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積家(Jaeger-LeCoultre)


積家(Jaeger-LeCoultre)

品牌介紹

  積家(Jaeger-LeCoultre),自1833年成立於瑞士汝拉山谷(Vallée de Joux) 以來,便成為製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鐘表品牌。積家是頂級製表行業的先驅,不僅將精確計時技術和精湛藝術天賦進行糅合統一,對整個製表業的發展也做出卓越的貢獻。積家擁有無數開創新猷、享譽表壇的產品,包括Reverso,Duoplan,Master,Control,Memovox Polaris,Gyrotourbillon及Atmos。積家的製表大師、工程師和設計師們緊密配合,遵循精湛傳統制表工藝的同時不斷追求技術創新,對製造的每一枚鐘錶都傾注了高度的熱情。每一款傑作,都傳承了積家185年之久的製表工藝。近40項頂尖工藝,在鐘錶的製作過程中與汝拉山谷的高貴傳統完美融合。積家共計發明了1,231枚機芯,獲享398項註冊專利,不斷超越自我,連創佳績,堪稱高級製表業界中的典範。

品牌根源

積家(Jaeger-LeCoultre)

汝山谷(Vallée de Joux)

  在瑞士汝拉地區與世隔絕且冰雪覆蓋的汝山谷(Vallée de Joux)先天地理環境,乍看之下,似乎並不具備成為高級鐘錶聖地的條件。它矗立於海拔一千公尺之地,不僅遠離貿易要道,而且山口還因為冬季漫長而經常與外界隔絕。在侏羅山脈當中,氣候最惡劣的地區,非汝山谷莫屬。然而如此不利的氣候環境,卻讓該地擁有出人意料的造化。定居此地的居民在艱難的環境下,淬鍊出創新靈活的頭腦,懂得學習一技之長、擇善固執,擁有過人的耐性與積極的工作態度。如此艱困的生活環境,教導他們唯有創造發明才是生存之道。

積家(Jaeger-LeCoultre)

安東尼·拉考脫(Antoine LeCoultre)

  積家創辦人安東尼·拉考脫(Antoine LeCoultre)先生,他擁有一股追求創新革命的發明家精神,更深諳[齒輪是好表的靈魂]這個道理,因此,他所製作的齒輪零件的質量也特別出色,並立即獲得業界的垂青,名聲很快在瑞士鐘錶界廣被傳揚。這樣的成功激勵了Antoine LeCoultre先生進一步實現他畢生最大的夢想 --- 生產自己品牌的鐘表 。 Antoine LeCoultre先生在1833年創立的製表工坊,成為Vallee de Joux歷史上最重要的鐘錶廠,這也就是現在的積家錶廠。

  從小工作坊到“大工坊”

  1866年,原本小規模的工作坊成為汝山谷首間專業鐘錶廠,在當時鐘錶業仍委託家庭代工等數百個小型生產單位來進行的背景之下,Antoine LeCoultre和自己的兒子Elie(1842-1917年)可以說是完成了一項空前的創舉。聚集在同一屋簷下共事的男女老少,總算能夠分享彼此的手藝,並從中傳承寶貴的經驗。他們將各自的才華凝聚在一起,完成了當時以半機械化方式製作複雜機芯的初步嘗試。

積家(Jaeger-LeCoultre)

1833汝山谷製表工坊

  無師自通的鐘表匠Antoine LeCoultre成功發明切削鐘錶齒輪的機具,於是決定自立門戶。在短時間之內,他又陸續推出十數種嶄新發明,以及數百項獨家專利,讓瑞士鐘錶工藝在全球大放異彩。此後,工坊迅速擴張,被當地居民冠以“大工坊”的稱號。

  到了1888年,在錶廠中任職的鐘表師傅、技術人員與手工藝匠的人數,已多達五百位的規模,而被汝山谷當地居民冠以“汝山谷大工坊”(laGrande Maison) [2] 的稱號!錶廠在1860到1900年之間,一共推出有350多款不同機芯,在機芯製作領域中的豐富創意,可以說是獨步表壇。而其中更有半數是複雜功能機芯,包括99枚各式問表機芯、66枚三問表機芯、以及128枚計時秒錶機芯,另外還有33枚機芯則同時兼備了計時與問表功能。從1890年代起,錶廠陸續推出完全自制的卓越複雜錶款,也就是同時擁有萬年曆、計時秒錶及三問表功能的時計。

  LeCoultre與Jaeger的初次邂逅

積家(Jaeger-LeCoultre)

創辦人子孫Jacques-David LeCoultre

  1900年 , Antoine LeCoultre的子孫Jacques-David LeCoultre接掌家族事業 , 他更進一步地將積家推向全世界。1903年,瑞士鐘錶業界有風聲透露出,來自巴黎的法國海軍專屬鐘錶師Edmond Jaeger(1858-1922年)帶著獨家的超薄機芯設計,前來瑞士尋找有能力製作的廠家。當時在LeCoultre & Cie錶廠中負責製造部門的錶廠創辦人之孫Jacques-David LeCoultre(1875-1948年)大方接受這項挑戰。

