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腦洞太小害死人,柴榮如果乖乖聽乾爹的話,趙匡胤就只有悲劇的份

趙匡胤陳橋兵變讓“點檢做天子”這則讖語成為現實,其實應驗在趙匡胤身上的讖語可不止這一條。太祖郭威曾親口告訴柴榮另一則讖語,如果柴榮臨死前腦洞開的再大一些,也許天下就沒有老趙什麼事了。

大約從秦漢開始,每逢天下有變,社會上就會流傳著一些可以預示未來的言語,被稱之為“讖語”。這些看似迷信的預言,往往能夠獲得一些不可思議的結果。比如秦末的“亡秦者胡”和隋末的“桃李子、得天下”等。

郭威在後漢呼風喚雨,這讓後漢隱帝劉承佑覺得心裡特別不得勁。於是就下了一道愚蠢透頂的命令,要誅殺郭威和他全家。劉承佑的密令剛一發出,就有人拿著去巴結郭威了。

腦洞太小害死人,柴榮如果乖乖聽乾爹的話,趙匡胤就只有悲劇的份

郭威在京城的妻兒老小全部被劉承佑所殺,只有一個女兒僥倖逃得性命。郭威一怒之下,在打回京師時,下令士兵大肆劫掠。在搶劫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差點讓大宋王朝無法建立的事情。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郭威縱兵劫掠,自然就有人反抗。帶頭反抗的人是後漢的一位普通軍官趙童子。《舊五代史》中稱這人“知書善射”,翻譯過來就是文武雙全。他看到郭威士兵騷擾京師,於是大呼:郭太尉的兵是清君側的義兵,這幫強盜賊人冒充郭太尉的士兵劫掠鄉里罪不容誅。

於是趙童子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巷子口,張弓控弦。只要有人膽敢前來搶劫,一律射殺。趙童子一人保得附近鄉鄰免受損失,為了表示謝意,他們主動獻出金帛財物。最後趙童子的椅子周圍堆起來的各種財物居然像座小山一樣高。

腦洞太小害死人,柴榮如果乖乖聽乾爹的話,趙匡胤就只有悲劇的份

郭威聽說這件事後,那可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天子最怕的不是手下人貪汙受賄,而是怕他們貪圖民心。他迅速找來養子柴榮說道:“我聽說過一句讖語‘趙氏合當為天子’,據我觀察,趙童子這人膽識、才略、氣度都不同凡人,這句讖語很可能應在此人身上。不除此人,日後定為禍患。”按照《舊五代史》的說法郭威讓人誣告趙童子,稀裡糊塗地判了他一個死刑。

郭威以為殺了這個趙童子,就可保他們父子江山無憂了。然而郭威病死還不到十年,趙宋天下就把他臉打得啪啪響。

郭威父子倆也挺悲催的,一生都在為讖語苦惱。柴榮親征契丹,不料三十七歲的棒小夥子居然一病不起。在臨死之前心中還掛念著那句“點檢做天子”的讖語。殿前都點檢一職相當於國防部長、三軍總司令之職,坐在殿前都點檢位子上的人,是他的妹夫張永德、太祖郭威的女婿,也算是人中龍鳳。

腦洞太小害死人,柴榮如果乖乖聽乾爹的話,趙匡胤就只有悲劇的份

在那個迷信盛行的年代,柴榮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願放過一個。即使沒有那條讖語、張永德也不想做皇帝,但就憑郭威女婿這一層關係,也難保底下將士不強行“擁戴”他。畢竟郭威被披上黃袍時的場景,柴榮可是歷歷在目。

在班師回朝的路上,柴榮就決定要換掉張永德。能夠接替張永德的人選有兩個。一個是陸軍總司令李重進,另一個是禁軍總司令趙匡胤。李重進還有一層關係讓柴榮十分忌憚,他是郭威的外甥。參照柴榮對張永德的顧慮,趙匡胤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郭威當年明明告訴他“趙氏合當為天子”的讖語,如果柴榮臨死前腦洞能夠開得再大一點,將兩條讖語略作關聯,做出“換掉張永德,替換李重進”的決定肯定是不難的。最後事實也證明李重進是個值得信賴的好同志。張永德雖然沒想過做天子,但卻暗中幫助趙匡胤做天子。趙匡胤踐祚後,李重進起兵抗拒北宋,最後被趙匡胤逼得在揚州自焚。

歷史不能假設,很多迷信的選擇往往能夠結出不可思議的果實,這也許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