用率僅為百分之三十一,即一噸木材頂多能做六百斤的傢俱,還有一部分珍貴木材的實際利用率遠不達百分之三十一。

二、 開料損耗

紅木的開料流程包括大料、小料的切割,直料、彎料的調整等,都會產生大量的木粉、木屑,損耗不少的紅木木料,據推算損失量是木材的百分之八。

開料過程中會剔除含白皮、蟲眼、爛心的部分,這是產生整塊廢料較多的一個環節,這些廢料都是不能用於製作傢俱的,廢棄木材的比例平均達到百分之二十。

三、 烘乾損失

紅木木材要經過多次烘乾方可使用,一般情況下木材在製作傢俱前會進行三次烘乾,而且板料、方料分開烘乾,烘乾後水分的損失是百分之十五。

四、 工藝損耗

榫卯工藝帶來的損耗,如打榫眼、出榫頭,木料切割調整等又不可避免地產生一批木屑和邊角料。

雕刻成型,木料損失百分之十八。傢俱組裝好,上大漆之前要進行刮磨,使用十多種刮磨工具進行刮磨,才能使傢俱平整。刮磨完成後還需用目數不同的砂紙進行打磨,這其中又耗費不少木料。

做好的傢俱還需進行20-25天的反覆陰乾才能面向消費者,這又會去除一些水分,損失一部分重量。


匯賢紅木


小批量做的話損耗百分之55左右

大批量損耗百分之35左右

料好的情況下

料不好的話坐著哭就行,不用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