積家(Jaeger-LeCoultre)

  在腕錶隨處可見的今天,人們往往不知道腕錶在當時普及化的過程中,所遭遇到的阻礙與波折。二十世紀初期的男性對腕錶相當排斥,認為只有女性才會佩戴腕錶。此外,儘管腕錶體積小巧,但仍必須兼顧防震、防水等技術上的種種限制,也令許多製表師望而卻步。不過後來在LeCoultre與Jaeger的合作之下,技術上的挑戰逐漸被克服,腕錶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於是,優秀的鐘表師傅紛紛開始研製尺寸小巧的機械機芯,力求美感外型與技術內涵兼具,以期能夠與腕錶的小型尺寸與優雅風格相得益彰。

  自1833 年依始,積家孜孜追求細節魅力,手工藝匠和鐘錶大師將百年傳統工藝和頂尖科技成果融合,締造至臻至美的腕錶。超過180種製表工藝匯聚同一屋簷下,成為業界屈指可數的高級製表大工坊之一。

積家(Jaeger-LeCoultre)

  積家制錶廠將鑲嵌、上釉、鐫刻和鑲空等一系列工藝集於旗下,堪稱名副其實的才藝庫。錶廠工匠作為古老工藝的守衛者,對每枚時計精雕細琢,將它們打造成獨一無二的精品。

  製表

  在今日這座「大工坊」的屋簷下,齊聚一千三百多名員工,他們嫻熟掌握四十多種分工以及二十多種技術,專注於研發、設計、製造、組裝、調較、鑲嵌、雕刻與上釉,透過獨一無二的積家鐘錶創作,讓博大精深的瑞士鐘錶持續展現脫胎換骨的新貌。

  琺琅

  積家自1996 年起已經擁有獨家琺琅藝術工房,在開始繪畫之前,琺琅師將錶盤背面或錶殼底面塗布一層磁粉,防止金屬在燒製過程中產生變形。此後,藝術家開始用一層層白色琺琅

  ,加入各種金屬氧化物顏料,即可形成豐富多彩的顏色。這些具絢爛色彩的琺琅通過鵝毛筆或極細的畫筆繪製在金屬上,在爐中反覆焙燒,直到形成所需的細膩色澤。最終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形成儘可能精細而準確的線條。但是,每個高溫焙燒階段大明火琺琅焙燒(溫度達800至850度)對作品來講都是艱鉅考驗。此外,為確保腕錶機制運作正常,琺琅師在進行操作時需絕對精準,務求不超過十分之二毫米的允許誤差範圍。

積家(Jaeger-LeCoultre)

  而自學成家的頂尖琺琅藝術家Miklos Merczel 更是積家錶廠的琺琅大師。

  雕刻

  積家錶廠的雕刻大師和他的工作小組具有超常的藝術感悟和舉世聞名的精湛技藝。他們秉承最傳統的製作工藝,使用手工器具,而不用機器。這些工具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

  今天使用的刻刀、剪子、銼刀和錘子與埃及人和特洛伊人使用的工具幾乎一般無二。其實,刻刀就是原始刮刀的直接演變。雕刻大師使用十幾種大小不同的刻刀。他親自研磨刻刀,首先用砂岩磨石,然後用剛玉磨石,最後使用油石。磨刀的精細程度對雕刻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為只有使用完全拋光的刀面才能雕刻出陰影區域。

積家(Jaeger-LeCoultre)

  珠寶鑲嵌

  積家一向視創新為無上榮譽,而設計師的非凡想象力,需要鑲嵌藝匠的巧手技藝方能活現。微妙、靈巧的動作,精確地鑲嵌寶石的位置。這種手工技藝讓每件作品散發獨一無二的光芒,即使是相同款式,也絕對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兩件作品。

  除了歷經百年的傳統手工鑲嵌技藝,積家還發明瞭兩種創意非凡的獨特技術:雪花鑲嵌法(Snow Setting)和寶石鑲砌法(rock setting)。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雪花鑲嵌法

  在雪花鑲嵌法中,珠寶鑲嵌師僅憑寶石本身形態或鑲嵌圖案,直接在作為創作和思考源泉的材質上完成裝飾。鑲嵌師將顆顆鑽石並肩排列,並根據鑽石不同直徑,最終將貴金屬完全覆蓋。當寶石緊緊排列在一起,在金屬表面鋪陳展開時,鑲嵌師的作品方能漸露真顏。除了複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工時,挑選鑽石也需要豐富的專業經驗:即便是直徑最小的鑽石,也必須融入最大膽的設計。

  寶石鑲砌法

  岩石鑲砌法是積家鑲嵌師發明的最新鑲嵌法,令光澤最佳的鑽石光芒四射。為了讓寶石排列緊密,寶石採用長方形切割,其魅力也得以盡情發揮。底盤完全隱藏在寶石之下,只投射出金屬光芒。此種鑲嵌法無疑是積家的獨家絕技。岩石鑲切法現代而大膽,堪稱神秘鑲嵌法的又一創舉,將最具女性魅力的腕錶錶殼隱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